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亮

作品数:20 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光学相干
  • 6篇光学相干断层
  • 6篇光学相干断层...
  • 6篇成像
  • 5篇病变
  • 4篇心肌
  • 4篇血管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支架贴壁不良
  • 3篇贴壁
  • 3篇梗死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心病
  • 2篇心率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性
  • 2篇心脏

机构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0篇许亮
  • 13篇徐波
  • 11篇杨跃进
  • 9篇吴永健
  • 9篇乔树宾
  • 6篇孙中伟
  • 6篇杨伟宪
  • 5篇俞梦越
  • 5篇胡奉环
  • 5篇慕朝伟
  • 5篇钱杰
  • 4篇陈珏
  • 4篇王天杰
  • 4篇高润霖
  • 4篇唐熠达
  • 4篇袁晋青
  • 4篇彭屹
  • 3篇刘小宁
  • 3篇高展
  • 3篇窦克非

传媒

  • 8篇中国循环杂志
  • 5篇中国分子心脏...
  • 4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方法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即刻贴壁不良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局部特征、支架因素及介入操作因素对介入术后即刻支架贴壁不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介入治疗前、后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的50例患者资料。介入术前OCT检查评价冠脉病变局部特征(包括:血栓负荷、钙化程度、不稳定斑块即薄帽纤维粥样瘤(TCFA)、夹层、病变累及象限、病变长度、狭窄程度),术后即刻行OCT评价支架贴壁情况。结果本研究共分析支架丝30390个,术后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发生率为(6.63±4.3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西罗莫司支架(β系数5.3%,P<0.001)、钙化(β系数1.9%,P=0.002)与术后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发生率呈正相关。而后扩张压力(β系数-0.2%,P=0.021)与术后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发生率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西罗莫司支架、钙化程度重可增加术后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发生率,而术后球囊扩张可减少即刻支架丝贴壁不良的发生。
刘小宁杨跃进王天杰罗晓亮吴永健陈珏乔树宾袁晋青钱杰唐熠达杨伟宪俞梦越慕朝伟高展徐波孙中伟许亮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支架贴壁不良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左主干分叉病变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横跨技术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横跨技术治疗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患者在IVUS指导下行左回旋支拘禁球囊保护及左主干-左前降支支架置入术,观察手术前后嵴部移位、斑块特点、回旋支血流情况及管腔直径/面积的变化。结果 IVUS测量支架置入前后左主干最小管腔面积分别为4.84±2.17mm2、10.23±2.77mm2,左前降支分别为2.94±1.52mm2、8.34±3.12mm2,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手术成功率100%,1例(7.1%)出现回旋支慢血流(TIMI血流1级),3例(21.4%)嵴部存在显著斑块负荷,8例(57.1%)发现明显的嵴部移位。结论左主干分叉病变应用拘禁球囊分支保护联合单支架横跨技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赵杰吴永健杨跃进乔树宾徐波胡奉环刘海波许亮
关键词:左主干血管内超声
心率变异性在反映心脏自主神经损伤和重构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7年
缺血预适应和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都会出现心脏自主神经的变化,心率变异性(HRV)是无创测量心自主神经活动的重要方法。研究自主神经的变化能为疾病机理和临床用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所以监测预适应和心梗后的HRV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预适应和心梗恢复期在HRV上的体现,并将HRV的变化与生理生化证据相联系,分析了缺血预适应对自主神经的保护作用和心梗后用HRV检测自主神经恢复的可行性。同时还对心率变异性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许亮彭屹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缺血预适应心肌梗死神经再生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分析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被引量:1
2018年
背景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VLST)是一种有致死风险的介入术后晚期并发症,但其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23例药物洗脱支架(DES)或金属裸支架(BMS)相关的VLST靶病变。方法入选VLST患者23例(18例DES,5例BMS),介入治疗前于靶病变处行OCT检查。结果支架植入至发生VLST的持续时间BMS组明显长于DES组[(112.00±51.36)个月vs(41.39±19.64)个月,P<0.001]。BMS组新生内膜厚度大于DES组[(0.33±0.24)μm vs(0.26±0.22)μm,P<0.001]。23例VLST靶病变中,OCT明确观察到支架内新生内膜含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18例(78.26%),支架内再狭窄15例(65.22%)。新生内膜破裂15例(65.22%),DES组与B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56%vs 100%,P=0.07),破裂位于最小管腔面积处13例(56.52%)。存在无内膜覆盖支架丝17例(73.91%),DES组高于BMS组(88.89%vs 20%,P=0.008)。同时存在新生内膜破裂和无内膜覆盖支架丝8例(34.78%)。与无新生内膜破裂相比,有新生内膜破裂病变更易出现TIMI血流<3级(60.00%vs 12.50%,P=0.038)。结论本支架内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至内膜破裂在BMS和DES相关的VLST病变中均普遍存在,且DES早于BMS。新生内膜延迟愈合在DES相关的VLST靶病变中较为多见。
刘小宁杨跃进王天杰吴永健陈珏乔树宾袁晋青钱杰唐熠达窦克非杨伟宪俞梦越慕朝伟徐波孙中伟许亮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变异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因"发作性胸痛20天"于2010-01入院。入院20天前晨5时突发心前区疼痛,伴背痛、酸胀,大汗,持续2min缓解,此后多于18~19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1 min缓解,
李喆许亮杨跃进邱洪刘蓉崔锦刚杨伟宪胡奉环乔树宾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性胸痛心前区疼痛
全心电生理建模及体表电位标测图的仿真被引量:2
2011年
