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翠翠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水稻
  • 3篇DS
  • 2篇基因
  • 2篇分子鉴定
  • 2篇AC
  • 1篇双位点
  • 1篇水稻基因
  • 1篇水稻基因组
  • 1篇穗型
  • 1篇足迹
  • 1篇外显子
  • 1篇位点
  • 1篇基因组
  • 1篇RACE技术
  • 1篇标记基因
  • 1篇侧翼序列

机构

  • 3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市农业科...

作者

  • 3篇孙丙耀
  • 3篇焦翠翠
  • 2篇程孝
  • 1篇乔中英
  • 1篇王建平
  • 1篇赵丁丁
  • 1篇吴均章
  • 1篇郭妍妍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遗传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水稻基因组上一个Ds切离及其双位点插入行为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玉米转座元件Ac/Ds是h AT转座子家族的成员,导入水稻基因组后具有转座活性,尽管转座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它们通常经保守的非复制型"剪切-粘贴"过程转座。研究表明,在Ac编码的转座酶作用下,Ds从原位点切离后常优先重新插入到连锁位点。文章利用TAIL-PCR技术从水稻一个Ds插入突变体及其回复突变体中分离Ds侧翼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Ds在突变体上插入位点、回复突变体内切离足迹和重新插入位点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突变体中Ds从3号染色体切离后,在原插入位点残留了8 bp足迹序列(CATCATGA),引起Ds标记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增加,从而影响基因结构。切离后的Ds重新插入回复突变体第2和第6号染色体上,分别编码烟草胺氨基转移酶和衰老相关蛋白的2个基因的编码区。因此,典型的"剪切-粘贴"机制不能完全解释Ds的转座行为,Ds转座存在"剪切-复制-粘贴"的特点。
赵丁丁乔中英程孝王建平焦翠翠孙丙耀
关键词:水稻侧翼序列
水稻稃片白化突变体Ds标记基因的外显子改组分析
2015年
以含Ds元件的水稻稃片白化突变体为材料,采用TAIL-PCR技术分离Ds侧翼序列,并基于c 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扩增Ds标记基因c DNA的3'端序列,分析突变体基因组上Ds插入引起的标记基因外显子改组现象。结果显示,水稻稃片白化突变体基因组含2个Ds拷贝,分别插入于1号和3号染色体上的类CBS结构域蛋白基因和推定的氧化还原酶基因的编码区;c DNA和基因组DNA经比对分析显示,Ds插入后,2个基因均导致基因的外显子改组,类CBS结构域蛋白基因和推定的氧化还原酶基因分别出现部分内含子序列和Ds序列的外显子化现象;Ds标记基因的编码区虽都出现了截短,但RACE扩增证实其在Ds插入后仍可表达出成熟的mRNA,这意味着Ds等转座元件介导的外显子改组,可能在基因组进化和蛋白质组多样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程孝焦翠翠孙丙耀
关键词:水稻
水稻Ds标记的曲穗突变体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在经过Ac/Ds基因标签系统获得的水稻Ds插入突变株系中得到1株水稻曲穗突变体植株,对该突变体进行初步表型观察,结果显示,成熟期突变体植株的稻穗有一定的弯曲;同时采用TAIL-PCR方法获得曲穗突变体Ds侧翼基因序列,结果证明含有1个Ds插入位点;对Ds侧翼序列进行分析发现,Ds插入在2个基因之间,其下游是编码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Ulp1)的基因,该基因与穗的形成有一定的关联;利用RACE技术扩增Ds插入位点下游基因的c DNA的3'端序列,序列比对发现,Ds插入前后其下游基因序列无变化。预测Ds的插入影响了Ulp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进而影响水稻的花序生长发育形成穗弯曲水稻突变体。本研究结果可能在穗型的遗传及发育以及改良优质高产水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焦翠翠郭妍妍吴均章孙丙耀
关键词:水稻穗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