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月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甲状腺肿合并大量腹水伴CA125升高1例及文献复习
- 2017年
- 1病例摘要
患者,女,52岁.因“腹胀1个月,发现盆腔肿物3天”就诊.该患为绝经期女性,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3d前行检查发现“盆腔肿物、盆腔大量积液”.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史.查体:一般状态良好,心律齐,双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胀,叩诊呈浊音,移动性浊音阳性.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粘膜润软;宫颈正常大小,宫体后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度可,无压痛;于两侧附件区均触及直径约5cm包块,活动度可;
- 刘爽宗珊张明月岳瑛
- 关键词:甲状腺肿腹水卵巢活动度腹胀
-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4年1月Pubmed、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Newcastle-Ottawa Scale的评价标准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经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为:肥胖2.39(1.48-3.84)、高血压4.28(2.42-7.75)、糖尿病2.52(2.15-2.95)、吸烟0.87(0.78-0.99)、恶性肿瘤家族史1.47(1.26-1.72)、未孕2.40(1.78-3.24)、激素替代治疗1.12(0.79-1.57),P=0.53。结论:BMI≥25 kg/m2、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恶性肿瘤家族史、未孕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激素替代治疗不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 石贽堃李楠张明月岳瑛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META分析
-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物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比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endoscopicresection,STER)与其他治疗方式在治疗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的结果差异,探讨STER的安全性及适应症.方法回顾2012-11-01/2018-03-01期间,因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行切除治疗的121名患者,收集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胸腔镜切除(thoracoscopic enucleation, TE)组与内镜切除(endoscopic resection, ER)组在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R组与TE组在整块切除率、手术时间、患者平均住院日和费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STER组肿瘤直径(2-40 mm,平均17.68mm)比TE组肿瘤直径(5-80 mm,平均20.33 mm)小,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229);而STER组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组的对比中发现,两组在肿瘤直径、整块切除率和患者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STER组的整块切除率低于外科组和ESD组,但平均随访22.4 mo(3-60 mo),三个组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STE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手段,对于≤4cm的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我们推荐优先考虑STER切除.
- 张明月吴双郭秀颖徐红
- 2020年日本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切除术指南解读:腺癌部分被引量:6
- 2021年
- 2020年日本胃肠内镜学会制定并发布了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切除术指南。该指南针对18个临床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涉及食管癌的术前诊断、适应证、内镜切除方案、可治愈性评估以及内镜切除监测5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2个部分。本文主要就食管腺癌部分的指南内容进行了解读。
- 李福冬朱鹤张明月徐红
-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食管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