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凤生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热解
  • 3篇生活垃圾
  • 3篇垃圾
  • 2篇动力学
  • 2篇热解油
  • 2篇木薯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分析
  • 1篇低温热解
  • 1篇氧化合物
  • 1篇玉米秆
  • 1篇制油
  • 1篇热解特性
  • 1篇化合物
  • 1篇混合热解
  • 1篇共热解
  • 1篇含氧
  • 1篇含氧化合物
  • 1篇催化
  • 1篇催化热解

机构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太原市市容环...

作者

  • 5篇贾晋炜
  • 5篇舒新前
  • 5篇杨凤生
  • 4篇刘璐
  • 3篇付兴民
  • 2篇惠贺龙
  • 2篇付晓恒
  • 2篇李士达
  • 1篇韦云钊
  • 1篇赵洪宇
  • 1篇李俊卫
  • 1篇解强
  • 1篇杨迪
  • 1篇龚健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木薯废弃物热解特性及产物分布
2016年
为了探索木薯废弃物的不同部分(木薯根、茎和渣)的热解特性及产物分布,采用热重及动力学分析表明,结果,木薯废弃物的不同部分的热解均可分为脱水、热解、炭化3个阶段;在200~400℃,木薯茎比其他部分具有更高的热降解反应性,木薯茎的活化能在3种样品中最低,为37.57 kJ/mol,木薯根和渣的稍高,分别为39.42、45.39 kJ/mol。木薯茎固定床热解试验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固体产物逐渐减少,气体产物逐渐增多,液体产物先增多后减少,热解温度为600℃时生物油产率达到最大值45.50%。木薯废弃物的不同部分固定床热解试验表明,热解产物中液体产物产率最大,固体和气体产物产率次之。
杨迪贾晋炜赵洪宇杨凤生鲁明元史晨雪任善普徐子琪解强舒新前
关键词:热解动力学
生活垃圾与木薯茎共热解制油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选取木薯茎作为与生活垃圾共热解的试验物料,采用热重分析(TG-DTG)、动力学分析、红外分析(FTIR)等方法,研究不同比例木薯茎对生活垃圾热解产物的影响、最佳添加量及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热解主要分为脱水、热解和炭化3个阶段,生活垃圾与木薯茎混合共热解的温度区间主要在200~550℃;生活垃圾、木薯茎及20%木薯茎与生活垃圾混合的热解活化能分别为50.72、37.72及43.36 k J/mol,添加一定量的木薯茎可以降低生活垃圾热解的表观活化能,并对生活垃圾的热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木薯茎最佳添加量为20%,热解液的产率提高了6.24%;与生活垃圾单独热解相比,添加20%木薯茎的共热解油中羧酸、醇、酚的含量有所减少,有利于脱氧、脱酸,提高热解油的热值,增加热解液的有机物种类与数量。
刘璐贾晋炜杨凤生李士达舒新前
关键词:生活垃圾共热解热解油
生活垃圾催化热解液体产物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索生活垃圾催化热解液体产物特性变化规律,选取Na2CO3、Ca O、Fe2O33种催化剂,利用固定床实验、红外分析(FT-IR)进行生活垃圾热解液体产物产率和组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终温600℃无催化剂时,生活垃圾热解液产率为39.80 wt%,添加3种催化剂后热解液产率均降低;生活垃圾分别添加1%的Na2CO3和Ca O后,热解油氧含量由22.49%分别降低到20.12%和18.53%,低位热值由30.30 MJ/kg分别提高到33.79和32.74 MJ/kg;无催化剂时热解油成分为脂肪类、含氧化合物及少量芳香类混合物,加催化剂后热解油中芳香类物质峰面积比例显著增加,而含氧化合物峰面积比例降低,羟基类及羧酸类含氧化合物峰面积比例明显减少,其他含氧物峰面积比例却增加;Ca O催化效果较明显,生活垃圾添加1%的Ca O热解油中芳香类物质峰面积比例从4.36%增加到29.46%,含氧化合物峰面积比例由49.42%降低到23.12%,其中羟基类和羧酸类化合物峰面积比例分别由34.03%和10.65%降低到0.00%和3.34%,其他含氧化合物峰面积比例由4.73%增加到19.77%。
贾晋炜刘璐杨凤生惠贺龙付兴民韦云钊李俊卫付晓恒舒新前
关键词:生活垃圾催化热解油红外分析含氧化合物
木薯茎低温热解及产物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讨木薯茎低温热解特性,采用热重分析仪、固定床热解实验等对木薯茎低温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薯茎热解可分为脱水、热解、炭化3个阶段;在热解终温为400~700℃范围内,木薯茎的固体产物随温度升高而持续降低,气体产物则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液体产率先增大后减小,在600℃木薯茎热解液体产率达到最大值45.6%;随后采用红外分析、气相色谱仪、扫描电镜等设备对热解后的液、气、固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热解终温为600℃时,木薯茎热解液的p H值低、氧含量高、热值低,其值分别为2.7~3.1、56.70%、15.3 MJ/kg,红外分析表明木薯茎热解液含较多的酚、醇、羧酸;木薯茎热解气体产物经气相色谱分析主要为CO2、CO、CH4和H2所占比例分别为61.10%、23.74%、10.03%和2.23%;木薯茎热解固体产物中挥发分较低,焦的比表面积为54.12 m^2/g。
杨凤生舒新前刘璐贾晋炜付兴民徐国欢
关键词:低温热解红外分析
生活垃圾和玉米秆混合热解动力学及产物分布被引量:6
2014年
为探讨生活垃圾和玉米秆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关系和产物分布,采用热重分析仪对生活垃圾、玉米秆及其混合物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并进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混合热解可分为脱水、热解、炭化、焦催化气化4个阶段,前3个阶段与单独热解过程类似,第4个阶段与单独热解相比失重明显增加,表明混合热解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混合物热解的实际活化能为28.492 k J/mol,低于单独热解及其混合物热解理论活化能,可见混合热解利于热解反应进行。为明晰混合热解对热解反应的促进作用,利用固定床热解实验,研究了混合比例对产物产率和热解气各组分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混合比例下,固液实际产率低于理论值,而气体实际产率则比理论值高;混合物料热解气中H2、CH4、CO2产量均高于其理论值,而CO产量却相反,低于其理论值。
贾晋炜刘璐惠贺龙付兴民龚健杨凤生李士达付晓恒舒新前
关键词:生活垃圾玉米秆混合热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