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娟

作品数:9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6篇皂甙
  • 6篇人参
  • 6篇人参皂甙
  • 6篇人参皂甙RD
  • 6篇成年
  • 6篇成年大鼠
  • 3篇血管发生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梗死后
  • 3篇梗死
  • 2篇血管新生
  • 2篇血管再生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2篇PI3K/A...
  • 2篇PI3K/A...

机构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惠娟
  • 6篇韩军良
  • 3篇史明
  • 2篇赵永
  • 1篇黄建
  • 1篇刘之荣
  • 1篇赵海波
  • 1篇陈婧
  • 1篇邹兴菊
  • 1篇王静
  • 1篇郝明华
  • 1篇付炜

传媒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人参皂甙Rd通过PI3K/AKT/mTOR/Hif-1α通路促进成年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血管发生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索人参皂甙Rd(Ginsenoside Rd,GSRd)对成年大鼠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发生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8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重280~300 g,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focal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Sham为手术但不阻塞。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Sham+生理盐水(SA)、Sham+GSRd、MCAO+SA、MCAO+GSRd。术后3 d,通过RECA-1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算梗死灶周围微血管的密度和分支点。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梗死侧皮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al factor 1 alpha,Hif-1α),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protein kinase B,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MCAO+SA对照组相比,MCAO+GSRd治疗组的血管数(518.75±34.88/mm^2 vs 391.40±17.66/mm^2,P<0.001)和分支点(255.47±36.05/mm^2 vs 203.13±12.05/mm^2,P<0.01)显著增多。Sham+SA和Sham+GSRd的血管数(503.12±45.32/mm^2 vs 492.18±61.93/mm^2)和分支点(270.31±35.94/mm^2 vs 258.59±42.25/mm^2)则无显著差异;(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SRd显著增加VEGF,Hif-1α,p-mTOR,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3)mTOR特异性阻断剂雷帕霉素抑制了GSRd对Hif-1α(P<0.01)、VEGF(P<0.05)的作用。结论:人参皂甙Rd可促进成年大鼠脑卒中后的血管发生,其对血管发生的作用可能是通过PI3K/AKT/mTOR/Hif-1α通路所介导。
曽联婷史明惠娟郝明华瓮调调韩军良
关键词:人参皂甙RD血管再生HIF-1Α
人参皂甙Rd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d (Ginsenoside Rd,GSRd)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96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体质量280~ 300 g,采用线栓法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focal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随机分为4组:sham、sham+ GSRd、MCAO对照组、MCAO+ GSRd治疗组,每组24只,术后7d和14 d使用RECA-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缺血梗死区周围微血管密度和分支点,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脑缺血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 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CAO损伤7、14 d时,GSRd治疗组梗死区周围微血管密度分别为755.3±65.5/mm2和790.8±53.9/mm2,较单纯手术组(589.7±28.9/mm2和636.7±22.6/mm2)比较,均显著增多(P<0.001);而GSRd治疗组周围微血管分支点在7、14 d时分别为341.7±40.4/mm2和363.5±39.7/mm2,亦比单纯手术组(197.2±26.6/mm2和276.0±42.9/mm2)显著增多(P<0.001);(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SRd治疗组的VEGF及HIF-1α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人参皂甙Rd显著促进大鼠脑梗死区血管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梗死后VEGF、HIF-1α的表达相关.
惠娟曾联婷赵永史明韩军良
关键词:人参皂甙RD脑梗死脑微血管缺氧诱导因子1-Α
人参皂甙Rd促进成年大鼠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的研究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溶栓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其严格的时间窗要求,只有极少数患者能够获益,曾被寄予希望的神经保护治疗也最终未能在临床取得成功。近年来,损伤区血管新生和微循环功能重建,因可增加缺血区...
惠娟赵海波韩军良
脑缺血损伤后血管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脑缺血后血管再生可以改善损伤区域尤其是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增加氧和营养物的输送,缩小梗死体积,同时,再生血管周围的微环境易化神经发生和突触形成,加速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血管再生已成为目前治疗和协助评价脑梗死临床预后较新颖且有效的靶点,本文就脑缺血后血管再生的调节因素及当前时新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惠娟韩军良
关键词:血管再生缺血性脑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干细胞
人参皂甙Rd促进成年大鼠脑梗死后血管新生的研究
<正>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d对成年大鼠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80~300g,采用线栓法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后,随机分为...
惠娟曾联婷韩军良
文献传递
人参皂甙Rd通过P I3K/AKT/mTOR/Hif-1a通路促进成年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血管发生
目的 探索人参皂甙Rd (Ginsenoside Rd,GSRd)对成年大鼠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发生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成年SD(Sprague Dawley)大鼠共分为四组:假手术+丙二醇(propylene glyco...
曾联婷惠娟
血栓素A_2受体在正常大鼠脑内的分布定位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栓素A2受体(TP)在正常大鼠脑内的表达分布特点.方法 正常成年SD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TP免疫荧光染色,TP/神经核蛋白(NeuN),T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TP/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TP在脑内分布表达情况.结果 TP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扣带回皮质、皮层Ⅲ~Ⅴ层、下丘和小脑的浦肯野细胞层;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TP与神经元胞核特异性标记物NeuN共存,但不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共存;同时,所有TP阳性神经元表达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标记物GAD67.结论 TP表达于大鼠扣带回皮质、皮层Ⅲ~Ⅴ层、下丘脑和小脑的浦肯野细胞层,主要分布于GABA能神经元,提示TP可能参与了大鼠大脑GABA能神经元的功能调节和病变过程.
黄建陈婧王静惠娟史明邹兴菊刘之荣
关键词:血栓素A2受体大脑皮层免疫荧光
人参皂甙Rd通过PI3K/AKT/mTOR/Hif-1a通路促进成年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血管发生
<正>目的探索人参皂甙Rd(Ginsenoside Rd,GSRd)对成年大鼠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发生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Sprague Dawley)大鼠共分为四组:假手术+丙二醇(propylene glyco...
曾联婷惠娟
文献传递
神经内科眩晕/头晕专病门诊患者的病因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眩晕/头晕专病门诊患者的常见病因及其构成比。【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以眩晕/头晕为主诉在本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病因诊断依据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进行操作,分析眩晕/头晕的各种病因的构成比。【结果】共纳入1615例患者,其中男性630例,女性985例,男女比例为1/1.6;眩晕/头晕常见的前5位的病因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双侧前庭神经病、前庭神经炎和中枢性眩晕,各自的构成比分别为28.3%、10.5%、8.0%、5.8%和5.6%;精神障碍性头晕的占比为5.3%,不明原因者占比达18.7%。【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偏头痛性眩晕是最为常见的眩晕/头晕性疾病,女性较男性更易患眩晕,精神障碍性头晕占比率较低而病因不明的眩晕/头晕占比相对较高。
赵永付炜惠娟曾联婷瓮调调韩军良
关键词:门诊病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