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岚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长春市妇产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37例住院新生儿死亡动态统计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对新生儿死亡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该院1990~2010年间出生的住院死亡新生儿5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平均死亡率4.50‰。前10年与后11年2个时间段住院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7.88‰和1.84‰,有统计学差异(χ2=239.49,P<0.01);新生儿出生在1周内死亡及1周以上死亡人数构成比分别是94.79%和5.21%。新生儿死亡中1年4个季度的死亡率分别是5.16%、3.82%、3.90%、5.19%,有统计学差异(χ2=11.53,P<0.01);新生儿死因顺位依次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畸形、新生儿肺出血、颅内出血、新生儿肺炎、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硬肿症、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溶血和新生儿黄疸,其构成比分别为39.66%、34.45%、7.26%、5.40%、3.54%、3.17%、1.86%、1.49%、1.30%、1.12%、0.37%和0.37%;早产儿占死亡新生儿的70.39%,低体重儿占死亡新生儿的77.09%,双胎及以上占死亡新生儿的36.50%。结论:①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②应加强对早期新生儿的监测与护理,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③孕产妇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孕期,注重孕期保健;④预防早产和低体重儿,对多胎妊娠加大产前检查,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 姜岚
- 关键词:新生儿死亡率早期新生儿
- 应用电针加穴位注射药物治疗输卵管堵塞临床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应用穴位注射治疗输卵管堵塞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输卵管堵塞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穴位注射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效果,对照组药物通液及碘油造影治疗,口服药。结果:观察组通过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无疼痛,无明显不适及其他不良反应,患者容易接受。结论:应用穴位注射治疗疗程短、恢复快、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蒋晓娟周英波鲁晓红郑关邑姜岚白淑芬柴俊杰
- 关键词:穴位注射输卵管堵塞电针疗法
- 43例孕产妇死亡情况动态分析
- 2012年
- 目的:对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利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该院1982~2011年间死亡孕产妇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平均死亡率是20.56/10万。每10年为1个时间段的孕产妇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7.44/10万、24.86/10万和8.60/10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38,P<0.05);孕产妇死亡中1年4个季度的平均死亡率分别是24.37/10万、32.35/10万、9.73/10万、14.36/10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5);农村孕产妇死亡36例,包括非本地流动人口农村孕产妇死亡的4例,城市7例;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产科出血17例,产后出血死亡发生率1.32%与产后出血死亡平均发生率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u=1.74,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内科合并症6例,羊水栓塞5例,其他2例。结论:①孕产妇死亡率近10年较前20年下降高于2/3;②孕产妇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孕期,以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健康;③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实施使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约2/3;尽快把流动人口的就医、医保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死亡;④医疗技术水平与孕产妇保健意识不断提高,使产后出血死亡率等不断下降;⑤利用先进的医疗IB方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 姜岚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季节性
- 电针疗法加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 2008年
- 蒋晓娟鲁晓红周英波郑关邑姜岚
-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穴位注射治疗电针疗法无排卵性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常见病
- 电脑仿生仪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观察
- 2005年
- 目的:探讨应用电脑仿生仪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方法:1 83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904例,单纯应用电脑仿生治疗,对照组926单纯应用药物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应用电脑仿生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治愈率为95.6%,有效率为98.9%,药物对照组治愈率为33.7%,有效率为70.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脑仿生治疗盆腔炎性包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且无痛,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 丁立新姜岚
- 关键词:盆腔炎盆腔包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