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镛

作品数:78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4篇艺术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艺术
  • 20篇美术
  • 12篇绘画
  • 10篇中国画
  • 10篇中国美术
  • 10篇画家
  • 10篇国画
  • 9篇山水
  • 9篇山水画
  • 8篇文化
  • 8篇现代艺术
  • 7篇双年展
  • 6篇油画
  • 6篇人物画
  • 6篇水墨
  • 6篇写意
  • 6篇美术馆
  • 6篇表现主义
  • 5篇展览
  • 5篇中国美术馆

机构

  • 67篇中国艺术研究...
  • 3篇中央美术学院
  • 2篇中国美术学院
  • 2篇中国美术家协...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美术学院
  • 1篇沈阳书画院

作者

  • 67篇王镛
  • 1篇杨飞云
  • 1篇丁宁
  • 1篇周彦生
  • 1篇王镛
  • 1篇薛永年
  • 1篇何加林
  • 1篇何家英
  • 1篇赵建成
  • 1篇马喆
  • 1篇于洋
  • 1篇陈池瑜
  • 1篇杨飞云
  • 1篇郑工
  • 1篇顾黎明
  • 1篇林木
  • 1篇李传真
  • 1篇杨家永
  • 1篇郭全忠

传媒

  • 25篇美术
  • 12篇美术观察
  • 4篇中华书画家
  • 3篇湖北美术学院...
  • 3篇中国书画
  • 3篇中国美术
  • 2篇文艺研究
  • 2篇南亚研究
  • 2篇书画世界
  • 2篇当代油画
  • 1篇荣宝斋
  • 1篇文艺评论
  • 1篇美术研究
  • 1篇美术大观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新美域
  • 1篇艺术评论
  • 1篇艺术市场
  • 1篇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历史画传统与当代历史画创作被引量:3
2017年
中国历史画传统对当代历史画创作,至少在教育功能、审美价值和艺术个性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历史人物是历史画的中心,历史画的审美价值集中体现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当代历史画创作领域也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如果当代画家能在当代历史画创作领域创造出顺应时代审美需求的个性化笔墨语言,就一定会实现当代美术从"高原"向"高峰"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中国历史画传统的真正复兴。
王镛
关键词:历史画教育功能审美价值艺术个性
心象的幻化——议张译丹的绘画
2014年
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女画家张译丹,以她的美术学博士论文《八大山人山水画研究》和工笔人物画创作“都市心象”系列引人注目。从张译丹的八大山人山水画研究到她的“都市心象”系列作品,其间虽然跨度很大,但有着内在的关联。
王镛
关键词:心象绘画幻化八大山人工笔人物画美术师
生活实感与艺术虚构——孙嘉成油画创作
2012年
如何处理生活实感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是当代中国不少写实画家面临的创作问题之一。写实绘画需要生活实感,也需要艺术虚构。完全依赖生活实感,缺乏艺术虚构,容易流于自然主义;完全脱离生活实感,一味艺术虚构,容易流于程式化。而生活实感与艺术虚构达到怎样程度的结合才算完美的统一,并非一个纯理论的问题,而是创作实践的问题。
王镛
关键词:油画创作艺术虚构写实油画写实绘画
穆益林的现代帛画
2013年
1983年穆益林偶然发现了丝织物的奇妙视觉效果,就像1910年康定斯基偶然发现了自己的第一幅抽象水彩画一样兴奋,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现代帛画探索。他的早期帛画作品《家庭教师》人物的面部造型还是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但透明的雨披已显示丝帛材质的特色。他的成熟期的现代帛画作品《闹元宵》《元宵印象》《过大年》,
王镛
关键词:帛画视觉效果康定斯基工笔重彩家庭教师丝织物
黑入太阴雷雨垂--赵小海的山水画意象
2017年
“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是杜甫的题画诗《戏为韦偃双松图歌》中的名句,形容唐代画家韦偃所画的松树的黑白意象。“白”指笔墨枯淡,老干剥蚀,松皮坼裂,犹如已死的龙虎朽骨;“黑”指笔墨浓润,虬枝回环,松叶密布,犹如下垂的阴霾雷雨。
