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更多>>
- 西安城镇集中建设区内村庄发展方向评价
- 2021年
- 随着西安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西安城市建设范围内的村庄数量正在不断减少。位于西安城市建设范围内的西安城镇集中建设区内村庄的内部资源与价值遭到严重忽视,被当作建设“底图”进行无差别式拆除。本文以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多元融合、保护村庄乡土景观文化资源为目标,从上位规划和村庄自身资源条件分析得出未来西安城镇集中建设区内村庄发展的六大功能,以每个功能为目标构建了由“目标—要素—指标”构成的多层次乡村发展方向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评价结果对西安城镇集中建设区内村庄进行分类并提出规划引导建议。
- 亢怡雪高雅
- 关键词:城乡融合
- 流域空间协同视角下的黄河中游地区市域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编制路径研究——以延安市为例被引量:7
- 2022年
- 市域乡村振兴专项规划是在符合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围绕“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所编制的专项规划。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各市县通过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细化、深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指导村庄规划有序编制。文章聚焦黄河中游地区市域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的编制,紧扣地域乡村资源特征与问题,结合流域空间视角和协同理论,提出具有地域适应性的“框架落位—内容延展—实施衔接”与“优化功能格局—深化空间模式—细化治理方式”耦合的“三协同”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路径,并解析了延安市乡村振兴规划实践,以期能为市域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编制与乡村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 高雅王英帆雷振东刘苗苗
- 关键词:黄河中游地区
- 西咸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规划策略被引量:2
- 2021年
-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超过了60%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城乡融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我国设立了11个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明确了城乡融合的战略方向与目标要求。文章以西咸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例,结合西安都市圈发展背景,在分析城乡区域整体格局与资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西咸城乡融合核心区和外围区“两层六类”格局体系。同时,基于现存发展困境确定精准化的规划策略:通过“三结合”策略实现核心区城市与都市乡村“共享、共荣、共生”一体化发展;通过“三链接”策略促进外围区城乡“互动、互连、互促”融合发展,以期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 马琰刘县英雷振东高雅
- 关键词:城乡融合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土沟壑区乡村流域空间治理:目标、困境与实现路径被引量:1
- 2023年
- 高质量发展阶段,黄土沟壑区乡村治理的空间范畴、配置动力、行动主体已发生变化。面向生态安全到生态持续、经济脱贫到经济高效、社会稳定到社会公平的目标变化,针对乡村治理载体、治理动力、治理主体呈现的空间要素分散治理、资本价值诉求冲突、参与治理意愿减弱等问题,基于乡村空间流域化特征,依托次沟流域构建乡村治理单元,文章提出功能协同、价值协调、主体协作3大治理路径,以促进乡村空间要素、资本要素和行动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 刘苗苗雷振东高雅
- 关键词:黄土沟壑区
-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黄土高原独立式窑居住区绿色更新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黄土高原独立式窑居住区人口老龄化与生活设施配置错位、闲置化与生产设施落地困难矛盾、荒废化与人居生态系统恶化并存的问题,基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提出住区生活功能、生产功能修补和人居生态系统修复策略,为黄土高原独立式窑居住区的绿色更新提供借鉴。
- 曹晓腾雷振东党雨田田虎田虎
- 关键词:黄土高原减量化再循环
-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西安纺织城再生动力初探
- 2014年
- 在国家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宏观战略背景下,西安纺织城作为中国西部传统的纺织工业基地面临难得的复兴机遇。论文以纺织城由繁荣到衰败的过去为镜,以现状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探索在重大机遇期,纺织城地区的再生机制。论文分别从政策动因、文化社会动因、区域发展动因、功能动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四个动因的内在关系的判断,探索如何以这些再生的核心动因为基础构建良性的再生机制,以期促使西安纺织城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再生。
- 高雅
- “大山大水·小街小巷·古镇古韵”五台古镇空间格局解读与再生策略
- 2016年
- 五台古镇依托于秦岭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南五台山独有的地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空间格局。但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冲击,古镇传统历史格局和空间形态受到颠覆性的破坏,古镇的传统文化和场所精神面临消失的危险,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现代化城镇建设。文章从山水生态和历史人文两方面入手解读空间格局,挖掘五台古镇在城镇选址、自然格局、空间营建、轴线序列等方面蕴含的人居智慧,从而提出空间格局再生的策略,通过格局保护、形态延续和资源整合等空间再生策略,营建"大山大水、小街小巷、古镇古韵"的古镇再生格局。
- 高雅
- 共生于历史文化遗址的青海省高庙城镇空间发展策略初探
- 2016年
- 面向当前青海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城镇发展缺乏与资源良好互动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紧邻柳湾历史文化遗址的高庙城镇为实证案例,借助"共生"理论的引入,探讨空间共生体系的构建途径,即在空间资源方面形成以柳湾遗址为主的偏利共生模式,在服务体系方面形成以高庙城镇承担旅游服务职能为主的寄生模式,在道路系统方面形成均衡发展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以期进一步强化高庙城镇与柳湾遗址的空间联动,增强城镇空间的发展动力。
- 曹静黄嘉颖张群高雅
- 关键词:共生理论
- 基于流域景观格局的黄土沟壑区县域国土空间形态类型、特征及优化策略——以吴起县为例
- 黄土沟壑区沟壑密布,国土空间要素粘连性强,空间分布流域化显著,从形态角度对国土空间进行类型划分和特征总结,能够为国土空间科学布局和资源要素高效利用提供基础支撑。当前国土空间形态研究缺乏从多类用地组合形态角度进行类型化归纳...
- 刘苗苗高雅雷振东
- 关键词:流域黄土沟壑区
- 西安纺织城空间再生研究
- 伴随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众多城市旧区开始面临衰退和老化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因为传统工业的衰退而丧失城市活力的城市旧区更是面临着再生发展的迫切需求。论文以西安纺织城这样一个典型的城市旧区为研究对象,西安纺织城兴建...
- 高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