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奇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及调节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入选脓毒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及血糖仪监测组,在第1、3、7天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记录两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28天病死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第7天TNF-α、IL-6、hs-CRP分别为(16.12±2.42)pg/ml、(112.37±17.39)pg/ml、(19.62±2.72)mg/L,血糖仪监测组第7天TNF-α、IL-6、hs-CRP分别为(23.46±3.12)pg/ml、(140.19±21.48)pg/ml、(25.42±2.54)mg/L,动态血糖监测组较血糖仪监测组TNF-α、IL-6、hs-CRP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胰岛素用量为(90.62±15.79)u,低血糖发生率5.4%,住院28 d病死率10.81%,血糖仪监测组胰岛素用量为(130.59±20.65)u,低血糖发生率22.85%,住院28 d病死率3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应激性高血糖的脓毒症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结合胰岛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更好的控制血糖,降低病死率。
- 李萌姚莉纪小奇陈城崔静赵晶晶伍银银
- 关键词:脓毒症炎症因子
- 复杂性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PCT检测的预后评估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复杂性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分析腹腔细菌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45)、死亡组(n=35),比较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血乳酸水平。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及三者联合检测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20株(占比17.86%),革兰氏阴性杆菌64株(占比57.14%),真菌28株(占比25.00%)。死亡组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大肠杆菌感染比例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血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CRP、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APACHEⅡ评分≥20分、SOFA评分≥14分、PCT≥7.00 ng/mL、CRP≥100.00 mg/L、血乳酸≥4 mmol/L、WBC<6.00×10^(9)、中性粒细胞比例<80.00%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联合PCT检测对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度为95.93%,特异度为92.38%。结论:复杂性腹腔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死亡危险因素较多,联合检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PCT评估预后价值较高。
- 纪小奇崔静李萌赵晶晶姚莉
- 关键词:病原菌SOFA评分PCT
- 早期高压氧治疗热射病中枢性损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热射病中枢性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热射病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热射病患者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降温、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防治脑水肿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0 d。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昏迷评分(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FDS)评分、小脑功能障碍发生率;治疗后1、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每次随访分别进行标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高压氧治疗组NFDS评分[(14.70±6.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39±7.77)分],GCS评分[(12.52±2.0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0.43±2.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18、2.904,均P<0.05);高压氧治疗组小脑功能障碍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BI指数比较,高压氧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7、3.77、3.72,均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热射病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 胡志航付文佩纪小奇王菁赵晶晶陈城李萌姚莉
- 关键词:中暑热衰竭高压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疗效比较研究
- 中上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暴露喉返神经的意义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在中上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中暴露喉返神经的意义。方法将92例中上段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病例分为两组:A组45例,右颈吻合,术中不暴露喉返神经;B组47例,左颈吻合,在术中暴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并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结果 A组喉返神经损伤9例(20.0%),B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部加上纵隔清除淋巴结个数A组为3.7±0.6个,B组为11.4±1.1个,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上段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时,建议采取左颈吻合,术中暴露喉返神经,既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又有利于清扫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 张荣新纪小奇王圣应张晖朱金海董慧明王子岩姚庭敬
-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三野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
- 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注对脓毒症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清除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60例2012年3月至2015年1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32例接受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治疗,采用珠海丽珠公司HA330型大孔径中性树脂灌流器;28例仅接受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 d、7 d分别抽外周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并记录24 h尿量、肌酐、胱抑素C及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结果治疗前两组间TNF-α、IL-6水平及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24 h尿量、肌酐、胱抑素C及尿NGA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串联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3 d、7 d血浆TNF-α、IL-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下降,串联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20.3±8.9)μg/L、(10.2±2.1)μg/L比(24.7±7.1)μg/L、(13.5±2.2)μg/L;(29.1±8.9)μg/L、(15.2±8.6)μg/L比(32.7±9.3)μg/L、(21.3±8.3)μg/L;(121.3±43.6)mg/L、(50.3±10.4)mg/L比(145.2±37.9)mg/L、(97.2±13.2)mg/L;(16.3±4.8)ng/ml、(4.7±1.2)ng/ml比(20.8±5.1)ng/ml、(9.2±1.0)ng/ml,P<0.05];同时,串联组尿量增加更显著,且血肌酐、胱抑素C及尿NGA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28.11±0.66)ml/h、(41.88±6.15)ml/h比(22.11±3.78)ml/h、(30.16±4.56)ml/h;肌酐:(198.48±59.43)μmol/L、(197.22±55.55)μmol/L比(251.91±37.21)μmol/L、(389.11±37.98)μmol/L;胱抑素C:(3.4±1.6)mg/L、(2.2±1.0)mg/L比(5.1±1.7)mg/L、(3.0±0.9)mg/L;尿NGAL:(4.21±0.27)ng/ml、(6.09±0.21)ng/ml比(6.78±0.98)ng/ml、(8.78±0.89)ng/ml,P<0.05]。结论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注治疗较单纯血液滤过可以更显著减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并有利于肾功能恢复。
