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英昊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山羊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碱性氨基酸
  • 2篇氨基酸
  • 1篇饲粮
  • 1篇獭兔
  • 1篇獭兔生产
  • 1篇獭兔生产性能
  • 1篇转录
  • 1篇转录水平
  • 1篇转运系统
  • 1篇毛皮
  • 1篇毛皮品质
  • 1篇碱性氨基酸转...
  • 1篇氨酸
  • 1篇半胱氨酸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榆林学院

作者

  • 3篇曾洁
  • 3篇张恩平
  • 3篇陈玉林
  • 3篇周英昊
  • 2篇刘林丽
  • 2篇高晔
  • 2篇杨雨鑫

传媒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饲粮半胱氨酸水平对獭兔生产性能和SLC1A4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半胱氨酸含量对獭兔生长性能、毛皮品质和SLC1A4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90日龄健康獭兔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半胱氨酸含量为0.25%),试验组饲喂半胱氨酸含量分别为0.60%、0.70%和0.80%的试验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5%、0.45%和0.55%半胱氨酸)。预饲期7d,正饲期40d。试验期间每隔10d,每组随机屠宰4只獭兔,取样测定皮毛品质和SLC1A4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饲粮半胱氨酸水平为0.70%的试验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四个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半胱氨酸水平为0.60%和0.70%的试验组饲喂到130日龄时皮张面积显著增大(P<0.05);三个试验组獭兔在100日龄时被毛密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半胱氨酸水平为0.70%的试验组被毛密度在130日龄时显著大于其他三个组(P<0.05);半胱氨酸对獭兔皮张厚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3)饲粮半胱氨酸含量对獭兔皮肤、肝脏和十二指肠组织中SLC1A4基因的表达量影响极显著(P<0.01)。SLC1A4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饲粮中半胱氨酸水平为0.70%的试验组达到最高值。这一趋势在皮肤组织中、肝脏和十二指肠组织中分别于110日龄和100日龄时表现得较为显著。由此可见,獭兔饲粮中半胱氨酸的最优水平为0.70%,且在110日龄前使用效果最佳。
曾洁张恩平陈玉林周英昊
关键词:半胱氨酸獭兔毛皮品质
山羊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SLC3A1 cDNA序列克隆及表达被引量:2
2015年
试验旨在克隆山羊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SLC3A1cDNA序列,探究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在小肠中的表达发育模式。参考GenBank已发表的绵羊、牛SLC3A1基因mRNA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山羊SLC3A1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其在1日龄山羊11种组织及其在1日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得到了山羊SLC3A1基因cDNA序列,其与绵羊、牛、野猪、人、小鼠、大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9%、97%、88%、86%、80%和79%。SLC3A1基因转录表达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在1日龄山羊肾脏、回肠、空肠、结肠中表达量依次降低(P〈0.05),其他组织中表达量很低。同一月龄山羊,SLC3A1基因在不同肠段的表达量数值上回肠〉空肠〉十二指肠。SLC3A1基因在不同月龄山羊十二指肠表达量以1日龄山羊为最高(P〈0.05),6~12月龄山羊相同肠段之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空肠表达量随山羊年龄的增加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回肠表达量在各个月龄山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山羊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SLC3A1的主要表达部位在肾脏和肠道,推测b0,+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转运氨基酸的主要部位为肾脏和肠道。SLC3A1基因在山羊小肠受肠段和发育阶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表达发育模式。
周英昊高晔刘林丽曾洁杨雨鑫张恩平陈玉林
关键词:山羊CDNA实时荧光定量PCRMRNA表达
山羊y^+L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转录水平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旨在研究山羊y+L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中4F2hc、y+LAT1和y+LAT2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及其在不同年龄山羊小肠中的发育性表达规律。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1日龄、6月龄、8月龄、10月龄、12月龄陕北白绒山羊各3只,共15只,屠宰后采集心、肝、肾、大脑、背最长肌、体侧皮肤、瘤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F2hc、y+LAT1和y+LAT2mRNA在1日龄山羊上述组织和全部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4F2hc、y+LAT1和y+LAT2mRNA在1日龄山羊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中,4F2hc mRNA在皮肤表达量最高,y+LAT1 mRNA在回肠表达量最高,y+LAT2mRNA在大脑和回肠表达量最高。(2)4F2hc mRNA在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表达量均以1日龄山羊为最高,其他月龄山羊相同肠段之间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y+LAT1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表达量随山羊年龄的增加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y+LAT2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表达量随山羊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在10月龄山羊表达量最高;y+LAT2mRNA在回肠表达量以1日龄山羊为最低,其他月龄山羊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山羊y+L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的主要转运部位为小肠;该系统中轻链y+LAT1和重链4F2hc构成的异二聚体转运蛋白可能发挥更为主要的转运作用;4F2hc和y+LAT2基因可能分别在山羊皮肤和大脑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4F2hc、y+LAT1和y+LAT2基因在山羊小肠中受肠段和发育阶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发育性表达规律。
周英昊高晔刘林丽曾洁杨雨鑫张恩平陈玉林
关键词:山羊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