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磁共振
  • 3篇造影
  • 3篇成像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肿瘤
  • 2篇病变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大血管
  • 1篇大血管病
  • 1篇大血管病变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恶性梗阻
  • 1篇胆管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 1篇胆胰管成像
  • 1篇动静脉
  • 1篇动脉模型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杨建明
  • 6篇梁文
  • 5篇全显跃
  • 3篇贾洪顺
  • 2篇虞春堂
  • 2篇黄凡衡
  • 2篇陈建华
  • 1篇谢玉茹
  • 1篇刘亚洪
  • 1篇温志波
  • 1篇彭志康
  • 1篇周杰
  • 1篇孙希杰
  • 1篇徐屹立
  • 1篇王丽芝

传媒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胆道恶性梗阻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胆道恶性梗阻病例的诊断价值。材料方法 搜集20例胆道恶性梗阻病例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包括胆管癌11例,胰头癌4例,原发性肝癌3例,其它2例。结果 除显示梗阻端以上的胆管扩张外,胆管癌的阻塞端可显示截断或鼠尾状改变;肝门区胆管癌及胆总管胰以上段癌尚可显示梗阻远侧未扩张胆管;胰头癌可见扩张胆总管下段突然中断,胆总管下段移位,胰管扩张;原发性肝癌主要显示肝门区胆管受累情况。结论 MRCP在胆道恶性梗阻病例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全显跃梁文虞春堂杨建明黄凡衡
关键词:胆管磁共振诊断胆道恶性梗阻肿瘤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评价三维钆剂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在大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大血管病变行三维钆剂增强磁共振造影,先经肘正中静脉快速推入钆喷酸葡胺注射液2~3mmol/kg,注射速度2ml/秒,注药后连续采集2~3组数据,源像用MIP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夹层动脉瘤4例,主动脉瘤5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脉硬化4例,大动脉炎2例,肾动脉狭窄3例。与IADSA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100%;图像质量:优秀15例,良好4例,差1例,优良率为95%。结论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能准确显示大血管病变,是评价大血管病变的有效、无创性方法。
温志波黄凡衡周杰杨建明
关键词: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大血管病变磁共振血管造影血管研究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
2002年
目的 探讨CT对原发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例,分析其影像表现。11例行CT平扫,1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26例中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12例。CT正确定位23例(88.5%),正确定性9例(34.6%),其中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3例。肿瘤全切15例(57.7%),肿瘤部分切除9例(34.6%),2例行开腹探查仅取活检。结论 CT对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及肿瘤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价值,而在判断肿瘤组织类型方面价值有限。
贾洪顺梁文杨建明全显跃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
超选择性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
2004年
刘亚洪彭志康徐屹立陈建华王丽芝杨建明
关键词:肾动静脉畸形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叶间动脉超选择性插管
肝细胞癌MR动态增强与细胞分化及瘤灶大小相关性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 HCC)癌细胞分化程度及瘤灶大小与钆喷酸葡胺 ( Gd-DTPA)动态增强扫描信号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 4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HCC动态增强扫描各期的 MR征象进行分析 ,并将 HCC的动脉期强化程度与病理分级、瘤灶大小的关系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HCC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信号强化程度 ,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 ,以及随着瘤灶体积的不断增大 ,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 :HCC的动态增强扫描 ,为研究 HCC不同病灶大小、不同分化程度癌灶的血流动力学提供了可能。
谢玉茹全显跃梁文杨建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MR动态增强细胞分化钆喷酸葡胺病理组织学磁共振成像
应加强MRI检查中安全性的认识被引量:1
2002年
杨建明梁文
关键词:禁忌症MRI检查安全性影像学诊断
3cm以下肝脏常见病变的磁共振成像的量化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通过量化分析3cm以下肝脏常见病变磁共振成像(MRI)的T1值、T2值和磁共振扩散成像(DWI)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提高磁共振诊断肝脏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和肝囊肿4种常见病变病例中,选取97个病灶,其中肝细胞癌2 2个病灶,肝转移瘤2 1个病灶,肝血管瘤2 8个病灶,肝囊肿2 6个病灶,计算其磁共振成像T1值、T2值和扩散成像(DWI)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瘤/肝ADC值比值。结果 4种常见病变磁共振成像T1值、T2值和ADC值分别为:肝细胞癌:792 .0 3±14 1.2 5 ms和70 .0 8±11.2 3m s、(0 .91±0 .0 7)×10 - 3mm2 / s;肝转移瘤:85 6 .18±136 .33ms和73.12±13.5 3m s、(1.13±0 .2 7)×10 - 3mm2 / s;肝血管瘤:10 83.3±2 0 2 .91ms和138.4 3±2 4 .39m s、(1.94±0 .37)×10 - 3mm2 / s;肝囊肿:14 93.9±5 91.0 2 m s和2 34.6±93.5 9ms、(3.2 6±0 .30 )×10 - 3mm2 / s;瘤/肝ADC值:肝细胞癌为0 .91±0 .0 7,肝转移瘤为1.13±0 .2 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综合量化分析肝脏病变磁共振成像T2值、ADC值及瘤/肝ADC值比值的变化规律,能进一步准确地判断病变的性质,使磁共振对肝脏小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做出准确结论。
孙希杰梁文全显跃虞春堂贾洪顺杨建明
关键词:肝脏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SD大鼠转移性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被引量:3
2001年
本文通过介绍SD大鼠转移性肝癌模型的制作过程,阐述SD大鼠转移性肝癌模型制作的影响因素及操作的注意事项,认为SD大鼠转移性肝癌模型是人理想的肝癌动物模型,其制作方法简便易行。
梁文贾洪顺杨建明全显跃
关键词:SD大鼠转移性肝癌制作方法动脉模型
在血管造影中如何用好高压注射器
2002年
杨建明陈建华
关键词:血管造影高压注射器造影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