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临床病理
  • 4篇病理
  • 3篇神经元
  • 3篇微管
  • 3篇扣带回
  • 3篇扣带回前部
  • 3篇肺癌
  • 2篇蛋白
  • 2篇电学
  • 2篇电学特性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神经元膜
  • 2篇微管蛋白
  • 2篇细胞肺癌
  • 2篇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临床病理因素

机构

  • 11篇辽宁省肿瘤医...
  • 3篇沈阳医学院
  • 2篇辽宁何氏医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1篇张勇
  • 3篇吴敏范
  • 2篇姚阳
  • 2篇杨宇
  • 2篇李强
  • 1篇宁佩芳
  • 1篇张涛
  • 1篇郑国良
  • 1篇李墨
  • 1篇刘雪娇
  • 1篇陈立群
  • 1篇商丽宏
  • 1篇朱海涛
  • 1篇刘勇
  • 1篇赵岩
  • 1篇马静
  • 1篇郑志超
  • 1篇刘君
  • 1篇张雪云
  • 1篇朱延美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生理学报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TC25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TTC2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TC25在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正常支气管纤毛中可看到TTC25的表达,表达阳性率在非小细胞肺癌(82%)高于周围正常肺组织(25%,P<0.05)。TTC25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与肿瘤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及TN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TTC25可能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张月严李强张玥张丽娜张勇
关键词:微管蛋白非小细胞肺癌
TT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目的 三角形四肽重复蛋白1(Tetr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1,TRP1,又称TTC1)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蛋白,包括三个片段:N 端,中间的三个三角形四肽重复基序(TRP 基序)和C 端....
朱延美张勇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
卵巢囊性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宁佩芳陈立群刘君孟晓李墨张勇
胃窦部癌No.12b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及临床意义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胃窦部癌No.12b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及其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辽宁省肿瘤医院胃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至少D2根治范围)+No.12b淋巴结清扫、无远处转移、随访资料完整且未接受术前抗肿瘤治疗或伴有其他恶性肿瘤(史)的242例胃腺癌病例资料。鉴于胃癌淋巴结存在微转移的可能性,本研究应用抗体细胞角蛋白(CK)8/18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患者No.12b淋巴结微转移情况。若患者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或)CK8/18免疫组化结果为No.12b阳性,判定为No.12b(微)转移,纳入No.12b阳性组;反之则纳入No.12b阴性组。观察No.12b(微)转移情况,比较No.12b阳性和阴性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5年无复发生存(RFS)情况,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传统HE染色显示,242例胃腺癌患者中No.12b淋巴结阳性15例,阴性227例。共计241枚阴性No.12b淋巴结,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其中7枚为No.12b淋巴结微转移阳性,微转移淋巴结检出率2.9%(7/241),且7枚分布于阴性病例中的不同病例,微转移率为3.1%(7/227)。据微转移结果进行重新分组:No.12b阳性组22例,占9.1%(22/242);No.12b阴性组220例,占90.9%(220/242)。多因素分析显示,No.12b淋巴结(微)转移与胃壁浆膜受侵越严重(HR=3.873,95%CI:1.676~21.643,P=0.006)、T3分期(HR=1.615,95%CI:1.113~1.867,P=0.045)、N分期越高(HR=1.768,95%CI:1.187~5.654,P=0.019)、TNM分期中Ⅲ期(HR=2.129,95%CI:1.102~3.475,P=0.046)以及No.1、No.8a、No.12a淋巴结转移有关(HR=0.451,95%CI:0.121~0.552,P=0.035;HR=0.645,95%CI:0.071~0.886,P=0.032;HR=1.512,95%CI:1.381~2.100,P=0.029)。生存分析显示,与No.12b阴性组相比,No.12b阳性组患者的5年RFS更差(18.2%比34.5%,P<0.001)。其中,原发肿瘤的分化越差(HR=0.528,95%CI:0.288~0.969,P=0.039)、浆膜受侵越严重(HR=1.262,95%CI:1.039~1.534,P=0.019)、T分期、N分期和
张宝郑国良张勇赵岩朱海涛张涛刘勇郑志超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微转移
TTC25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TTC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TC25在正常乳腺组织及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TTC25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上皮细胞(阳性率为78.75%Vs 33.75%,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阳性率为40.74%Vs 69.81%,P<0.05),Western blot的方法证明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蛋白水平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结论TTC25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目前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靶点。
张月严李强栗海涛张玥张丽娜张勇
关键词:微管乳腺癌
猫扣带回前部内脏与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膜电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猫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与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膜电学特性,从膜电学方面为阐明内脏痛与躯体痛具有不同感受特性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成龄猫77只,体质量2.0~3.5 kg,雄雌不限。根据在体微电极记录的扣带回前部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或隐神经产生的诱发反应的特点及吗啡对该诱发反应的影响,检出具有长潜伏期(≥50 ms)的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或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应用在体微电极向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或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内注入波宽50 ms、不同强度(-5 n A^+5 n A)的一系列极化电流,记录神经元膜电学反应,计算膜电学参数。结果在扣带回前部记录了254个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和172个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内脏大神经诱发反应阈值比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的隐神经诱发反应阈值高;与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相比,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膜电阻、膜电容、时间常数较大。结论扣带回前部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与躯体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膜电学特性存在差异,可能是内脏痛与躯体痛具有不同感受特性的膜电学基础。
吴敏范张勇杨宇姚阳马积昊商丽宏
关键词:扣带回前部
TTC25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相关因素及其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
目的 检测TTC25 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研究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侵袭及转移中的机制,并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 等实验方法检测TTC25 ...