虚拟心脏建模是连接心脏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可视人断层数据,通过图像增强、组织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了分辨率为0.5 mm×0.5 mm×0.5 mm的心脏结构和胸前表面几何模型;以单细胞动作电位仿真为基础,使用改进的规则型算法,基于惠更斯原理的各向同性和各相异性波面型算法,分别完成了特殊传导系统、心房和心室电活动的仿真,时间精度可达1 ms;结合双域模型理论,使用偶极子等效心脏的电活动,同时结合躯体模型,完成了心脏电活动到体表心电的映射,进行正常和异常情况下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及12导联心电图的仿真。通过此模型得到的由窦房结起搏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满足正常心电的诊断标准,证明了模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探讨传导和起搏异常的体表心电建立基础。
李心雅许亮杨啸林彭屹
关键词:仿真
心率变异性时频分析参数用于心电图ST段偏移时段的判别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ST段偏移时心率变异性(HRV)存在的变化,探讨区分ST偏移时段和正常时段,进而区分缺血或单纯心率改变引起ST段偏移的可行性。从Long-term ST-T(LTST)数据库免费下载的心电信号数据中,选取25个记录中缺血引起ST段偏移时段(105段)和单纯心率变化引起ST段偏移时段(43段),以及所选时段前后各5min作为对照时段。选用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SPWVD),计算不同时域段和频域段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参数。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和支持向量机进行判别分析,并采用留一法检验分类判别的正确率。对于Fisher线性判别,ST段偏移时段判别的正确率随时段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小,而不同诱因区分的正确率却较高(不低于89.7%)。支持向量机法对上述各种检测和分类判别的正确率均为100%。研究结果为从非形态学的角度检测ST段偏移时段的存在和产生原因的判别,提高心肌缺血判别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许亮王星孙中伟彭屹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ST段偏移FISHER线性判别
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01至2015-06-30期间住院行CABG手术757例(CABG组)及PCI手术3 068例(PCI组)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共3 82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复杂病变(SYNTAX评分≥33分)的178例患者进行了西雅图心绞痛问卷的随访调查,对最终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约为2年,结果显示,CABG组和PCI组间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CI组,糖尿病病程(HR=1.08,95%CI:1.03~1.14,P=0.003)是介入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ABG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R=3.78,95%CI:2.31~6.17,P<0.001)和高血压(HR=1.77,95%CI:1.19~2.64,P=0.005)是CABG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患者,随访2年时CABG和PCI患者之间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病程是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和高血压是CABG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侯晓沛诸葛瑞琪田艳蒙许亮徐波吴永健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血运重建
基于正向模型仿真的心室异位起搏点定位
2009年
减少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心室异位起搏点的定位时间,可减少射线暴露时间并降低导管术中血栓发生的风险。采用基于虚拟人所构建的高精度的全心脏模型,探讨以多次正向仿真以求解逆问题的方法,对异位起搏点的定位问题进行仿真研究。以心内膜某片区域为例,设定不同位置异位起搏点,研究其位置和异常的体表电位标测图(BSPM)之QRS等积分图之间的关系;构建神经网络并进行泛化能力和人为加噪情况下的稳定性测试。神经网络对异位起搏点分区初步定位的精度达10 mm×5 mm,准确率为25/31(不加噪声)和23/31(信噪比2 dB)。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用神经网络算法对异位起搏点初步定位,并通过BSPM误差相似度的定量分析,指导消融术中导管移动方向进行更加精细定位的方案。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克服单纯数学求解逆问题中的病态特性,同时显著减小了计算量,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研究基础。
许亮孙中伟彭屹
关键词:导管射频消融术神经网络
新型可吸收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中的短期评估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索可吸收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IBS^TM支架,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中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8枚IBS^TM支架(IBS^TM组)和28枚钴铬合金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Xience Prime^TM,Xience Prime^TM组)随机置入28头非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的两支主要冠状动脉。在支架置入7天、14天及28天后,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扫面电镜(SEM)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IBS^TM支架短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在支架置入28天后,两组间面积狭窄率、血管损伤积分和炎症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BS^TM组的纤维沉积积分比Xience Prime^TM组高([1.29±0.72)分vs(0.6±0.68)分,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cro-CT显示在28天时IBS^TM支架并未出现任何腐蚀,仍然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IBS^TM支架相比于Xience Prime^TM支架,在早期有更高的内皮覆盖率,但到28天时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7天:(77±15)%vs(30±30)%,P=0.032;14天:(87±8)%vs(64±17)%,P=0.017;28天:(96±3)%vs(97±2)%,P=0.861]。同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BS^TM支架组内皮细胞生理功能有所恢复。结论:IBS^TM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中具有与Xience Prime^TM支架相似的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IBS^TM支架在置入早期有更迅速且完整的内皮覆盖。
郑剑峰田原胡小莹罗彤吴超田毅唐跃宋来凤李莉许亮徐波邱洪高润霖
关键词:内皮化安全性有效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