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台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岛状皮瓣对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5年8月,14例足踝外伤患者,经清创、VSD治疗7 d,待创面感染控制后,采用腓动脉终末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创面,供区直接封闭或游离植皮.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1例术后2 d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障碍,拆除部分缝线,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无明显臃肿,无瘢痕挛缩.结论腓动脉终末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岛状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术式.
- 韩俊刘仁甫夏柱艮
-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足踝软组织缺损
-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腕、足踝等创面32例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腕、足踝等创面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32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手、腕部13例,足踝部19例),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17.0 cm×12.0 cm~8.0 cm×6.0 cm,并对手术指征掌握、皮瓣解剖方法、深筋膜的处理、股部供区修复、皮瓣薄化与技术改良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3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大腿接力皮瓣远端边缘少许皮肤坏死,经扩创二期缝合后愈合;2例面积较大的皮瓣远端边缘发绀,经拆线、局部按摩等处理,局部血运恢复。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为修复手、腕、足踝部创面的理想选择,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良好,对关节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适合推广。
- 刘仁甫韩俊周晓祥王东平张孟邵剑飞徐为民孔薛生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显微外科
- 17例难治性创面的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报告和分析难治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自2014年5月到2018年10月,我们共收治处理创面病程较长、修复较为复杂的患者17例,采用负压吸引、清创、扩创、换药、植皮和皮瓣等治疗方法修复。收集病例的一般资料、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该17例患者的复杂创面均得到修复,临床效果较好,部分病例治疗时间较长,最终创面均得以覆盖,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皮瓣修复对于感染性、难治性创面有一定帮助,等待观望可能会迁延修复进程。
- 刘仁甫谢仁国顾松韩俊
- 关键词:外科皮瓣难治性创面
-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的术前探讨被引量:7
- 2019年
- 本文通过股前外侧皮瓣的术前准备、设计切取前对皮瓣各种血管变异情况的应对策略等,进行详尽描述,图文并茂以给同道更好设计和切取皮瓣提供帮助,并应用于临床的实际工作中。
- 刘仁甫谢仁国韩俊夏柱艮
- 关键词: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穿支血管
-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对拇指末节创面行拇指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2月-2020年2月,采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4例,皮瓣面积:2.3 cm×1.8 cm~5.0 cm×3.5 cm。结果 术后14例皮瓣均成活,1例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拆除缝线后恢复血运。随访发现拇指指体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 韩俊刘仁甫孔薛生邵剑飞徐为民
- 关键词:拇指软组织缺损第1掌骨
- 桡骨茎突上穿支链式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4例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桡骨茎突上穿支链式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以桡动脉在茎突上0.8~1.5 cm发出的穿支为旋转点设计成穿支链式皮瓣,逆行移植修复手桡侧创面24例。结果本组20例皮瓣全部成活,4例皮瓣大部成活,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应用桡骨茎突上穿支链式皮瓣修复手桡侧创面,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刘仁甫谢仁国韩俊夏柱艮
- 关键词:穿支皮瓣创面
- 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对指端缺损患者修复效果及指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分析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指端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V-Y推进皮瓣,观察组采用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围术期指标、指关节活动度、外形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总有效率为94.29%,外形满意度为91.43%,均高于对照组的77.14%、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0.06±4.37)min,长于对照组的(21.49±2.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皮瓣成活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为(2.68±0.49)分,高于对照组的(1.69±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指端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修复效果,改善手指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外形满意度,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邵剑飞孔薛生韩俊徐为民刘仁甫
- 关键词:指端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