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洋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1篇短发夹RNA
  • 1篇循环肿瘤细胞
  • 1篇胰头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胰腺神经内分...
  • 1篇胰腺实性假乳...
  • 1篇胰瘘
  • 1篇源性
  • 1篇源性囊肿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源性
  • 1篇支气管源性囊...
  • 1篇治疗肝癌
  • 1篇溶瘤
  • 1篇溶瘤腺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袁周
  • 4篇高洋
  • 2篇黄新余
  • 2篇郑起
  • 2篇朱亚运
  • 1篇黄修燕
  • 1篇王洪成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纳米技术在循环肿瘤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循环肿瘤细胞(CTC)对于监测肿瘤复发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纳米技术为检测CTC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CTC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利用纳米技术设计杀灭CTC的纳米装置在清除CTC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高洋袁周
关键词:肿瘤循环细胞肿瘤转移
双调控溶瘤腺病毒治疗肝癌的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与杂合启动子HREAF双调控并携带靶向干扰黏着斑激酶(FAK)短发夹RNA(FAKshRNA)的溶瘤腺病毒SG505-siFAK在体外和体内对肝癌的抗癌作用。方法利用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SO)法检测重组溶瘤腺病毒SG505、SG50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SG505-siFAK病毒在不同细胞中的扩增倍数。利用Westernblot检测FAK、早期蛋白E1A和早期蛋白E1B的表达强度。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给予溶瘤腺病毒治疗,观察比较肿瘤生长体积,分析FAK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TCID50法检测病毒扩增结果显示:SG505-siFAK在Hep3B和HepG2细胞中的扩增倍数为1.36×10^8倍和2.02×10^8倍,明显强于在SMMC-7721、BJ、L02、PANC-1和H460细胞中的扩增能力。SG505-siFAK携带的靶基因FAK.shRNA可以有效降低FAK的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SG505、SG505-EGFP和SG505-siFAK感染BJ、L02后E1A、E1B表达较弱,而感染Hep3B、HepG2后E1A、E1B表达较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显示,SG505-siFAK感染Hep3B、HepG2、SMMC-7721、L02、PANC.1和H460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另4是(0.092±0.009)、(0.424±0.414)、(14.790±2.520)、(48.709±0.927)、(5.970±0.945)和(2.710±0.244)pfu/cell。裸鼠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和瘤内注射Wad5、SG505和SG505-siFAK的产生的抑瘤率分别是80.06%、54.14%、79.63%和84.54%、56.64%、87.14%,瘤内注射SG505-siFAK较静脉注射产生更高的抑瘤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G505-siFAK可以有效降低FAK在肿瘤组织的表达。结论SG505-siFAK能选择性地在甲胎蛋白(AFP)阳性肝癌细胞内扩增并产生溶瘤作用,腺病毒SG505自身的溶瘤作用和FAK-shRNA的抑瘤作用表现出协同抗肿瘤效应。
高洋朱亚运黄新余郑起袁周
关键词:肝细胞黏着斑激酶短发夹RNA基因治疗溶瘤腺病毒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胃支气管源性囊肿极其罕见,笔者医院2014年收治1例胃后壁来源支气管源性囊肿,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49岁。因“中上腹阵发性疼痛不适1个月”于2014-08-13入院。病人疼痛时不伴恶心呕吐,无寒战发热,无腹泻便秘,1周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过抑酶、抗炎、止痛后症状缓解。
高洋袁周
关键词:支气管源性囊肿
胰头下部切除术5例临床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胰头下部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5例行胰头下部切除术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5例病人术后病理学检查报告提示1例胰岛素瘤、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3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发生A级胰瘘2例、B级胰瘘2例,合并腹腔内出血1例,胃排空障碍2例,没有胆瘘和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结论胰头下部切除术适用于胰头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且具有保留更多胰腺组织和损伤小的优点。
朱亚运高洋黄修燕王洪成黄新余郑起袁周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