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海
- 作品数:39 被引量:8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动力与路径被引量:6
- 2013年
- 实践推动法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求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之对应。但因其发展不足,马克思主义法学还无法满足现阶段法治建设的需要。在既有条件下,应明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路向,促使其基本范畴形成和基本原理的提纯,才能最终把马克思主义法学提升到唯物法学阶段,以回应法治实践提出的理论期待。
- 王耀海
- 关键词:法治马克思主义法学
-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的历史方位
- 2024年
-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基,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基础,同时需要在民族场域中具体呈现,从而产生民族性。在中华民族场域中实现的人权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背景,必然产生巨大的世界价值。这几个方位同体融合,使之产生稳固的东方本位。经由西方人权观的他体确证,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获得稳固而独特的历史方位,成为重要的东方人权观。
- 王耀海
- 关键词:人权保障
- 社会主义的两大部类
- 2017年
-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已有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可以概括出社会主义的一般基本模型。结合具体条件,社会主义将分为自然演进型社会主义和强为跨越型社会主义两大部类。强为跨越型社会主义,内含跨越困境。由此,社会主义国家必然经历长期的制度建设过程。
- 王耀海
- 社会转弯期的良法机理——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中的良法观被引量:4
- 2016年
-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代,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中的良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认为,法律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的工具。良法能够促进惩奸保民、国家富强、树立国威并节约资源。良法成立的继受标准,在于民众接受并守法。但是,良法不容易被民众立刻接受,往往需要国家权力作为中介,以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找到突破点的同时设定好关键点,开启民智,以促进良法确立和实现。
- 王耀海
- 关键词:良法
- 法律诊所教育的实现形式被引量:4
- 2012年
- 诊所法律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对法律的实践能力和立体理解,具备加深法律理解、提高法律能力等内在优势。其中国化的过程中,正经历诸多适应性问题。要完善和推进诊所法律教育本土普遍化,必须进行对应性的改善,在一般实现形式之外,实行简易化实现形式。
- 王耀海
- 关键词:法律诊所法律教育
- 私力救济的法治困境及其解决被引量:16
- 2013年
- 私力救济作为与公力救济相对应的救济方式,在具有内在合理性的同时,也内涵局限。中国当下,在公力救济的领域内,出现越来越多的私力救济,形成法治的实现困境:漠视法治、反对公权和对抗公权。由此,会造成社会离心、导致后续违法,形成违法示范,进而固化仇恨。其基本原因在于公权私用后的救济弱化。必须让民众监督和控制权力,实现人民化司法,才能有效修正被弱化的公权,从而提高公力救济的实现程度。作为保障,严厉打击私力救济运用也是必要的补位手段。
- 王耀海盛丰
- 关键词:私力救济公力救济法治
- 检察机关环境诉讼主体设定机制分析——兼评《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研究》
- 2014年
-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环境公益诉讼趋于多发,如何通过公力救济方式来解决环境纠纷成为研究重点。环境公益诉讼多发的前提下,检察机关的职能要根据这种情况作出调适。基于此,我国应该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赋予检察院公益诉讼法定资格。而这个资格的获得,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孙洪坤教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
- 王耀海
- 关键词: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举证责任
- “私了”现象的法治观照被引量:3
- 2010年
- "私了"是广泛存在于民间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这种现象存在并趋于扩展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公了获利少、成本高、共存伦理和公权私用等因素是促使私了生发的主要原因。从立法、执法、司法等角度着手,是解决"私了"现象的主要考量。
- 王耀海
- 关键词:法治公权
- 党委会的制度逻辑被引量:2
- 2021年
- 党委会是符合无产阶级政党本性的组织方向。为细密化动员基层,实现对基层的充分领导,共产党实行支部机制。在支部机制的基础上,同时产生了党委会制度。党委会具有既能民主又能集中的制度优势,能够最大化凝聚民众支持,并且可以贯彻政党意志。为最大化促进党委会制度优势的不断发挥,需要改善党委会的工作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主动力和集中动力同时加强,能够促进党委会制度应时完善。
- 王耀海
- 关键词:党委会党支部制度逻辑民主集中
- 经济决定法律的一般逻辑——马克思主义法学探索之一
- 2013年
- 经济决定法律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石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匹配灭亡,是经济决定法律的基本根由。在此基础上,经济决定法律的产生、形式、内容、精神、实施和演变。经济决定法律的原理适用于考察社会的法律变迁,对整个法学领域的研究产生影响。
- 王耀海
- 关键词:法律法律实施法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