王镛
关键词:雷雨意象山水画小海题画诗龙虎
亚洲美术的区域文化特征
2006年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冈仓天心(Okakura Kakuzo,1863-1913)在他的名著《东方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中有一句名言:“亚洲是一体。”(Asia is one)他这句名言曾获得东西方各国许多学者的赞同,也引起过不少争议。冈仓天心曾任日本帝国博物馆美术部长和波士顿美术馆东方部主任,当时他所说的“东方”主要指中国、印度和日本,他呼吁日本美术家在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美术的影响创造新日本画,实现“东方的理想”。其实亚洲的范围非常广阔,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印度、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诸国都属干东方乃至世界文明古国,拥有几千年灿烂的文化传统。
王镛
关键词:波士顿美术馆文化特征日本学者民族文化遗产美索不达米亚
晚有弟子传芬芳——娄师白对齐白石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2006年
著名画家娄师白先生,1918年生于北京,原名娄绍怀。他1932年十四岁便跟随现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学画,1934年十六岁正式拜师,成为年逾古稀的白石老人的入室弟子。1937年白石老人把绍怀更名少怀,号师白(意即师从白石)。娄师白随侍白石老人二十五年之久,一直恭谨勤劳,执弟子礼;老人对待娄师白也情同父子,爱如螟蛉。自从1957年白石老人逝世至今,娄师白几十年如一日。
王镛
关键词:娄师白笔墨技法艺术传播现代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
绘画回归——当代西方艺术的一种趋势被引量:3
2004年
绘画是人类最古老的造型艺术之一。如果把史前岩画也算在内,它已有万余年的历史。然而,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在西方社会,绘画艺术遭遇空前的冲击,巨大的冲击波也对东方的美术发展产生影响。因而,绘画艺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都值得深入探讨。本期,以"绘画回归"为话题,我们约请几位学者和画家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几位作者大多长期研究西方美术,并在近期对当代欧美艺坛进行过现场考察。虽是在探讨理论问题,但这组文章结合实例,夹叙夹议,读来饶有兴味。
徐沛君王镛
关键词:绘画艺术西方艺术当代艺术美术发展造型艺术岩画
当代印度艺术巨匠胡赛因
1996年
M.F.胡赛因(Maqbool Fida Husain)是当代印度艺术折衷主义的巨匠。他从50年代中期起名声大噪,至今仍雄踞印度艺坛。印度当代艺术批评家吉塔·卡普尔在回顾印度独立初期尼赫鲁时代的绘画时指出:“马克布尔·菲达·胡赛因,印度艺坛的骄子,驰骋他的折衷主义想象更直接地服务于新印度——‘尼赫鲁的印度’,使农民成为社会转变关头的吉祥人物。自由的先锋走向农民也许显得名不副实。
王镛
关键词:印度农民表现主义油画画家折衷主义
江南春色正芳新——浙江画院画师作品展
2001年
2001年4月1日至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浙江画院画师作品展”,展出了17位画师的170余幅近作,犹如西子湖畔芳菲竞放,给首都带来了一片清新明丽的江南春色。 浙江画院创建于1984年,老院长陆俨少和顾生岳、刘航等10余位画师奠定了画院的基础。而今,院长潘鸿海和张浩、张华胜、徐启雄、姜宝林、曾宓、何水法等16位画师开拓着画院的新路。参展的17位画师还包括浙江画院名誉院长梁平波(现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我参观了画展,深感浙江画院整体实力很强,老中青画师梯队结构合理,不仅继承了浙派传统,而且发挥了创新才能,在目前国办画院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仍富有发展的潜力。我仅就浙江画院画师作品的地域特色.传统笔墨和现代实验三方面问题略陈管见。 一、地域特色 一个地方的画院应有一个地方的艺术特色。
王镛
关键词:传统笔墨画师写意花卉浙派西方现代艺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