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民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3篇原发性
  • 3篇神经纤维
  • 3篇神经纤维层
  • 3篇神经纤维层厚...
  • 3篇视网膜神经
  • 3篇视网膜神经纤...
  • 3篇视网膜神经纤...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2篇原发性急性闭...
  • 2篇原发性急性闭...
  • 2篇神经损害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内障

机构

  • 7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作者

  • 7篇王民
  • 5篇唐广贤
  • 3篇赵娴
  • 3篇张恒丽
  • 3篇张青
  • 2篇刘婕
  • 2篇左建霞
  • 2篇李凡
  • 2篇柳丹丹
  • 1篇马军玲
  • 1篇李丽
  • 1篇任骞
  • 1篇于华
  • 1篇庞荣
  • 1篇武晓燕
  • 1篇田海燕
  • 1篇张彬
  • 1篇宋全
  • 1篇范丽辉
  • 1篇高少芳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视神经损害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一年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视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对列研究。选取APACG患者30例(首次急性发作眼为观察组,临床前期眼为对照组)。在眼压正常后24小时内、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析眼压、RNFL厚度及视野。结果观察组平均RNFL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在24小时内和1周时增厚(P〈0.0010),其余时间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6个月内持续变薄,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1个月时较24小时内平均缺损(MD)增大(P=0.002),模式标准差(PSD)减小(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至1年各时间MD及P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与MD正相关(P〈0.05)。结论APACG患者首次急性发作后,RNFL早期弥漫性增厚并随时间推移弥漫性变薄,至6个月时稳定;视野损害在1个月时部分可逆,且1年内无明显加重;视神经损害的形态学和功能学具有一致性。
张青张恒丽唐广贤王民柳丹丹李凡于华李丽赵娴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OCT联合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在POAG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4-10/2018-05就诊我院的可疑青光眼患者32例32眼、早期POAG患者30例30眼、中晚期POAG患者25例25眼及正常人30例30眼,所有纳入人员均进行OCT、Ic-VEP、视野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VEP在早期POAG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93%;信噪比(SNR)组间两两比较,8%SNR:早期POAG组与可疑青光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16%SNR及32%SNR:正常组与中晚期POAG组比较、可疑青光眼与中晚期POAG组比较、早期POAG组与中晚期POA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四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参数均随病情加重变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四组视野平均缺损(MD)逐渐减小,可疑青光眼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8),其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8%SNR、平均RNFL及MD的ROC曲线下面积在可疑青光眼组分别为0. 824、0. 846、0. 661;在早期POAG组分别为0. 898、0. 969、0. 889。结论:OCT与Ic-VEP对POAG的早期变化有较高的诊断能力,并能评估视神经的损伤程度,可联合用于POAG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张青唐广贤王民张恒丽李凡柳丹丹侯英任骞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觉诱发电位
应用OCT评价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时间对视神经损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发作时高眼压持续时间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损害的规律。方法选取首次发作的APACG患者62例(62只眼)并分组,A组:高眼压持续时间≤24 h(30例30只眼),B组:高眼压持续时间> 24 h(32例32只眼)。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急性发作期、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以上测量其RNFL厚度,与正常组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发作期A组颞上RNFL增厚(P <0. 05),其余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余各时间各RNFL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B组各RNFL发作期增厚,其余各时间变薄,有显著性差异(P <0. 05)。B组各RNFL术后1年及以上与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首次发作的APACG患者,高眼压持续时间在24 h内,RNFL早期部分增厚,损害完全可逆;在24 h以上,RNFL早期弥漫性增厚,损害不可逆,并在眼压正常后6个月内持续变薄。快速降眼压是治疗APACG的关键。
张青唐广贤王民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干光断层扫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高眼压
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后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女性,75岁.因双眼逐渐视力下降2年,于2013年6月2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为0.4,双眼角膜透明.瞳孔正大等网,双眼品状休混浊C2N2P2(LOCSⅢ分级)。
刘婕左建霞赵娴王民邵丽静
关键词:术中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散光型白内障植入裸眼视力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6例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212眼)予滋阴补肾中药口服联合卡波金吸入治疗,对照组60例(120眼)予以滋阴补肾中药口服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间隔10 d后进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及血气分析。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p H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氧分压升高(P<0.01),且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氧分压及p H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补肾中药联合卡波金吸入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疗效优于单纯滋阳补肾中药治疗。
王民范丽辉王怀安庞荣高少芳王永宏张彬马军玲武晓燕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补肾吸入法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68例,糖尿病增殖前期视网膜病变(NPDR)38例,糖尿病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34例,共140例,超声检测IMT。结果随着糖尿病严重程度的加重,颈动脉硬化程度进行性加重,出现斑块及狭窄几率增加。NDR组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增殖期(PDR)较增殖前期(NPDR)颈动脉硬化斑块和狭窄也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随着病情加重,颈部斑块发生几率增多,推测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底雪屏田海燕王民宋全唐广贤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的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7-2008年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同一医师施行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2069眼。其中,单纯老年性白内障1574眼、糖尿病性白内障305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165眼,陈旧性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25眼。方法于术后2年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检查,观察记录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程度,并根据Hayashi方法进行混浊分级。主要指标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结果单纯老年性白内障组后囊膜混浊128眼(8.13%),糖尿病性白内障组39眼(12.79%),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组4眼(16.00%),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组36眼(21.82%)。4个组比较,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77,P=0.000)。1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各组相近:单纯老年组60眼(3.81%),糖尿病组6眼(1.97%),葡萄膜炎组1眼(4.00%),高度近视组5眼(3.03%);2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糖尿病组较高,20眼(6.56%);3级后囊膜混浊发生率高度近视组较高,24眼(14.55%)。4组患者后囊膜混浊程度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05.55,P=0.000)。结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低,高度近视组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较高,混浊程度较重。
刘婕赵娴张恒丽邵丽静唐广贤王民左建霞王姝蕊
关键词:白内障外科学后囊膜混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