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成娟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寿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宫颈
  • 2篇癌患者
  • 1篇单抗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内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预后因素分析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 1篇上皮内瘤
  • 1篇上皮内瘤变
  • 1篇术后
  • 1篇皮内

机构

  • 4篇寿光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徐成娟
  • 2篇马庆芬
  • 2篇徐月秀
  • 2篇李秀玲
  • 2篇郝瑞
  • 1篇朱玉芹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宫颈巨大肿物1例
2012年
病历资料患者,女,42岁,因"查体发现宫颈肿物6年,阴道内脱出肿物8个月"入院。患者于6年前在当地计生办查体时发现宫颈肿物,直径约2cm×3cm,未进行任何治疗,此后去医院就诊多次,
徐成娟朱玉芹
关键词:肿物宫颈病历资料阴道内查体
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疾病患者上皮内瘤变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并进行分析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疾病患者上皮内瘤变(CIN)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CIN患者105例。按照病变程度的不同分为CIN Ⅰ组60例,CIN Ⅱ组33例,CINⅢ组1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高危型HPV感染监测,同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CIN病变的相关性。结果CINⅢ组的HPV感染率为91.67%(11/12),高于CINⅡ组与CINⅠ组的60.61%(20/33)、38.33%(23/60),且CINⅡ组又高于CIN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疾病患者CIN呈正相关关系(r=-0.781,P=0.000)。年龄20~29岁患者的HPV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而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HPV感染率又高于无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柱状上皮异位均是影响CIN患者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CIN病变呈正相关关系,而年龄以及柱状上皮异位是导致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徐成娟谢云芝马庆芬徐月秀李秀玲郝瑞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
贝伐单抗联合去甲基斑蝥素治疗卵巢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PAI-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去甲基斑蝥素治疗卵巢癌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去甲基斑蝥素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贝伐单抗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以及PAI-1表达。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认知水平、活动能力、社交能力、精神状态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PAI-1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5个月后,研究组PAI-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去甲基斑蝥素治疗卵巢癌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稳定PAI-1表达水平,可作为卵巢癌治疗的首选方案。
陆林杨丽敏徐成娟
关键词:贝伐单抗去甲基斑蝥素卵巢癌PAI-1
寿光市宫颈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2017年
目的总结本市宫颈癌患者5年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集的186例宫颈癌患者为对象。通过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探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等对寿光市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5年存活率为73.66%(137/18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x2=14.490、7.143、39.841、5.859、18.093、6.533,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术后治疗方式是本市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95%C1分别为1.017—4.689、0.335-1.248、0.746-1.383、1.235~2.164、0.035-0.763、1.354-1.492,P〈0.05)。结论优化术后治疗方式,尽量建议患者选择术后化放疗结合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
徐成娟谢云芝马庆芬徐月秀李秀玲郝瑞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