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佳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病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型心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折返
  • 1篇折返性
  • 1篇折返性心动过...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机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作者

  • 3篇刘增长
  • 3篇杨佳
  • 1篇程小成
  • 1篇张国中

传媒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和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冠脉病变之间的联系,并以颈动脉超声参数预测冠状动脉疾病。方法:对598例临床疑诊CHD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和冠脉CTA检查。分析比较颈动脉IMT、斑块与冠脉病变程度、数量的关系,并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冠脉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性别、年龄、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颈动脉斑块、颈动脉IMT≥1 mm在有、无冠脉病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组、多支病变组颈动脉IMT均显著高于无病变组(P〈0.05)。冠脉无狭窄、狭窄程度为0%-25%、25%-50%、50%-75%、75%-100%时各组间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6.8%、64.3%、80.7%、83.5%、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支、1-2支、3支及4支冠脉病变各组间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6.8%、75.3%、89.6%、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老年、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颈动脉IMT≥1mm和结合颈动脉斑块与颈动脉IMT≥1mm二指标来预测冠脉血管病变的OR分别为2.037、3.074、1.968、1.615、1.829及2.258。结论:颈动脉斑块和增加的颈动脉IMT与冠脉病变的存在、严重程度及其病变数量相关。颈动脉斑块、颈动脉IMT≥1mm为独立于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的冠脉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并且两者结合起来预测冠脉病变更有意义。
杨佳刘增长
关键词:颈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病变颈动脉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尤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应用使梗阻相关动脉(IRA)得以及时再灌注,从而使冠心病患者长期临床预后大为改善。但对于行PCI患者,无复流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无复流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或静脉溶栓时,在IRA没有机械性阻塞情况下,冠脉前向血流≤心肌梗塞溶栓(TIMI)2级。IRA血流的快速恢复与STEMI患者的死亡率相关,无复流会抵消IRA再通带来的益处。本文对近年来PCI无复流现象的机制、危险因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佳刘增长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复流现象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STEMI冠状动脉疾病
对比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荟萃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进行系统性检索,检索截止时间为2014-05,纳入满足选择标准的研究。结果:最终5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4篇回顾性研究入选。研究总人群2 900例,其中1 384例分布在冷冻组,1 516例分布在射频组。总体结果显示,与射频消融相比,尽管冷冻消融减少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AVB)的风险(OR:0.27;95%CI 0.11~0.62,P<0.01)和X线透视时间(WMD:-3.36;95%CI-5.58^-1.15,P<0.01),但冷冻消融的即刻成功率略低(OR:0.63;95%CI 0.42~0.96,P<0.05),花费更长的手术时间(WMD:10.97;95%CI 3.35~18.58,P<0.01),而且复发率明显更高(OR:2.89;95%CI 2.05~4.06,P<0.01)。结论:虽然冷冻消融治疗AVNRT减少房室阻滞的风险,但有效性低于射频消融。
程小成张国中杨佳邹红钰刘增长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冷冻消融射频消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