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良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障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白内障
  • 2篇切口
  • 2篇小梁
  • 2篇小切口
  • 2篇晶状体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坏死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红蛋白
  • 1篇眼合
  • 1篇眼内

机构

  • 9篇沈阳市第四人...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良
  • 2篇阎启昌
  • 2篇冯莉
  • 1篇张良
  • 1篇王欣玲
  • 1篇吴松
  • 1篇刘蕾
  • 1篇马立威
  • 1篇徐丽
  • 1篇陆博
  • 1篇韩笑
  • 1篇赵爽
  • 1篇张更华
  • 1篇庄晓彤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6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究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7年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单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和对照组50例(单纯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视力、眼压、泪膜稳定性及炎症指标等临床疗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核坠入玻璃体腔、玻璃体脱出、角膜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月视力均好于术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月眼压异常数较术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膜稳定性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前及术后破裂时间和基础泪液分泌量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基础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前房水炎症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前及术后闪光子数和细胞计数得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细胞计数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术后总的并发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且在核坠入玻璃体腔单项并发症的比较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可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任虹张良
关键词:拉坦前列素青光眼白内障并发症
AG490对高糖环境中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在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过程中JAK-STAT通路的作用及AG490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低糖(5.5mmol/L)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高糖(30.5mmol/L)处理细胞,按照是否加入AG490及其浓度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CCK-8试剂盒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活性,选择实验组AG490浓度为10μmol/L和50μmol/L,处理时间分别为6,12,24和48h;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TGF-β1,FN和α-SMA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在不同的处理时间(6,12,24,48h),高糖组(HG组)与低糖组相比,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加(P<0.05),TGF-β1,FN和α-SMA表达量增高(P<0.05);AG490组与HG组相比,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P<0.05),TGF-β1,FN和α-SMA的mRNA表达量下降。结论:JAK-STAT通路通过影响TGF-β1和细胞外基质转录表达参与了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过程。JAK抑制剂AG490对此过程有抑制作用,且随着AG490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
冯莉张良韩笑陆博王欣玲阎启昌
关键词:晶状体上皮细胞高糖JAK-STAT通路AG490
益生菌联合奥曲肽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究益生菌联合奥曲肽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NE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益生菌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血清PA及MTL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液免疫指标、血清PA及MTL水平、细菌总数、杆菌总数、球菌总数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水平均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奥曲肽能显著改善NEC患儿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增加其体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赵爽吴松张良
关键词:益生菌奥曲肽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疗效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82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术后视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2例(82眼)患者术后视力有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最佳视力0.5~1.0为58例(58眼)、占70.7%;最佳视力0.3~0.5为21例(21眼)、占25.6%;脱残率达到100.0%。伤口一期愈合,术后所有患者前房形成好。术后7 d内出现虹膜睫状体炎2例,角膜水肿19例,一过性高眼压3例,前房出血2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保守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能够有效提高白内障患者的视力,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张良
关键词: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
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小梁消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在老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小梁消融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3、6、12个月时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等。观察组患者根据术中不同消融弧度分为消融弧度90°组、消融弧度100°组和消融弧度120°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3、6、12个月时眼压、BCVA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前眼压、BCVA及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眼压均显著降低,BCVA均显著增高,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时BCV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BCV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1 d时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时BCVA均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少于术后1 d时,术后3、6、12个月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少于术后1个月时,术后6、12个月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均少于术后3个月时(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消融弧度患者术后1 d及术后1、3、6、12个月时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消融弧度120°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眼压均显著低于同时
任虹张良
关键词:房角分离术白内障最佳矫正视力
眼外伤前房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 探讨眼外伤所致前房出血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90眼)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Ⅰ级前房出血吸收时间为1~5 d,Ⅱ级前房出血吸收时间为5~10 d,Ⅲ级前房出血吸收时间为7~15 d。其中继发出血9例,继发青光眼19例, 2例出血未完全吸收继续治疗恢复良好。所有继发青光眼病例于前房出血吸收后眼压均恢复正常。积血吸收后视力<0.1者4例, 0.1~0.5者20例, 0.6~1.0者21例,>1.0者45例。结论 挫伤性前房出血经有效合理药物治疗可使出血得到吸收,保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一些复杂的、继发出血的病例,采取积极、恰当的治疗措施可避免视力的严重损害,视力可得到恢复,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
张良
关键词:眼外伤前房出血临床疗效
Lenstar测量硅油填充眼眼轴准确性的研究
2016年
目的评价Lenstar测量硅油填充眼的眼轴的准确性。方法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3个月后行硅油取出术的38例患眼,用Lenstar分别测量硅油填充时及硅油取出后眼轴长度。并比较同期联合植入人工晶状体(IOL)预测术后屈光度与实际屈光度,以确定Lenstar测量眼轴的准确性。结果硅油取出术前后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3.95±2.23)mm和(23.82±2.16)m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8,P=0.114)。术前预测屈光度与实际屈光度分别为(-0.69±0.32)D和(-1.30±1.79)D,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91,P=0.075)。结论Lenstar测量硅油眼眼轴准确,可用于硅油取出联合IOL植入的IOL度数计算。
冯莉张良阎启昌马立威
关键词:LENSTAR人工晶状体眼轴硅油眼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小粱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82例(82眼青光眼患者,均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前房、眼压、视力、并发症情况。结果 82例(82眼)患者术后1 d前房开始形成,术后1~5 d, 14例患者出现Ⅱ度浅前房,经调整缝线后恢复。术后1周内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Pa) 10眼,眼压11~20 mm Hg 50眼,眼压6~10 mm Hg22眼,行眼球按摩, 77眼眼压维持在12~18 mm Hg, 5眼眼压≥21 mm Hg。术后视力保持不变29眼,提高1~3行50眼,视力下降2~3行3眼。术后前房出血5眼,虹膜睫状体炎3眼,经药物保守对症治疗1周内消退。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临床疗效较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张良
关键词:青光眼改良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
芪明颗粒联合眼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回顾比较经芪明颗粒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黄斑区厚度、最佳矫正视力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估芪明颗粒联合抗VEGF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持续性效果,并明确糖化血红蛋白与黄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眼科诊断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25例(28只眼),16眼单纯抗VEGF球内注药同时联合芪明颗粒口服治疗为联合治疗组,12眼行单纯抗VEGF球内注射为单纯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1+PRN"方案进行眼内注射治疗。以治疗后黄斑厚度<300μm作为治疗有效起始记录点,观察两组患者再次发生黄斑水肿的时间,黄斑厚度变化情况,视力改变及血红蛋白情况等。结果联合治疗组发生黄斑水肿复发的平均时间明显长于单纯治疗组,两组复发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在复发时黄斑厚度与单纯治疗组黄斑水肿复发时黄斑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复发时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水肿复发时联合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为(6.26±0.34)%,单纯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为(7.41±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6.988±0.297)%,未复发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5.350±0.49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确实对DME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在抗VEGF治疗的同时口服芪明颗粒对延缓DME复发及降低黄斑水肿病变程度有一定的作用。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与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产生和复发有密切关系,可能对评估DME的预后及预防复发起指导作用。
刘蕾徐丽庄晓彤张良张更华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芪明颗粒糖化血红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