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

作品数:26 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免疫
  • 5篇病理
  • 4篇细胞
  • 4篇免疫组化
  • 3篇临床病理
  • 3篇护理
  • 2篇乳头
  • 2篇射器
  • 2篇衰竭
  • 2篇头枕
  • 2篇注射器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2篇临床病理学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2篇病理分析
  • 2篇病理学
  • 2篇肠癌
  • 1篇蛋白

机构

  • 2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6篇陈佳
  • 9篇吴丽莉
  • 8篇刘坤
  • 4篇韩志宏
  • 3篇王敏燕
  • 3篇王荟
  • 3篇冯真
  • 3篇王子元
  • 2篇郭绍文
  • 2篇张雅丽
  • 2篇秦秀芳
  • 2篇梁婷玉
  • 2篇杨华
  • 1篇李琦
  • 1篇田琼
  • 1篇龚立
  • 1篇王倩
  • 1篇叶青艳
  • 1篇张旭峰
  • 1篇胡俊艳

传媒

  • 7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2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及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1~80岁,平均63岁。临床特征表现为乳腺肿块及乳头溢血。21例单侧乳腺发生,2例双侧乳腺发生。共获得乳腺肿块25例,其中原位实性乳头状癌9例;伴有微浸润的2例;伴有浸润性导管癌或黏液癌的有14例。其组织学形态大部分为巢团状结构,个别为导管内乳头状结构,大部分病例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细胞形态较温和,核分裂少见。免疫组化:ER强(+),PR强弱程度不一;82%的病例Syn(+);73%的病例Cg A(+);56%的病例CD56(+)。结论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好发于老年女性,少数年轻患者亦可发生,其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较为独特,随访资料显示实性乳头状癌具有较好的预后。
刘坤冯真王敏燕陈佳胡俊艳
关键词:乳腺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病理分析
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
2024年
本文总结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一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伴麻木患者的“护士-家属-患者”三方协同病程管理及护理体会。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医护、家属、患者三方协同合作,根据患者的特点,实施多维度护理干预,包括功能锻炼、情志护理、睡眠护理、中医护理等,提高患者康复信心,优化康复治疗过程,加速患者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梁丹丹陈秀丽刘利梅陈佳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协同管理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后遗症
肺原发性腺癌合并肺转移性肾集合管癌1例报道
2018年
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被认为是一种向肾脏集合管(Bellini管)上皮分化、侵袭性强、预后差的罕见恶性肿瘤,发现时往往已经转移[1]。肺转移性肾集合管癌罕见报道,同时伴有肺原发性腺癌的病例未见文献报道。现就我科诊断的1例肺原发性腺癌合并肺转移性肾集合管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相关鉴别诊断。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旨在加强对少见病例和复杂病例的认识,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刘坤王荟陈佳王子元杨华冯真吴丽莉
关键词:免疫组化
一种高效便捷的细胞免疫组化标记新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通常,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中,待染色的细胞需要附着于固相介质以便下一步的处理。悬浮细胞通常生长在细胞离心涂片器上,并进一步用化学连接法固定在固相介质上,而贴壁细胞可以在细胞爬片、显微镜载玻片或透光性塑料支架上生长[1]。
王敏燕郭绍文韩志宏陈佳高俊杰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1例报道被引量:2
2020年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是WHO(2016)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滤泡性淋巴瘤的一种特殊亚型[1],在国内鲜有报道。现就我科1例诊断为D-FL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表型的观察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旨在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韩志宏王洋刘坤陈佳吴丽莉
关键词:滤泡性淋巴瘤十二指肠免疫组化
胃底腺超高分化腺癌-主细胞为主型1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者女性,61岁,平素偶有反酸,饱餐后打嗝。体检胃镜检查:胃体中部大弯侧可见一0.5 cm大小局灶浅表隆起,表面轻微发红(图1)。活检病理:镜下见黏膜表层上皮及腺体规则,细胞无异型,局灶固有层胃底腺腺体轻度异型增生(图2),腺体排列拥挤,腺腔不规则,少量腺腔扩张,个别腺体共壁并形成筛孔结构,大部分细胞胞质嗜碱性,其间散在少量细胞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均匀浓染,核位于中央略靠近基底,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未见;间质轻度充血水肿伴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吴冬梅王洋陈佳刘坤高扬吴丽莉
