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梅
- 作品数:21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认知障碍特点。方法:选取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15例,依据有无认知障碍将其分为腔梗伴认知障碍组(105例)及腔梗不伴认知障碍组(110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行MMSE及MoCA量表测定。结果:(1)腔梗伴认知障碍组患者认知及情感量表评分(MMSE、MoCA、HAMA、HAMD)、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脑白质病变程度、吸烟比例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均高于腔梗不伴认知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MoCA量表比较提示腔梗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回忆等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脑白质病变、HAMD、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认知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689(95%CI:1.395-9.751)、2.742(95%CI:1.063-7.077)、2.763(95%CI:1.077-7.085)、2.975(95%CI:1.120-7.902)、3.216(95%CI:1.942-5.324)、1.474(95%CI:1.227-1.770)及1.261(95%CI:1.131-1.405)。结论: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抑郁、脑白质病变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者更易发生认知障碍,且主要损害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回忆等方面。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抑郁等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危险因素,有助于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 苏俊红司慧丽张庆梅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 帕金森病与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情感、认知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分析帕金森病(病例组)与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对照组)睡眠、情感、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智能评价量表(MoCA),对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5%,PSQI得分高,睡眠障碍因子分值高,睡眠药物因子分值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SAS、MMSE及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常合并抑郁及认知障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患者常合并焦虑障碍,无明显认知障碍。
- 张庆梅曹辉纪别克陈枫
- 关键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非运动症状
- 应用电生理检查早期评估2型糖尿病合并面神经炎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应用瞬目反射(BR)和面神经运动传导测定以作早期诊断并评估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面神经炎预后的研究。方法:对2009年1~10月我院收治的病程1~7d的面神经炎患者58例,分为合并糖尿病组(Ⅰ组)23例与单纯面神经炎组(Ⅱ组)35例,均进行面神经传导测定和BR检测,随访3个月,并行组间比较。结果:患侧BR异常率为100%,面神经传导测定异常率为47%。Ⅰ组临床面神经重度损害14例,Ⅱ组临床面神经重度损害7例;两组波幅及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Ⅱ组好转率较Ⅰ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15.851,P〈0.001)。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面神经炎预后差,能通过BR及面神经传导测定早期作出诊断及判断预后。
- 张庆梅倪文苏俊红周明江
- 关键词:面神经炎运动传导速度2型糖尿病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成分检测在对评定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潜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多发性脑腔隙性梗死的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ERP的P300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检查。结果:急性脑梗死组MMSE评分降低,P300电位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的P300成分可用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的评估。
- 张庆梅韩静苏俊红李华周明江
- 关键词:脑梗死P300
- 联合应用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与第二蚓状肌-骨间肌法早期诊断腕管综合征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行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联合第二蚓状肌-骨间肌法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69例(88侧),均应用常规电生理方法以及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蚓状肌-骨间肌检查法检测,分别比较两种方法与传统电生理方法检出阳性率。结果 64侧临床典型病例,正中神经常规电生理异常47侧;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异常53侧;蚓状肌-骨间肌法异常55侧;联合3种方法异常60侧。24侧不典型病例,正中神经常规电生理异常15侧;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异常21侧;蚓状肌-骨间肌法异常20侧;联合3种方法异常22侧。结论联合应用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及蚓状肌-骨间肌法可明显提高腕管综合征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 王强张庆梅倪文曹辉刘春新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
- 神经电生理联合超声检查在腕管、肘管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联合超声检查在腕管综合征(CTS)及肘管综合征(CuT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我院2018年1-11月收治的腕管综合征及肘管综合征患者共43例(57侧),均应用传统电生理检查,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远端运动潜伏期差值法、短段传导时间测定,超声检査,分别比较传统神经电生理、联合电生理及超声检查的阳性率。结果:43例病例57侧传统神经电生理检査异常33侧(阳性率为58%),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査组异常44侧(阳性率为77%),传统神经电生理联合超声检查组异常42侧(阳性率为74%),联合神经电生理及超声检查组异常52侧(阳性率为91%),单纯超声检查异常27侧(阳性率为47%)。发现卡压病因4例。结论:应用超声联合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远端运动潜伏期差值法、短段传导时间测定法,可提高腕管、肘管综合征的诊断率,能明确卡压病变性质,值得临床应用。
- 张庆梅纪别克刘作武姜涛倪文蒋龙
-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超声
- 急性期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张庆梅李新华纪别克蒲瑜周明江
- 关键词:脑梗塞脑出血半胱氨酸
- 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 2022年
- 神经病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诊断和治疗,具备非常强的实践性,病例导入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过去真实发生过的病例中分析、探讨相关疾病的病理、病因及诊疗方法,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提升。本文简述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优势,指出当前神经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如何借助病理导入式教学优化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 司慧丽张庆梅苏俊红
-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策略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并分析睡眠障碍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65例,依据有无睡眠障碍将其分为睡眠障碍组(40例)及非睡眠障碍组(25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行睡眠量表(PDSS、ESS)、情感量表(HAMA、HAMD)、认知量表(MMSE)测定及视频多导睡眠监测。结果 (1)睡眠障碍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N3期比例、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REM)期比例低于非睡眠障碍组,而周期性肢动指数、N1期比例、N2期比例高于非睡眠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睡眠障碍组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HAMA、HAMD、PDSS、ESS、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高于非睡眠障碍组,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尿酸水平低于非睡眠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TC、尿酸水平与睡眠障碍呈负相关(r=-0.346、-0.379、-0.839,P<0.01),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Hcy、HAMA、HAMD水平与睡眠障碍呈正相关(r=0.321、0.287、0.615、0.445,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HAMA、HAMD的水平增高可能是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661(95%CI 1.489~14.593)、1.325(95%CI 1.085~1.616)及1.243(95%CI 1.012~1.527);尿酸、TG、TC的降低可能是睡眠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869(95%CI 0.777~0.972)、0.267(95%CI 0.086~0.828)及0.188(95%CI 0.049~0.720)。结论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者睡眠结构是紊乱的,多巴丝肼片等效剂量、HAMA、HAMD的水平升高可能是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尿酸、TG、TC水平升高可能是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其可能有助于防止帕金森病的发生。
- 司慧丽纪别克赵鸿雁宋阳庄艳华朱倩倩曹辉苏俊红张庆梅
- 关键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多导睡眠监测影响因素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43例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及65例对照者,进行血清Hcy含量检测。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为(28.07±14.86)μmol/L,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20.18±6.2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 张庆梅李新华纪别克蒲瑜周明江
-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型糖尿病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