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乐

作品数:11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滇池
  • 5篇沉积物
  • 3篇磷形态
  • 3篇河流
  • 3篇
  • 2篇氮负荷
  • 2篇滇池沉积物
  • 2篇植物
  • 2篇植物分布
  • 2篇入湖河流
  • 2篇水生
  • 2篇磷负荷
  • 2篇间隙水
  • 2篇
  • 2篇沉积物间隙水
  • 1篇滇池水体
  • 1篇电子克隆
  • 1篇氧化锌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机构

  • 8篇中北大学
  • 7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科...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作者

  • 11篇李乐
  • 7篇王圣瑞
  • 6篇焦立新
  • 6篇王海芳
  • 6篇丁帅
  • 5篇张蕊
  • 3篇肖焱波
  • 2篇王忠诚
  • 1篇方向京
  • 1篇韩帅
  • 1篇侯彬
  • 1篇熊勇
  • 1篇刘侃侃
  • 1篇汪学华
  • 1篇李正涛

传媒

  • 2篇湖泊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种子
  • 1篇科技视界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2015年水...

年份

  • 1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池入湖河流氮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
研究了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水体总氮及各形态氮浓度的时空变化与入湖负荷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形态氮入湖负荷贡献。结果表明:(1)滇池河流入湖TN浓度变化在2.91~94.01mg/L之间,以DIN形态最高,DON和PN浓度均较低;...
李乐王海芳王圣瑞张蕊焦立新丁帅余佑金
关键词:滇池河流氮负荷
文献传递
滇池柱状沉积物磷形态垂向变化及对释放的贡献被引量:41
2016年
选取了滇池外海北部、中部和南部柱状沉积物样品,结合上覆水磷和柱状沉积物有机质数据,研究了有机质(OM)及粒径组成对沉积物释放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形态磷对沉积物释放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1沉积物间隙水ρ(DTP)和ρ(SRP)均与OM、沉积物黏土(〈4.00μm)和粉砂粒(4.00~63.00μm)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砂砾(〉63.00μm)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其间隙水中磷的质量浓度,且黏土和粉砂粒含量的增加也会降低间隙水磷的质量浓度,抑制了沉积物磷的释放.2滇池沉积物潜在可移动磷(BD-P和NaOH-nrp)与黏粒和粉砂砾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砾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黏粒和粉砂砾可能对沉积物磷的移动能力提升,砂砾可能对沉积物磷的滞留能力提升.3在较短时间尺度内,外海北部沉积物磷以释放为主,中部和南部以滞留为主;在较长时间尺度内,外海北部和中部沉积物磷以释放为主,南部的以滞留为主.控制滇池沉积物磷释放需要考虑不同磷形态特征及有机质和粒径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以主要控制滇池北部沉积物磷的释放.
李乐王圣瑞焦立新余佑金丁帅王跃杰
关键词:滇池沉积物磷形态粒径
滇池河流氮入湖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被引量:11
2016年
为给进一步实施滇池入湖污染控制及小流域污染治理提供依据,以滇池环湖28条河流入湖水量及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质量浓度逐月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滇池河流不同形态氮的入湖浓度(ρ)和入湖负荷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不同形态氮的入湖负荷贡献.结果表明:1滇池河流入湖ρ(TN)在2.91-94.01 mg/L之间,以ρ(DIN)(DIN为溶解性无机氮)最高,而ρ(DON)(DON为溶解性有机氮)和ρ(PN)(PN为颗粒态氮)均较低.2滇池河流氮入湖负荷总量为6 908.47 t/a,绝大多数河流以DIN负荷为主,平均贡献为67.15%;DON和PN入湖负荷贡献相近,平均分别为17.86%和14.99%.3不同形态氮入湖负荷贡献的季节性差异明显,DIN入湖负荷较高值出现在春夏季(3—9月),平均贡献达74.01%;DON入湖负荷较高值则出现在秋冬季(9月—翌年1月),平均贡献达33.42%;PN入湖负荷贡献月份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2月,贡献为40.19%.4滇池河流氮入湖负荷不仅要考虑DIN的贡献,也应重视DON和PN负荷,控制滇池河流氮入湖负荷需要考虑不同河流不同形态氮负荷组成及其季节性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李乐王海芳王圣瑞张蕊焦立新丁帅余佑金
关键词:滇池河流氮负荷
水热合成法制备光催化剂氧化锌及光催化降解效果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材料,并用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以罗丹明B的降解率作为评价方式,考察了醋酸锌与柠檬酸的比例、无水乙醇的用量、水热反应温度和pH对氧化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制备条件。运用XRD和SEM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对氧化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大,水热反应温度次之,醋酸锌与柠檬酸的比例最小;而且醋酸锌与柠檬酸的比例=2∶1,无水乙醇20mL,T=140℃时,pH=11,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20mg/L的罗丹明B在紫外光下降解率达90%以上。
韩帅王海芳侯彬刘侃侃董慧科龙泽清李乐
关键词:水热合成法纳米材料氧化锌光催化降解
