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清

作品数:197 被引量:1,19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9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4篇动脉
  • 42篇血管
  • 32篇磁共振
  • 30篇成像
  • 27篇心肌
  • 26篇基因
  • 22篇磁共振成像
  • 21篇心血管
  • 21篇心脏
  • 19篇影像
  • 18篇药物
  • 18篇造影
  • 16篇主动脉
  • 16篇冠状
  • 16篇冠状动脉
  • 15篇细胞
  • 14篇血管造影
  • 14篇影像学
  • 12篇多态
  • 12篇多态性

机构

  • 107篇中国医学科学...
  • 2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1篇中国医学科学...
  • 20篇中国医学科学...
  • 15篇北京协和医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空军总医院
  • 4篇卫生部
  • 4篇中国协和医科...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市药品不...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工程院
  • 2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铁道建筑...

作者

  • 194篇刘玉清
  • 49篇李一石
  • 32篇蒋世良
  • 26篇刘红
  • 24篇赵世华
  • 17篇陆敏杰
  • 17篇凌坚
  • 17篇张岩
  • 12篇陈敬洲
  • 11篇黄连军
  • 11篇刘宝华
  • 10篇李坤成
  • 10篇戴汝平
  • 10篇樊朝美
  • 9篇娄莹
  • 9篇朱杰敏
  • 9篇许莉
  • 9篇贾友宏
  • 9篇田蕾
  • 8篇王照谦