健脾解毒方通过NF-κB/Nrf2/MRP2信号通路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通过NF-κB/Nrf2/MRP2信号通路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健脾解毒方逆转人肠癌HCT116/OXA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作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健脾解毒方对NF-κB和Nrf2核转位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健脾解毒方对NF-κB/Nrf2/MRP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利用RNAi干扰技术沉默Nrf2基因以及构建NF-κB慢病毒载体质粒,观察NF-κB对Nrf2/MRP2信号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奥沙利铂组比较,健脾解毒方(12.5、25、50μg/mL)联合奥沙利铂(50μmol/L)后,细胞存活率从80.45%下降至43.15%(P<0.05,P<0.01);健脾解毒方抑制NF-κB及Nrf2的核转位及MRP2的表达;NF-κB过表达促进Nrf2核转位及MRP2的表达,增强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P<0.05,P<0.01);Nrf2基因沉默抑制MRP2表达,但不影响NF-κB的核转位。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抑制NF-κB/Nrf2/MRP2信号通路发挥逆转大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
王子元孙明瑜孙明瑜陈佳梁婷玉梁婷玉袁杰季青季青李琦
关键词:健脾解毒方大肠癌多药耐药
一次性使用多功能引流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使用多功能引流袋,包括引流袋体,引流袋体内设置有引流管的一端,引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头,引流管上靠近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分支管,分支管远离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段,第一螺纹段通过四通管与第一螺纹盖...
李正俊陈佳
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125例再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发生的卒中类型将所有患者分成缺血组(92例)及出血组(33例),再将缺血组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循环组(68例)与后循环组(24例)。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发卒中时高龄(β=1.623, OR=5.068,95%CI1.652-15.551, P〈0.05),合并高脂血症(β=1.479, OR=4.389,95%CI2.219-8.681, P〈0.05)是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房颤(β=1.426, OR=4.162,95%CI1.878-9.224, P〈0.05)是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后循环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与合并高脂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房颤的患者易发生后循环梗死,临床医师应基于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陈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复发
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DNA甲基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导作用及作用靶点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DNA(EC-DNA)甲基化水平改变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6只Apo E-/-小鼠(Apo E-/-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只C57BL/6小鼠(WT组)给予不含任何高脂成分的普通饲料喂养,分别于喂养第8、12、16和20周检测小鼠血脂、主动脉组织形态及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主动脉组织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C-SOD)、DNMT1 m RNA水平,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主动脉组织EC-SOD DNA甲基化程度。将THP-1诱导为巨噬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C组)、空白质粒组(p EGFP-N1组)和重组质粒组(p EGFP-N1-DNMT1组),NC组用不做任何处理,继续培养,p EGFP-N1组加入10μl脂质体Lipofectamine和20μg空质粒载体p EGFP-N1,p EGFP-N1-DNMT1组加入10μl脂质体Lipofectamine和20μg p EGFP-N1-DNMT1重组质粒载体,培养24 h后检测细胞EC-SOD、DNMT1蛋白表达和EC-SOD DNA甲基化程度。结果第8、12、16和20周,Apo E-/-组TC、LDL、TG呈升高趋势,HDL无明显变化;各时段Apo E-/-组TC、LDL、TG、HDL与W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TG高于WT组,HDL低于WT组。第16和20周,WT组动脉组织内皮细胞结构规则有序,Apo E-/-组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并伴炎症浸润。第8、12、16及20周,Apo E-/-组MDA、ROS呈升高趋势,各时段Apo E-/-组MDA、ROS高于WT组。Apo E-/-组EC-SOD m RNA表达水平、DNMT1 m RNA表达水平和EC-SOD甲基化水平与W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SOD m RNA表达水平低于WT组,DNMT1 m RNA表达水平和EC-SOD甲基化水平高于WT组。p EGFP-N1-DNMT1组DNMT1蛋白表达、EC-SOD甲基化水平及EC-SOD蛋白表达水平与p EGFP-N1组和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EGFP-N1-DNMT1组DNMT1蛋白表达、EC-SOD甲基化水平高于p EGFP-N1组和NC组,EC-SOD蛋白表达水平低于p EGFP-N1组和NC组,p EGFP-N1组和NC组EC-SOD、DNMT1蛋白及EC-SOD甲基化水平比较差�
陈佳杨晓龙张旭峰
关键词:DNA甲基化DNA甲基转移酶动脉粥样硬化氧化应激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