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江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斜坡堤
  • 2篇越浪
  • 2篇厚度
  • 2篇波浪
  • 2篇次生
  • 1篇堤顶
  • 1篇断面
  • 1篇越浪量
  • 1篇数值波浪水槽
  • 1篇水槽
  • 1篇体动力学
  • 1篇频谱
  • 1篇频谱分析
  • 1篇斜坡
  • 1篇流体动力学
  • 1篇护岸
  • 1篇光滑粒子流体...
  • 1篇SPH方法
  • 1篇波浪爬高
  • 1篇波浪破碎

机构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交第一航务...

作者

  • 6篇常江
  • 4篇李金宣
  • 4篇柳淑学
  • 4篇代英男

传媒

  • 2篇水运工程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水运(下...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斜坡堤堤顶宽度对越浪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该文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于斜坡堤堤顶宽度对不规则波作用下越浪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影响机理,分析了堤顶宽度对越浪量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堤顶宽度对越浪量衰减系数的影响关系式,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相关参考。
常江柳淑学李金宣代英男
关键词:斜坡堤越浪量
多向不规则波浪与大尺度双墩结构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群墩结构是海洋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而实际海洋中的波浪是多向不规则波浪。研究波浪的方向分布对于大尺度群墩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Linton和Evans提出的规则波与群墩作用理论,建立了多向不规则波浪对大尺度群墩作用的计算方法。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进一步计算了多向不规则波浪与两个串列和并列墩柱布置的群墩作用时,墩柱所受的波浪力及群墩系数。结果表面波浪的方向分布对波浪力和群墩系数都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对横向力,实际工程应用时应考虑波浪的方向分布特性。
季新然柳淑学李金宣常江
斜坡堤堤后次生波频谱分析的试验研究
2011年
文中通过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于斜坡堤的平均越浪量以及堤后次生波的频谱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频谱分析下堤后次生波的波浪透射系数与无因次平均越浪量的关系。本文成果可为工程实际及斜坡堤堤后次生波数学模型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代英男常江
关键词:斜坡堤频谱分析
滨海斜坡复式护岸断面波浪爬坡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规则波作用下滨海斜坡复式护岸断面波浪最大爬坡距离和爬坡流厚度,探讨了最大爬坡距离和爬坡流厚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发现两者都随着护岸前沿平均越浪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随着距护岸前沿距离的增大,爬坡流厚度减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爬坡距离和爬坡流厚度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讨论了比尺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当坡度小于1∶8时,比尺效应的影响在5%以内.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和相应的数值计算提供参考.
常江柳淑学李金宣代英男
关键词:波浪爬高
斜坡堤越浪流厚度及堤后次生波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于斜坡堤的平均越浪量、堤上越浪流厚度以及堤后次生波的波高、周期的变化情况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堤上越浪流的厚度、堤后次生波的波浪透射系数、周期变化系数与无因次平均越浪量的关系。该成果可为工程实际及斜坡堤堤顶越浪情况数学模型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
代英男柳淑学常江李金宣
关键词:斜坡堤
基于SPH方法的三维数值波浪水槽研究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SPH)方法是一种无网格粒子法,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能够很自然的处理一些具有极大变形的问题,将SPH方法运用到波浪数值模拟中很适合处...
常江
关键词: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数值波浪水槽波浪破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