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松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动脉瘤
  • 4篇颅内
  • 3篇导管
  • 3篇动脉
  • 3篇血管内治疗
  • 3篇微导管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颅内血管
  • 2篇颅内血管病变
  • 2篇病变
  • 1篇弹簧圈
  • 1篇电解可脱性弹...
  • 1篇动脉瘤形成
  • 1篇形态学
  • 1篇血管内栓塞

机构

  • 6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6篇杨松涛
  • 4篇李聪慧
  • 4篇苏现辉
  • 3篇严臻泉
  • 3篇张二伟
  • 3篇杨磊
  • 3篇韩永丰
  • 3篇张栋梁
  • 2篇高不郎
  • 2篇宋贺
  • 2篇张博
  • 1篇叶建亚
  • 1篇侯征
  • 1篇侯铮
  • 1篇张杰
  • 1篇刘军利
  • 1篇王维刚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微导管成袢技术治疗颅内锐角动脉瘤被引量:1
2014年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日臻成熟,微导管安全进入动脉瘤腔并且位置稳定是介入治疗的前提,与载瘤动脉呈锐角的动脉瘤很难顺利置管,采用微导管成袢技术可以解决此类难题。
李聪慧苏现辉杨磊侯铮张栋梁张博张二伟韩永丰杨松涛王维刚刘军利叶建亚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微导管载瘤动脉
分支血管异常增大的血流动力学应力促进前交通动脉瘤形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CA)分叉形态学与前交通动脉瘤朝向的关系,分析血管内支架改变外侧角角度在临床防治动脉瘤中的作用。方法对 698 例患者作 DSA 造影,其中 171 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和 527 例无瘤患者。测量 ACA 分叉角度、动脉瘤朝向,通过动脉分叉顶端纵线和横线采线方法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应力(动态压力、总压力、剪切力、涡流强度和应变率)。结果前交通动脉瘤多偏向小角度外侧角(P<0.001)。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 40 例 ACA 分叉顶端结果显示,与 ACA-A1 段形成小角度的分支血管管壁 Peak 位点血流动力学应力显著大于对侧分支血管(P<0.001)。结论与主干血管形成小外侧角的分支血管管壁异常增大的血流动力学应力,可能促进动脉瘤形成。临床上采用弹簧圈结合支架治疗动脉瘤时选择将一字形支架植于小外侧角处,利用支架自身弹性回复扩大外侧角,可能是防治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张学敬郝伟丽杨松涛吴颂时高不郎
特殊角度脑血管超选择性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
2014年
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治疗技术日臻成熟[1-2],微导管安全顺利进入责任血管或动脉瘤腔并且位置稳定是介入治疗的前提,然而临床上经常遇到特殊角度的责任血管或动脉瘤,单纯微导管预塑形很难顺利置管,采用微导管成襻技术可以解决此类难题.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科21例患者使用该技术栓塞颅内血管病变,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李聪慧苏现辉杨磊张栋梁张博张二伟韩永丰宋贺杨松涛严臻泉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技术颅内血管病变责任血管微导管
微导管成袢技术在颅内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微导管成袢技术超选颅内锐角血管或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使用微导管成袢技术超选颅内锐角血管或动脉瘤病例临床资料。颅内动脉瘤19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10例,小脑后下动脉瘤3例,眼动脉瘤2例),动静脉畸形1例,动静脉瘘1例。均采用微导管"α"型成袢超选责任血管或动脉瘤。结果 21例病人采用成袢技术均超选成功,除1例病人出现轻度血管痉挛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微导管成袢技术可提高超选锐角血管或动脉瘤的成功率,且安全有效。
李聪慧张杰侯征杨松涛苏现辉严臻泉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微导管
椎-基底巨大动脉瘤介入治疗及预后分析
2015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椎-基底巨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7例椎-基底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行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及水解可脱铂金弹簧圈(DCS)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行载瘤动脉闭塞术。结果 27例椎-基底巨大动脉瘤栓塞成功率100%,其中完全栓塞24例,占88.89%,不完全栓塞3例,占11.11%。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栓塞、神经功能障碍、瘫痪、死亡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未见瘤体影像,支架位置理想,无狭窄,支架内血流通畅,其中18例瘤体明显缩小。随访2-36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出血或再出血。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为椎-基底巨大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张世耀杨松涛李聪慧苏现辉张二伟张栋梁韩永丰宋贺杨磊严臻泉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介入性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基底动脉分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对动脉瘤形成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基底动脉(BA)动脉瘤形成与患者年龄、BA分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应力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95例患者脑部DSA造影资料,其中BA动脉瘤患者56例(研究组),无动脉瘤患者139例(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BA动脉分叉角度、BA直径、分叉顶端血流动力学应力以及外侧角(LA)比值、动脉直径(DA)比值。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评价动脉分叉形态学参数对动脉瘤形成的影响,检测分叉顶角角度改变后血流动力学应力变化。结果 40~70岁女性更易形成BA动脉瘤,分叉顶角与患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00 1);研究组分叉顶角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0 1),BA直径、两侧大脑后动脉(PCA)直径、DA比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BA分叉顶角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最佳截断点为117.9°。动脉瘤多朝向小的外侧角。与支架植入前相比,支架植入后分叉顶角角度和血流动力学应力均减小。结论 BA动脉瘤形成与患者年龄、较宽的动脉分叉顶角及相应血流动力学应力均呈显著相关性,BA分叉顶角对预测动脉瘤形成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学敬郝伟丽杨松涛吴颂时高不郎
关键词:基底动脉颅内动脉瘤形态学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