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璐

作品数:11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苏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饮用水
  • 2篇东太湖
  • 2篇饮用
  • 2篇疏浚
  • 2篇疏浚工程
  • 2篇水处理
  • 2篇水源地
  • 2篇水质
  • 2篇太湖
  • 2篇污染
  • 2篇滤膜
  • 2篇活性炭
  • 2篇改善水质
  • 2篇超滤
  • 2篇超滤膜
  • 1篇低温低浊
  • 1篇低浊
  • 1篇毒剂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饮用水处理

机构

  • 11篇苏州市自来水...
  • 3篇河海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苏州立升膜分...

作者

  • 11篇张璐
  • 7篇华伟
  • 5篇张雪
  • 3篇林涛
  • 3篇蒋福春
  • 3篇陈卫
  • 2篇李伟英
  • 2篇陈玲瑚
  • 2篇管闻
  • 1篇陆俊宇
  • 1篇陈杰
  • 1篇赵勇
  • 1篇裴剑
  • 1篇胡翔
  • 1篇陈清
  • 1篇周洵
  • 1篇韩晶
  • 1篇张健
  • 1篇王海青

传媒

  • 2篇城镇供水
  • 2篇供水技术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和氯胺对桡足类浮游动物灭活效能及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以剑水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氯和氯胺对桡足类浮游动物的灭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氯和氯胺对桡足类浮游动物的灭活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有效氯投加量和接触时间的增加剑水蚤灭活率逐渐提高。p H值对氯的除蚤效率影响较氯胺大,氯和氯胺对剑水蚤的灭活率随着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有机物对氯的除蚤效果影响较为严重。通过分别对氯和氯胺灭活前后电镜扫描发现剑水蚤体表发生明显的皱缩现象。三维荧光光谱扫描发现由于氯和氯胺的作用,剑水蚤体内会有少量蛋白质物质的外泄,体内物质外泄是造成浮游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张璐华伟陈卫林涛
关键词:氯胺浮游动物灭活
两种不同材质超滤膜处理饮用水的综合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两种不同材质超滤膜处理饮用水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聚醚砜(PES)膜对CODMn及TOC的去除效果优于聚偏氟乙烯(PVDF)膜;PES与PVDF膜对浊度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大部分出水浊度小于0.10 NTU;PES和PVDF膜对UV254无去除效果;PVDF膜比PES膜的跨膜压差高15%左右,且抗污性能比PES膜强,其电耗水平比PES膜高50%左右。
张雪周洵张璐华伟蒋福春
关键词:饮用水超滤膜
低温低浊原水处理的混凝剂筛选试验及水厂生产应用实例被引量:2
2014年
对苏州X水厂低温低浊原水进行了混凝剂选型试验。通过中试试验,发现聚硫氯化铝(PASC)的混凝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混凝剂。通过生产试验验证并结合成本核算,验证了聚硫氯化铝在处理低温低浊原水时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混凝剂。
王海青胡翔陈玲瑚张璐蒋福春
关键词:聚硫氯化铝混凝剂低温低浊原水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被引量:14
2012年
对南方X水厂的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出水进行监测分析,重点探讨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机理及对消毒副产物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对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Mn、TOC和UV254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8.17%、13.75%和39.38%;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UV254/DOC的去除率较高,平均去除率为30.8%,占整体处理效率的50%以上,对消毒副产物的抑制效果较好;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各项指标去除效率排列为UV254>CODMn>TOC。
张雪张璐华伟
关键词:微污染水
国内典型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调查分析了国内部分城市的二次供水状况,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调查结果表明,专业公司模式适用于二次供水的建设与管理,缩短了自来水公司的管理;成本均摊模式适用于水费的收取,所获水费可以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用于建设与管理二次供水设施;技术规范模式未采取统一水费标准,不同楼层不同用户的费用均不相同,后期容易存在维护资金不足的风险;政府支持模式解决了老小区二次供水改造的问题,建设资金全部由政府负责解决,对于老小区二次供水矛盾的缓解具有明显意义。
韩晶张雪张璐
关键词:二次供水
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超滤膜运行影响的中试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与常规水处理工艺相比,超滤技术具有低能耗、占地面积小、无化学相变、易于自动化操控等优点。预处理工艺在膜处理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试验比较了不同预处理工艺对超滤膜运行稳定性和出水水质的影响,考察了以次氯酸钠为化学清洗试剂对膜污染的清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对浊度及UV254的去除效果要优于砂滤+超滤组合工艺,而对DOC的去除效果砂滤+超滤组合工艺要略优;沉淀+超滤组合工艺中膜的运行稳定性较好;膜污染清洗效果与化学试剂的浓度及浸泡时间有关,实际运行时要综合考虑这2方面的影响。
陆俊宇李伟英赵勇张璐陈杰陈清
关键词:超滤预处理膜污染化学清洗
东太湖水源地二次疏浚工程对改善水质的作用及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对贡湖湾水源地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底泥、水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二次疏浚对改善水质有积极作用;二次疏浚后溶解氧平均上升19.5%,藻密度平均降低82.6%,总氮从1.313mg/L平均下降到0.592mg/L,总磷则从0.035mg/L平均下降到0.022mg/L,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水源地水质得到全面提升。
张璐华伟张雪管闻
关键词:水质富营养化
水处理工艺过程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规律被引量:13
2012年
针对太湖流域某湖泊水源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特性,考察饮用水处理各工艺单元对有机物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原水以小分子量有机物为主,小于1k Dalton的有机物占36.1%;常规工艺对大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高,尤其对分子量在10k Dalton以上的有机物去除率达32.7%以上,但对小分子量有机物去除率低,其中分子量小于1k Dalton的有机物反而增加了12.6%左右。超滤深度处理工艺中PES膜工艺对小分子量有机物,特别是分子量小于10kDalton的有机物去除率达76.4%,出水UV254值及SUVA值比砂滤出水分别下降了22.0%和11.2%;PVDF膜工艺对各分子量有机物均有较好的去除,但对大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优于小分子有机物,其出水UV254值及SUVA值比砂滤出水分别下降了28.8%和6.3%。
张健华伟张璐蒋福春陈卫林涛
关键词:分子量分布溶解性有机碳PVDF膜
活性炭净化工艺出水中颗粒物变化规律
2015年
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活性炭工艺进出水中的颗粒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进出水中的颗粒物所含元素较多,其中进水中非金属元素的比例明显高于出水。从控制炭后水中炭附着细菌的生物安全角度分析,对炭附着细菌造成影响的炭粒主要分布在粒径>2μm的区间。对现有活性炭柱的反冲洗工况进行优化,在最优工况下,反冲洗不仅对颗粒物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未对活性炭的净化功能造成不利影响。
张璐华伟陈卫林涛陈玲瑚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活性炭颗粒物粒径
东太湖水源地二次疏浚工程对改善水质的作用及影响
对贡湖湾水源地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底泥、水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二次疏浚对改善水质有积极作用;二次疏浚后溶解氧平均上升19.5%,藻密度平均降低82.6%,总氮从1.313mg/L平均下降到0.592mg/L...
张璐华伟张雪管闻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源地水质标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