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卫萍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前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washout fluid thyroglobulin in fine-needle aspiration,FNA-Tg)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31例经病理证实为PTC且术前进行可疑淋巴结FNA及FNA-Tg测定的患者资料,以细针穿刺、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计算FNA-Tg最佳诊断阈值,比较各检测方法(FNA、FNA-Tg和FNA+FNA-Tg)的诊断效能。进一步分析淋巴结解剖学分区、相关实验室指标对FNA-Tg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FNA-Tg的最佳诊断阈值为1.295 ng/mL。两者联合法诊断效能最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达96.4%和99.2%。FNA-Tg在诊断侧颈淋巴结转移准确性较好,血清甲状腺球蛋白(serum Tg,sTg)是FNA-Tg>1.295 ng/mL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为1.018。结论:FNA-Tg是术前诊断PTC淋巴结转移,尤其是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方法。1.295 ng/mL可以成为最佳诊断阈值的参考值之一,但sTg较高时,FNA-Tg的解读需要谨慎。
- 汪佳慧高力寿金朵蒋贤锋张慕蕊周卫萍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 中国角膜营养不良四个家系的TGFBI基因突变谱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分析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RBCD)、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ACD)、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Ⅰ型(LCD Ⅰ)和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Ⅰ/ⅢA型(LCD Ⅰ/ⅢA)4个中国家系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TGFBI)基因的突变情况,进一步探讨角膜营养不良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采集4个家系中共22例患者、22名表型正常成员和10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合成TGFBI基因所有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RBCD家系14例患者TGFBI基因第4外显子均显示c.371G >T (R124L)杂合突变,家系中表型正常成员未检测到此突变;ACD家系中1例患者TGFBI基因第4外显子显示c.371G>A(R124H)杂合突变,家系表型正常成员的遗传学资料缺如;LCD Ⅰ家系3例患者TGFBI基因第4外显子均显示c.370C> T(R124C)杂合突变,家系表型正常成员未检测到此突变;LCD Ⅰ/ⅢA型家系中4例患者TGFBI基因第14外显子均显示c.1877A>G (H626R)杂合突变,家系表型正常成员的遗传学资料缺如.100名健康对照未发现TGFBI基因突变.结论 TGFBI角膜营养不良表型和基因型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R124是TGFBI基因的突变热点.
- 张艳玲应靖璐周卫萍朱乐如蔡剑秋
- 关键词: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