传媒

  • 34篇中华放射学杂...
  • 13篇中国分子心脏...
  • 12篇中华心血管病...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9篇中国循环杂志
  • 7篇国外医学(临...
  • 6篇中国药物警戒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临床药理...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3篇国际医学放射...
  • 3篇第15届中国...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科学中国人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18篇2008
  • 9篇2007
  • 17篇2006
  • 16篇2005
  • 13篇2004
  • 10篇2003
  • 14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6篇1999
  • 10篇1998
  • 9篇1997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血管生成和肺癌及其影像学的联系被引量:9
2000年
陈雁周纯武刘玉清
关键词:肿瘤血管生成肺癌影像学
主动脉疾患磁共振检查的序列选择和程序优化
目的:探讨高场磁共振在主动脉疾患中的诊断价值,着重分析各种主动脉疾患合理的检查程序和序列的优化选择。方法:2004年9月18日至2005年3月31日行主动脉磁共振检查的32例阳性病人,男20,女12,平均
陆敏杰赵世华蒋世良张岩刘玉清
文献传递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60例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43
1999年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 3DDCEMR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 3DDCEMRA包括 4 4例病变血管和 16例正常血管。选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 ( 3DFFE)序列 ,行3DDCEMRA检查 ,主要参数为TR 9毫秒 ,TE 3毫秒 ,翻转角 3 0° ,矩阵 12 8× 2 5 6,快速注射 0 2mmol/kg钆 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注射速度 1 5~ 2 0ml/s ,延迟时间依据病情而定 ,其中 3 6例 (病变组 3 4例和正常组 2例 )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 (IADSA)或 (和 )手术证实 ;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 3级评价 ,并计算出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60例 3DDCEMRA图像质量优良者 5 7例 ,占 95 %。5 0例 ( 16例正常组与经手术、IADSA证实的 3 4例病变组 ) 3DDCE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4 1%、87 5 %和 92 0 % ;假阳性 ,假阴性各 2例 ,病变程度高估 3例。 3 4例各类血管和相关病变的 3DDCEMRA结果与IADSA或 (和 )手术符合率为 85 3 % ,主动脉及其主支病变则分别为 10 0 0 %和77 3 %。结论  3DDCEMRA是一种有效、微创技术 ,评价主动脉病变可与IADSA媲美 ,对主动脉主支病变与IADSA尚有一定差距 ,通过提高扫描速度和改善重建技术 ,有望能逐步替代IADSA。
宋金松刘玉清朱杰敏俞肖一凌坚严洪珍蒋世良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图像增强血管疾病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对中央型肺癌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 (BAI)治疗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2 2例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治疗前均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 ,经BAI治疗后行手术切除 ,用免疫组织化学 (以下简称免疫组化 )方法分别对经支气管镜及BAI后手术切除获得的标本进行染色 ,观察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分别于BAI治疗前后近期行CT扫描观察肿瘤最大径及临床分期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AI治疗前、后肿瘤组织MVD分别为 16 84±7 6 8、2 1 85± 6 16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BAI治疗后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明显下降(P <0 0 1)。BAI治疗前、后病灶最大径分别为 (4 84± 1 73)cm、(3 78± 1 5 5 )cm ,二者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BAI疗前、后肿瘤临床分期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BAI治疗前肿瘤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呈负相关 (r =- 0 340 ,P <0 0 5 ) ;BAI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的变化与肿瘤MVD的变化呈正相关 (r =0 316 ,P <0 0 5 ) ;BAI治疗后肿瘤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无相关性(r=- 0 16 8,P >0 0 5 ) ;BAI治疗前、后肿瘤MVD、VEGF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r=0 0 0 9~ 0 2 6 9,P >0 0 5 )。
陈雁刘玉清周纯武李槐张洵刘秀云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灌注中央型肺癌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
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的MRI诊断分析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的MRI所见,评价MRI对本病诊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14例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均经MR检查,男9例,女5例。年龄6个月~64岁,平均44岁,其中儿童2例。14例中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经MR和超声诊断。所有病例MR扫描前均有X线平片检查。结果:14例心脏心包肿瘤中心腔内肿瘤5例,证实为粘液瘤,4例位于左房,1例位于左室。肌壁肿瘤6例,1例证实为淋巴管瘤。心包肿瘤3例,2例证实为脂肪瘤和间皮肉瘤。结论:MR对心脏心包肿瘤具有诊断价值。
凌坚刘玉清王照谦王照谦李坤成
关键词:心脏肿瘤心包肿瘤磁共振成像
迎接挑战 为我国医学影像学迈向世界而努力被引量:14
2001年
刘玉清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X线诊断CTMRIDSA
153例男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和总结男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HCM)患者临床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1999-1至2006-1期间连续登记注册的我院住院男性ApHCM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共搜集男性Ap...
杨尹鉴樊朝美闫丽荣李一石黄一玲刘红刘玉清田蕾王志民段福建
基层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介绍基层医院如何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方法:结合在开展工作时遇到的具体实例,总结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结果:药师可从药物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等方面,通过下临床、药物咨询、出版药讯等形式开展工作。结论: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杜淑娴刘玉清李一石董淑婷刘增娟刘素娟
关键词:药学服务药师
静脉应用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静脉应用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10日至2012年5月10日北京市5家三级以上医院1919例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情况,根据用药后是否出现肝功能损伤将患者分为肝功能损伤组(185例)和肝功能正常组(1734例),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饮酒史、肝病史,以及应用胺碘酮的溶媒、负荷量、首个24h静脉用药总量、给药原因、用药前肾小球滤过率(GFR)、用药后其他不良反应等可能危险因素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19例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患者,用药后发生经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延长370例(19.3%),肝功能损伤185例(9.6%),严重血压下降42例(2.2%),心动过缓30例(1.6%),静脉炎14例(0.7%)。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静脉应用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805,95%置信区间:1.152—2.829,P=0.010),而采用标准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则具有保护作用(比值比=0.594,95%置信区间:0.393—0.898,P=0.013)。结论肝功能损伤及QTc间期延长是静脉应用胺碘酮后主要不良反应,男性是胺碘酮致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是肝功能的保护因素。
姚鑫宝林阳张晓星高绪霞刘玉清周洋方振威石秀锦娄莹田蕾
关键词:肝功能损伤胺碘酮
北京阜外医院开展心血管介入放射学13年总结与体会被引量:4
1997年
北京阜外医院开展心血管介入放射学13年总结与体会戴汝平蒋世良黄连军曾筝徐仲英谢若兰凌坚赵世华张岩张少雄崔炜朱杰敏郑宏白桦杨玉萍郝宝健荆宝莲刘玉清我院自1982年8月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以来,至1995年12月共为1231例16种心血...
戴汝平蒋世良黄连军曾筝曾筝谢若兰徐仲英赵世华谢若兰张少雄凌坚朱杰敏赵世华白桦张岩张岩张少雄刘玉清
关键词:介入疗法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