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珍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多模态
  • 1篇心理模型
  • 1篇英语
  • 1篇语境
  • 1篇越界
  • 1篇美学
  • 1篇美学意义
  • 1篇互文
  • 1篇互文性
  • 1篇话语
  • 1篇标语

机构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陈慧珍
  • 1篇李勇忠
  • 1篇黄路

传媒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心理模型视角下英语词汇推理加工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推理是"阅读过程的核心"。词汇推理以心理模型为基础,激活大脑中已存储的词汇信息,建立一个包括二语词汇语义、句法、形态等信息的新词汇心理模型。本文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语料,以心理模型为理论基础,从单词结构、语境以及语际三个线索,探究英语学习者的词汇推理加工机制及其可行性条件。
陈慧珍黄路
关键词:心理模型语境
多模态视阈下互话语“越界”——以汽车尾部标语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篇际互文性指文本中不同语类、话语及风格的相互融合。它是单模态文本与多模态文本的重要语篇特性。话语的"规约性"与"变异性"可激活模态文本中的"越界"话语。篇际互文性下"越界"话语的形成离不开话语的"再语境化"过程。文中在阐释单模态篇际互文性文本"再语境化"生成方式的基础上,基于与韩礼德三大元功能相对的视觉图像分析方法,探究多模态文本的意义构建,以揭示文本模态与图像模态在多模态话语中的协作性与互补性及两者协同实现的美学意义。
李勇忠陈慧珍
关键词:多模态美学意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