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智库
  • 2篇智库峰会
  • 2篇金融
  • 1篇都市
  • 1篇宜居
  • 1篇宜居城市
  • 1篇应对金融危机
  • 1篇债务
  • 1篇债务问题
  • 1篇指标体系
  • 1篇世界级城市
  • 1篇世界级城市群
  • 1篇企业
  • 1篇资产
  • 1篇资产负债
  • 1篇外籍人士
  • 1篇金融风险
  • 1篇金融市场
  • 1篇金融危机
  • 1篇科技创新中心

机构

  • 10篇上海市人民政...

作者

  • 10篇张明海
  • 2篇周师迅
  • 1篇史晓琛
  • 1篇钱智
  • 1篇孙福庆
  • 1篇肖林
  • 1篇谭旻
  • 1篇孔令超
  • 1篇王永刚
  • 1篇宋平
  • 1篇于挺

传媒

  • 7篇科学发展
  • 2篇上海市经济管...
  • 1篇上海管理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籍人士对在上海生活和工作评价的调查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是外籍人士对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和感受所做的问卷调查报告。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外籍人士对在上海的生活和工作基本持满意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上海"城市活力"、发展潜力、基础设施、公共安全、居民关系、城市形态等六个方面。同时,我们也发现外籍人士认为,上海存在着"国际化程度"较低、公共服务不完善、语言沟通障碍、文化娱乐活动缺乏、生活费用高、环境污染、居民文明素质欠缺和商务成本及配套服务等八个方面的问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措施建议。
张明海
关键词:国际化大都市
次按危机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借鉴被引量:3
2008年
美国金融市场目前正在发生次按危机,及时研究浮动利率按揭贷款比重增加和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程度加深两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动趋势,以及在这两个趋势中,次级按揭债中的风险共振、风险的集中和放大过程,次按证券化过程参与方对风险的失察和忽视,以及这些产品市场交易缺乏产生的价值不透明等因素在引发和推动危机中的作用,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张明海
关键词:次级按揭金融市场金融风险
海纳百川——对各地来沪投资企业初步分析
2011年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各地来沪投资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来沪企业占上海各类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主要来自长三角和东部地区且分布在上海郊区,对上海GDP的贡献约占10%左右,提供岗位占20%左右,推动了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并形成了来沪企业的若干经济特征。鉴此,提出政策服务等若干促进来沪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吸引各地来沪投资,完善对各地来沪企业的服务,从而更好地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促进上海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和全球城市建设。
张明海
上海公交价格需求弹性估计被引量:10
2004年
本文估计得到上海地面公交的价格需求弹性为-0.129,低于欧美城市公交的价格需求弹性。上海公交价格弹性低于西方城市的现象,可以由从中国城市较低的经济发达程度、收入水平和较少的可选择交通工具来解释。
张明海
关键词:价格弹性城市公交交通工具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述评被引量:8
2009年
在次贷危机中,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货币政策工具有所创新。对这些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进行政治经济学评论,并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观察这些货币政策的长期意义和趋势,特别是在这个背景下,讨论美国国际金融货币协调的重点和方向,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张明海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
从多种科技进步指标体系看上海的创新和发展
2012年
利用指标体系对科技进步水平及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行客观定量评估、比较和分析,是制定有关政策、进行相应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科学性、公开性和代表性原则,选择5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科技进步及其推动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上海的创新和发展。5个指标体系都对上海的科技进步及其推动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上海的水平处于全国的前列。但也应看到,在运用任何指标体系时,都要清醒地认识其局限,避免过度评估。
张明海
关键词:指标体系
凝聚上下共识,激发改革合力——2011/2012年上海改革形势分析
2012年
2011年,上海改革凸显"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等一系列基本特征,在政府行政改革、国企国资改革、金融制度改革、航运和贸易制度改革、城市管理、城乡统筹以及民生等领域都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也遇到改革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有待突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展望2012年上海改革面临的形势及基本思路,并提出上海改革的十大重点领域。
孙福庆钱智向明勋张明海王永刚史晓琛于挺孔令超宋平
面向2050年的上海发展愿景与挑战——2015年上海国际智库峰会纪要
2016年
面向2050年,上海不应放弃"工商之都"的传统优势,政府要摆正位置,把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者生存发展的环境作为主要任务,建立新的衡量创新指标体系;为实现教育作为发展的战略驱动力目标,上海应加大对高等院校的跨学科研究基础建设投入,推动高中和大学教育的课程开放、包容和多元化,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在宜居城市建设上,以"小城市-大城区-大空间"的空间模式,按照城市分工的协作要求,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和建设世界级城市。
周师迅张明海谭旻
关键词:世界级城市群宜居城市
中国的债务问题及去化路径
2016年
在"去杠杆"过程中,金融部门资产负债实际上可能因货币和贷款增加而有所扩张,资本充足率也可能不再上升;而企业、居民部门都更可能暂时同规模地增加资产负债,资产负债率进一步上升,实际形成一个"加杠杆"过程,甚至可能在部分领域出现杠杆越去越高的现象。如果中央银行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这些货币,这些货币可能蔓延到"去杠杆"以外的领域,甚至为通胀和泡沫创造基础条件,反过来推动企业部门资产负债率继续上升。
肖林张明海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4年上海国际智库峰会综述被引量:1
2015年
未来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是经济总量上的竞争,而是科技创新上的竞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关系到上海建设全球城市及城市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一是要对"全球影响力"有全面深入的理解,要充分认识到其对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内涵和意义;二是要发挥特点,突出主题,形成品牌,提出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差别化竞争态势。
周师迅姜永坤张明海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