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痿治验一则
- 2015年
- 阳痿,是指男子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而不坚,影响正常性生活的性功能减退症,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勃起功能障碍。笔者在临床上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阳痿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程华焱康丽娟
- 关键词:阳痿四逆散医案
- 樟树皮粉外敷治疗2期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究樟树皮粉外敷治疗2期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2期压力性损伤患者10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乐保溃疡贴治疗,观察组采用樟树皮粉外敷治疗,考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时间、住院时间和创面面积。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04%)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2期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樟树皮粉外敷的治疗效果良好,可以缩短患者治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黄娇英竺湘江程华焱董优萍
- 关键词:外敷治疗
- 基于我国南北方中医治疗阳痿用药差异的数据挖掘
- 2023年
- 目的:分析我国南北方医家治疗阳痿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0—2019年收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中医治疗阳痿的期刊文献。统计符合要求的处方中的药物,按功效、归经、四气建立频数分布表,分析南北方治疗阳痿的中药处方中药物功能、归经、四气情况。结果:南北方药物功效无明显差别,但南方使用化痰、芳化、消食药物的比例高于北方;南北方均注重补益药物的使用,补阳药均占首位。南北方用药归经无明显差别,使用前三位均是肝、脾、肾经药物,但北方更加注重肾经用药。南北方药物四气无明显差别,处方用药四气排序均为温、平、寒、热、凉。结论:南北方用药思路大致相同,但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南方更加注重祛湿、清热活血,北方更加注重温肾健脾、宁心安神,临床用药需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
- 程华焱崔文娅陈祝
- 关键词:阳痿中医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六味二仙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计六味二仙汤中药汤剂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在糖尿病饮食、适当的运动基础上。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二仙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患者血糖、血脂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均有所控制,观察组血糖、血脂及临床症状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六味二仙汤中药汤剂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调节血脂。
- 徐春娜陈祝王卓尔程华焱张镇
- 关键词:二甲双胍缓释片2型糖尿病
- 自拟扶正祛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20年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可高达60%~90%[1]。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DPN也呈上升趋势[2]。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认为由于多种致病因素(高血糖毒性、氧化应激、微血管病变、神经生长因子以及自身免疫等)相互作用导致神经细胞损伤、神经纤维缺血性脱髓鞘改变[3]。西医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但其价格昂贵、长期服用不良反应多,临床效果欠佳[4]。传统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5],本研究笔者自拟扶正祛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汇报如下。
- 徐春娜王卓尔张镇王晓芳程华焱
- 关键词:微血管并发症神经细胞损伤改善微循环自身免疫
-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Ⅲ型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Ⅲ型前列腺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黄芪15‑45份、菟丝子5‑15份、桃仁3‑18份、红花3‑18份、元胡5‑15份、王不留行5‑1...
- 程华焱
- 龟头包皮炎治验一则被引量:2
- 2015年
- 龟头包皮炎为男科门诊常见病,表现为包皮溃疡,弥漫性潮红,包皮内侧以及冠状沟处附有白色奶酪样斑片,红肿、瘙痒、疼痛、水疱甚至脓疱,或龟头红色丘疹、污垢增多,以致引起尿频、尿痛等,且症状反复缠绵难愈。笔者运用内服外洗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本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举验案1则报道如下。徐某,男,45岁,2013年11月15日就诊。龟头包皮红肿痒痛1年余,经多次中西医结合治疗,
- 程华焱康丽娟
- 关键词:五味消毒饮龟头包皮炎医案
- 明清医家运用虫类处方治疗阳痿的用药规律探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明清文献中治疗阳痿的虫类药物处方进行系统性的收集和整理,探讨明清医家治疗阳痿的思路。方法:对《中华医典》进行全面检索,收集明清医家治疗阳痿的虫类处方,对药物分别按功效、四气、五味及归经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按功效分析,明清医家治疗阳痿以补虚药为主占34.58%,尤其以补阳药为主占补虚药的56.25%;四气以温性药物比较多见,占53.64%;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占35.86%,其次辛味药占24.39%、之后为苦味药占20%;归经用药以肾经药最多占23.71%,其次分别是肝经19.44%、脾经16.16%、心经13.2%。结论:明清医家治疗阳痿的用药规律为:(1)认识趋于全面,用药涉及多脏腑;(2)攻补兼施,仍以温肾补阳为主;(3)虫药平肝补益活血为主。
- 程华焱黄小松陈祝叶烽竺湘江商炜琛项万林
- 关键词:明清医家药物处方用药规律阳痿虫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