- 陈城纪小奇崔静李萌赵晶晶姚莉
- 关键词:血液滤过脓毒症血液灌注炎症介导素类
- 高容量血液滤过在脓毒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脓毒症是危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严重程度与病死率正相关。脓毒症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导致组织器官损伤。高容量血液净化是血液净化衍生出的一种技术,可以改善危重脓毒症患者预后,近10年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治疗剂量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和血液净化治疗的时机方面。本文拟对高容量血液滤过的定义以及其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剂量、理论基础、技术进展、治疗时机等方面进行综述。
- 纪小奇姚莉
- 关键词:脓毒症血液滤过炎症介导素类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血5-羟色胺水平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住院期间血5-羟色胺(5-H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ICU进行治疗的308例意识清楚及智力正常的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病严重程度〔包括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一般情况;分别测定患者入ICU后1、4、7 d血5-HT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的镇静药物累计用量、每日睡眠时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意外拔管率、谵妄发生率等预后评价指标。以入ICU后4 d时HADS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组(135例)及非抑郁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5-HT水平变化;采用线性相关分析ICU患者住院期间不同时间点5-HT水平与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有可比性。抑郁组患者入ICU 1 d和4 d时血5-HT水平(μg/L)与非抑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7 d时则显著降低(1 d:95.89±62.06比105.70±43.95,t=1.217,P=0.226;4 d:79.60±58.06比100.00±46.16,t=1.544,P=0.163;7 d:60.99±34.37比95.43±47.29,t=3.579,P=0.003)。患者入ICU 4 d时5-HT水平与每日睡眠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185, P=0.031),与HAD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02,P=0.000);入ICU 7 d时5-HT水平与镇静药物累计用量(r=0.192,P=0.021)、每日睡眠时间(r=0.182,P=0.033)、MMSE评分(r=0.172,P=0.031)呈显著正相关,与HAD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11,P=0.013)。结论入ICU后的患者血5-HT水平与每日睡眠时间、镇静药物累计用量、MMSE及HADS评分等指标呈显著相关性;有抑郁症状的患者血5-HT水平约在入ICU7 d后较无抑郁症状患者明显降低。
- 姚莉张晓庆赵晶晶纪小奇李萌崔静陈城
- 关键词:5-羟色胺抑郁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镇静药物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 重症监护室患者精神状况及血5-HT水平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 姚莉张晓庆赵晶晶李萌崔静纪小奇陈城
- 该项目选定了10个危险因素作为实验研究的自变量,以出院后HADS量表分值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找出ICU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对入住ICU4天后所有实验对象在入院第1天,第4天、7天清...
- 关键词: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抑郁症
- 血清CysC、SAA联合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78例(AKI组),根据预后不同分为生存亚组42例和死亡亚组36例,另选取单纯脓毒症患者43例(非AKI组)。观察各组血清CysC、SAA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测定各指标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AKI组血清CysC、SAA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KI分期增加,血清CysC、SAA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亚组患者血清CysC、SAA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ysC、SAA联合APACHEⅡ评分对患者预后评估的AUC为0.923,预测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92.9%。结论血清CysC、SAA联合APACHEⅡ评分对评估脓毒症AKI患者预后具有较好参考价值,能够提高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 纪小奇陈婷陈城王菁姚莉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血清淀粉样蛋白A
- 早期干预训练对改善重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以及早期认知干预训练在改善重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33例意识清楚、智力正常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选研究的时间顺序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和认知干预组(67例)。两组患者入ICU 24 h内均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评分。应用认知干预训练计划(包括音乐演奏训练、单词学习、钟表记忆绘画训练、心理健康状态干预)对认知干预组患者进行认知训练,连续2个月(如患者转出ICU则训练完成进入随访);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认知干预措施。2个月后采用MoCA量表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另外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段进行亚组分析(20~40岁、41~60岁、61~80岁),探讨认知干预训练对不同年龄段重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根据患者或其亲属对患者2个月后生活能力的主观评价,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oCA量表总分对患者生活能力的预测价值。结果 133例重症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合并症、ICU住院时间、镇静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资料均衡可比。两组患者入ICU 24 h内MoCA量表总分及其各子项认知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认知干预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8.8%(26/67)比60.6%(40/66),χ2=6.321,P=0.015〕;认知干预组患者的MoCA量表总分及其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定向能力4个子项认知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oCA量表总分(分):26.73±1.92比24.95±2.26,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分):4.39±0.70比3.95±0.88,记忆力(分):8.91±1.03比8.24±1.37,注意力(分):5.21±0.77比4
- 赵晶晶姚莉李萌纪小奇朱小群
- 关键词:重症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