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秋
-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论贵州驿道文化线路的价值构成——以明奢香驿道线路为研究个案被引量:6
- 2009年
- 贵州驿道文化线路的价值构成是多层面的,既有作为驿道整体的文化价值,包括散落其间的不可移动和可移动文物自身的历史价值,及因驿道而产生的不同区域间交流、对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又有驿道赖以存在的生态价值和驿道沿线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等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旅游价值。
- 吴晓秋
- 关键词:驿道文化线路
- 龙场九驿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 2011年
- 龙场驿是明洪武中由水西彝族奢香夫人开辟贵州驿道时所建立的交通枢纽站,这里地处要冲,四通八达,各种文化在此汇集。迄今,龙场九驿不仅保留许多物质文化遗产,而且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正德初,王阳明贬谪为龙场驿丞,由此而兴的"黔中王学"尤为著名。对龙场九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初步的价值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吴晓秋胡进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 滇黔古代交通要道考被引量:4
- 2011年
- 滇黔同处西南边陲,彼此为近邻,早在先秦时期,两地就有一些民间的商贸通道。自秦汉开垦西南夷以来,历代统治者极力在川黔滇地区开辟交通要道,完善驿政系统,以扩张王权,获取强势支配权,滇黔之间遂增辟了为军事和政治服务的古驿道。今天,它们已成为跨区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线路遗产,为做好下一步整体保护的详尽方案,本文就滇黔历史上主要的交通要道进行初步的梳理和考证。
- 吴晓秋
- 关键词:交通要道
-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贵州明清东西省际干线被引量:3
- 2013年
- 贵州驿道文化线路遗产资源丰富,尤其是跨区域的省际干线(包括陆路和水道)在沟通西南地区与中原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迄今,贵州保存着大量的古道、关隘、桥梁、码头、马店、驿站、会馆,以及沿途重要的城镇遗址和由古道而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存在记录了贵州历史上人们的迁移及活动,体现着贵州区域文化的发展历程,是贵州重要的文化线路。
- 吴晓秋
- 关键词:明清文化线路
- 基于熵值法和区位基尼系数的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时空分异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妇女特色手工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传统产业形态,在促进妇女就业、增强市场经济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较为合理的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指标体系,以贵州省9个州市为例,采用熵值法和区位基尼系数法对贵州省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探讨影响区域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州市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区域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集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特色手工产业的企业和合作社数、"锦绣计划"扶持基金、妇女从业人员数对妇女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影响较大;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各州市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黔东南州发展水平最高;2012年至2016年上半年贵州省9个州市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集聚呈折线上下波动趋势,除黔东南州外,其他8个地州市的产业集聚度普遍低于平均水平,产业整体集聚度不高。
- 刘亚梅赵星吴晓秋林泽茂
- 关键词:熵值法区位基尼系数时空分异
- 土地资源稀缺地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探讨——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22
- 2014年
- 文章探讨了生态移民安置模式的内涵、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以贵州为代表的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面临的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了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应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其他安置模式为补充"的移民思路,以及依托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移民进行安置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 王永平吴晓秋黄海燕周丕东
- 关键词:资源约束生态移民
- 手机壳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手机壳。;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手机保护壳。;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颜色及其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请求保护的...
- 姚蔚蔚吴晓秋胡瑞波
- 论贵州生态移民传统节日文化的变迁被引量:1
- 2015年
- 贵州生态移民工程较多涉及少数民族地区,无论是迁出地还是迁入地,大多保存着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由于依托小城镇、工矿产业园区、旅游资源开发区等是生态移民当下和未来的主要安置模式,它或将会对贵州民族地区的移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从而导致他们的节日文化在转型的过程中发生变迁。
- 吴晓秋曾凡勤吴莎
- 关键词:生态移民节日文化
- 蜡染在高校中的传承与教学发展——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蜡染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是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研究贵州蜡染已是各高校的热门话题。对于蜡染的学习和探索是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创新的重要手段。高校课程改革需要深入课程内容与发展方向,在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下,应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
- 杨晓英殷红梅吴晓秋
- 关键词:蜡染传承课程设置传统文化
- 惠水小龙番司考
- 2009年
- 小龙番司位于惠水县城南二十公里的三都镇小龙村.现居住着汉族、布依族和苗族500余户,龙姓为该村大姓。这里风景宜人,涟江蜿蜒而过,史载是元代静蛮军小龙番安抚司、明清小龙番长官司所在地。村子中原古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青瓦盖顶的三合院,院内雕花的门窗,青石板铺就的天井,有着典型的汉族民居风格。
- 吴晓秋
- 关键词:布依族木结构汉族苗族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