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原发性肝癌涉及多种基因、转录本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调控。从单个基因的角度来看,某个基因的表达量的改变只能对肝癌发生发展的局部作出解释而无法从整体行为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索,无法满足高度复杂性的调控研究需要。筛选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基因芯片数据获取差异表达基因后,应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算法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识别与肝癌发生相关的模块,利用可视化筛选枢纽基因,并针对枢纽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初步验证。富集分析和文献挖掘一致发现,某些枢纽基因确实与多种癌症的发生与发展存在显著的关联。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被证明是一个高效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应用该方法发现了新的HBV相关性肝癌枢纽基因。经实验验证,发现枢纽基因SHARPIN促进细胞迁移。该研究对肝癌发生的调控机制以及发现HBV慢性感染导致肝癌的新型诊断标志物和(或)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了新的视野。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慢性HBV感染会引起严重肝脏病变(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大量研究表明HBV能够响应肝代谢变化,病毒基因调控与肝代谢基因调控存在密切关联。虽然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在感染过程中病原与宿主代谢基因调控及肝代谢状态间的关联机制可能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临床治疗策略。介绍了HBV感染与宿主代谢方面间的联系,指出适时进行营养疗法有望成为一种抗HBV感染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