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英权

作品数:18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石家庄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肤
  • 5篇细胞
  • 5篇白介素
  • 5篇白癜风
  • 4篇尿毒
  • 4篇尿毒症
  • 4篇尿毒症皮肤瘙...
  • 4篇皮肤瘙痒
  • 4篇瘙痒
  • 3篇他汀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准分子
  • 3篇巨细胞
  • 3篇巨细胞病毒
  • 3篇坏死因子
  • 3篇激光
  • 3篇伐他汀
  • 3篇分子
  • 3篇阿托
  • 3篇阿托伐他汀

机构

  • 18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18篇刘英权
  • 9篇曹海育
  • 9篇李建英
  • 6篇张玉红
  • 5篇梁云川
  • 4篇刘娜
  • 3篇高海燕
  • 2篇崔玲
  • 1篇崔岭
  • 1篇杜芸

传媒

  • 6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毒症皮肤瘙痒多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皮肤瘙痒属于尿毒症患者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轻者引发不适,重者可能致皮肤抓破感染,引发其它病症而加重病情。统计表明,皮肤瘙痒在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高达60%-90%,已经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学界对于尿毒症发生皮肤瘙痒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已有报道认为其与皮肤干燥、神经病变、肥大细胞、过敏反应、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诸多因素相关。本文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二价离子、血浆白蛋白(Alb)等实验室指标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相关性。
梁云川刘娜刘英权
关键词:尿毒症皮肤瘙痒
皿治林配合硫磺霜治疗31例疥疮疗效观察
为了进一步验证抗过敏药在疥疮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门诊随机选取了31例疥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门诊观察。治疗组: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发病时间为2.72月:对照组16例患者中男13例,女 3例,平均发病时间为2...
梁云川刘英权
文献传递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对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h1及Th2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308 nm准分子激光对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50例白癜风患者均采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24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50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正常健康者外周血IFN-γ及IL-4的水平,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体内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308 nm准分子激光可恢复白癜风患者Th1及Th2的平衡状态。
李建英刘津民曹海育张玉红刘英权
关键词:白癜风白细胞介素4INTERFERON-ΓINTERLEUKIN-4
斑秃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斑秃是以免疫调节异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与皮肤病的关系引起广泛关注。我们通过对斑秃患者血清HCMV—IgM水平的检测,探讨HCMV感染与斑秃发病的关系及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2(IL-2)水平的关系。
曹海育李建英刘英权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巨细胞病毒感染白介素-2斑秃HCMV感染
斑秃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关系的探讨
曹海育魏利民杜芸刘英权李建英
从病毒免疫学的角度探讨了斑秃的发病机理,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于机体的HCMV被激活,攻击机体免疫系统,通过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联合作用引起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毛囊损伤,故斑秃可能是由于HCMV感染引起的免疫...
关键词:
关键词:斑秃发病机理
阿托伐他汀对患者CRP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0至2011年门诊及住院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2组均按CHD伴高脂血症常规内科治疗,疗程均为8周。研究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口服。比较2组血清C-反应蛋白、TNF-α等水平变化情况,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p65。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TNF-α等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血浆CRP、TNF-α水平明显下降,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抑制NF-κB通路活化。
高海燕崔玲韦洪艳刘英权闫文杰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介素-6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前后患者组胺含量及血清NO和TNF-α的水平变化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浆组胺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方法 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依巴斯汀10mg口服,1次/d,疗程4周;对40例健康对照组及4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组胺含量及血清NO、TNF-α水平。结果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为90.48%;治疗后血浆组胺含量、NO、TNF-α与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血浆组胺含量及血清NO、TNF-α水平检测对临床疗效判定有一定指导意义。
曹海育刘英权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依巴斯汀肿瘤坏死因子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白癜风的免疫调节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白癜风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疗效。方法按随机表顺序将40例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用ELISA法检测BCG-PSN治疗白癜风前后患者外周血IL-12、IL-4、IFN-γ水平。结果 BCG-PSN治疗后,患者IL-12、IFN-γ水平降低(P<0.05),IL-4水平无变化(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68.42%,对照组有效率31.58%,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G-PSN可以明显提高白癜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
李建英刘津民曹海育张玉红刘英权
关键词:白癜风免疫卡介菌多糖核酸
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透析前后组胺水平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比较多见,尤其是慢性肾衰竭长期行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皮肤瘙痒的比例更高,据统计伴发有皮肤瘙痒者在持续性血透患者中约占60%~90%的比例[1]。瘙痒不仅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痛苦,还可能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而引发感染,影响病情。目前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其与皮肤干燥、维A水平升高、周围神经病变、肥大细胞、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素相关。对组胺引发的皮肤瘙痒研究,目前临床主要集中于对荨麻疹、皮炎、湿疹等变态反应疾病的研究,组胺水平在尿毒症皮肤瘙痒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笔者所见少有研究。本文以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液组胺水平的变化情况。
梁云川刘娜刘英权
关键词:尿毒症皮肤瘙痒组胺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合抗过敏药物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研究
梁云川刘娜刘英权
皮肤瘙痒属于尿毒症常见和多发的一种临床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搔抓还可能引起皮肤破损、发炎、溃烂等,危害身体健康。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诱发机制尚不明确,对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
关键词:
关键词:尿毒症皮肤瘙痒复方甘草酸苷胶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