张月严张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管蛋白上皮-间充质转化
丙泊酚对人流患者内隐记忆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方法。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术中(T2)、术毕即刻...
张勇马静
关键词:人流术异丙酚内隐记忆静脉麻醉
文献传递
基于miR-320/E2F转录因子1轴探讨天南星提取物对肺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基于miR-320/E2F转录因子1(E2F1)轴探讨天南星提取物对肺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本实验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取对数期A549/DDP细胞分为空白组和天南星组,空白组置于RPMI 1640培养基中常规培养,天南星组置于加入天南星提取物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常规培养。另取对数期A549/DDP细胞,转染miR-320抑制质粒后随机分为转染组、转染联合天南星组,转染组置于RPMI 1640培养基中常规培养,转染联合天南星组置于加入天南星提取物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常规培养。培养48 h后进行后续实验。采用qRT-PCR检测不同细胞系及四组miR-320相对表达量,采用MTT法检测四组不同浓度顺铂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20与E2F1的靶向关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2F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16HBE细胞系miR-320相对表达量高于A549/DDP细胞系(P<0.001)。与空白组比较,天南星组miR-320相对表达量、不同浓度顺铂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升高,IC_(50)、E2F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转染组miR-320相对表达量、不同浓度顺铂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降低,IC_(50)、E2F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天南星组比较,转染联合天南星组miR-320相对表达量、不同浓度顺铂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降低,IC_(50)、E2F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转染组比较,转染联合天南星组miR-320相对表达量、不同浓度顺铂处理后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升高,IC_(50)、E2F1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E2F1是miR-320的一个靶基因,两者结合位点是E2F1的3'-UTR片段。结论天南星提取物可逆转肺癌细胞顺铂耐药,促进肺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320,进而靶向下调E2F1表达有关。
刘雪娇张雪云张勇
关键词:肺癌顺铂
猫双侧扣带回前部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的反应
2015年
目的 研究猫双侧扣带回前部(ACG)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GSN)的反应,为阐明双侧ACG在内脏痛感受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在体胞内电位记录技术研究48只猫中791个对侧与312个同侧ACG神经元对电刺激GSN的反应。结果 双侧ACG存有对电刺激GSN产生诱发反应的GSN刺激相关神经元(GSRNs)与不产生诱发反应的非相关神经元。双侧ACG GSRNs分为产生长潜伏期(≥50 ms)GSN诱发反应的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VNNs)与产生短潜伏期(〈50 ms)GSN诱发反应的非内脏伤害感受神经元(NVNNs);VNNs包括只产生长潜伏期GSN诱发反应的特异性VNNs(SVNNs)与既产生长潜伏期GSN诱发反应又产生短潜伏期GSN诱发反应的非特异性VNNs(NSVNNs)两种。GSN伤害性长潜伏期诱发反应阈值为(0.5-0.6)m A;非伤害性短潜伏期诱发反应阈值为(0.3-0.4)m A。双侧ACG VNNs、NVNNs的诱发反应形式相同,包括兴奋性、抑制性及兴奋与抑制或抑制与兴奋混合性反应3类,以兴奋性诱发反应为主。与同侧ACG相比,对侧ACG GSRNs及NSVNNs占观察神经元的比例高(P〈0.01),而SVNNs占观察神经元的比例低(P〈0.01)。结论 猫双侧ACG神经元对电刺激GSN的反应以兴奋性反应为主。GSN内不同类型的传入神经纤维投射到双侧ACG的不同神经元,但是,以投射到对侧ACG为主;双侧ACG各类神经元所占比例及反应程度不同,为双侧脑的结构和功能不对称性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张勇王媛马积昊吴敏范
关键词:内脏痛扣带回前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