菊花rbcL基因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适应性进化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利用电子克隆技术获得菊花叶绿体中编码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大亚基rbcL基因,并对该电子克隆的菊花rbcL基因序列、编码氨基酸的特性及适应性进化进行分析。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利用电子克隆方法克隆出菊花rbcL完整基因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建模和评价。结果:通过电子克隆获得菊花rbcL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该系列长1 452bp,编码氨基酸483个。在预测电子克隆菊花rbc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中,主要有α螺旋19个,β折叠18个。通过适应性进化分析找到7个氨基酸正选择位点(228S,255V,279T,309M,328S,439T,449T)。结论:电子克隆获得菊花rbcL基因的完整序列为以后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对所编码的蛋白质适应性研究有利于探究对菊科植物适应环境的机制。
丁帅熊勇李正涛王忠诚孟亚媛李乐肖焱波
关键词:菊花RBCL基因电子克隆生物信息学
滇池水生植物分布对沉积物间隙水磷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为揭示滇池水生植物分布对沉积物间隙水磷的质量浓度的影响,分别采集滇池有植物区域和无植物区域沉积物柱状样,测定间隙水和上覆水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活性磷(SR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的质量浓度,分析其沉积物间隙水磷的垂向变化特征,探讨水生植物对沉积物间隙水磷形态特征的影响及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对滇池不同湖区沉积物间隙水各形态磷的质量浓度影响显著,但因分布站点不同、深度层次变化所呈现的规律也各不相同;2水生植物显著降低了沉积物间隙水DOP的贡献率,有植物区域DOP平均贡献为32.87%,无植物区域则平均贡献为57.68%;3水生植物抑制了沉积物无机磷的释放,促进了DOP的转化.有植物区域SRP沉积物-水界面扩散通量比无植物区域平均降低39.99%;4水生植物生长对沉积物间隙水各形态磷的浓度削减比较明显,尤其是DOP,削减率达到了38.02%-85.49%.因此分析水生植物对沉积物间隙水DOP贡献率及削减率,对深入理解水生植物与间隙水DOP之间的关系及沉积物有机磷的矿化降解具有重要意义.
丁帅王圣瑞张蕊肖焱波焦立新李乐王忠诚尹诗诗
关键词:沉积物间隙水
滇池入湖河流磷负荷时空变化及形态组成贡献被引量:14
2016年
研究了2013年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总磷(TP)及各形态磷浓度的时空变化与入湖负荷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形态磷的入湖负荷贡献.结果表明:(1)滇池河流入湖TP浓度在0.11~1.93 mg/L之间,以溶解性无机磷(DIP)和颗粒态磷(PP)为主,溶解性有机磷(DOP)浓度较低;(2)滇池河流入湖磷负荷总量为280.51 t/a,绝大多数河流主要以DIP形态入湖,平均贡献率为43.48%;PP形态入湖负荷次之,平均贡献率为31.64%;DOP入湖负荷较低,平均贡献率为24.88%;(3)DIP入湖负荷贡献率较高值出现在3、4和11月的枯水期,平均入湖负荷贡献率达到55.30%;PP入湖负荷贡献率较高值出现在1和7月,平均入湖负荷贡献率为56.14%;DOP入湖负荷贡献率月变化差异较小,最高值出现在12月,贡献率为21.85%;(4)研究滇池入湖河流污染负荷不仅要考虑溶解态无机磷的贡献,而且需要重视PP和DOP负荷,控制滇池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需要考虑不同河流不同形态磷负荷组成及月变化差异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李乐王圣瑞王海芳张蕊焦立新丁帅余佑金
关键词:滇池入湖河流磷负荷
滇池水体不同形态磷负荷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17年
利用Arc GIS空间插值的方法,通过2013年逐月监测(12个月)36个站点水量及不同形态磷浓度,揭示滇池水体磷浓度和磷负荷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不同形态磷负荷的组成贡献,旨在为进一步实施滇池水污染治理及污染负荷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滇池水体总磷(TP)浓度在0.13~0.46 mg/L之间,其中颗粒态磷(PP)浓度占TP浓度的72.6%,溶解性活性磷(SRP)浓度占TP浓度的12.8%,溶解性有机磷(DOP)浓度占TP浓度的14%;2013年水体TP负荷为251 t/a,其中PP负荷为190 t/a,SRP负荷为26 t/a,DOP负荷为34 t/a;滇池水体PP负荷对TP负荷的贡献最大,为76%,其次为DOP和SRP,贡献分别为13%和10%;TP及不同形态磷浓度与其负荷在季节分布上差异显著,负荷随季节变化呈现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而浓度呈现夏、秋季较高,冬、春季相对较低的趋势.定量评估滇池水体不同形态磷负荷及其组成贡献,对进一步揭示滇池藻源和泥源内负荷对水污染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余佑金方向京王圣瑞张蕊焦立新李乐汪学华
关键词:滇池磷负荷
滇池水生植物分布对沉积物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揭示水生植物分布对滇池沉积物间隙水中各形态氮质量浓度的影响,于2015年6月在滇池分别采集有植物区域和无植物区域的沉积物柱状样,检测间隙水及上覆水中DTN(溶解性总氮)、NH4+-N、NO3--N和DON(溶解性有机氮)的质量浓度,分析其垂向变化特征以及水生植物对间隙水中各形态氮的释放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改变了柱状沉积物间隙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分布规律,并且这种改变随湖区不同而表现不尽一致;2水生植物显著降低了沉积物间隙水中DON的贡献率,有植物分布区域ρ(DON)对ρ(DTN)的平均贡献率为41.05%,无植物区域可达58.48%;3水生植物显著抑制了沉积物中无机氮的释放,促进了DON的转化,同一采样点有植物区域NH_4^+-N和NO_3^--N的沉积物-水界面扩散通量分别比无植物区域平均降低了87.52%和91.99%;4水生植物生长显著削减了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的质量浓度,其中ρ(DON)的削减率达到了53.27%~80.42%.研究显示,水生植物根系作为微生物和多种活性酶的主要载体,为沉积物有机氮的矿化降解起到了促进作用.
丁帅焦立新王圣瑞张蕊肖焱波李乐余佑金
关键词:沉积物间隙水
滇池沉积物磷滞留特征
2016年
通过选取滇池4个柱状样沉积物样品,研究了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磷浓度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滇池沉积物磷的滞留效应。结果表明:滇池草海磷的滞留率仅为23.3%,远小于外海,故草海有更大的释放风险。
李乐王海芳
关键词:滇池沉积物磷形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