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峰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运动性
  • 3篇运动性失语
  • 3篇失语
  • 3篇卒中
  • 3篇卒中后
  • 3篇脑卒中
  • 3篇脑卒中后
  • 3篇脑卒中后运动...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意外
  • 2篇功能性
  • 2篇功能性磁共振
  • 2篇成像研究
  • 1篇地平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机构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306...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5篇张小峰
  • 4篇蔡艺灵
  • 1篇杜娟
  • 1篇杜娟
  • 1篇李薇
  • 1篇吴樵
  • 1篇李科
  • 1篇刘丽
  • 1篇曾六旺
  • 1篇胡志慧
  • 1篇李薇
  • 1篇崔永强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总装备部医学...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背景和目的:我国是世界上脑血管病高发区域,现有700余万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达70%左右,脑卒中后失语的发病率为21%~38%[1-2],严重影响了患者在社会中的交往能力,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伤害。运动性失...
张小峰
关键词:脑卒中运动性失语血氧水平依赖
文献传递
脑静脉血管畸形一例
2008年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65岁,主因右上肢麻木1周入院.在急诊行颈椎X线检查见颈椎退行性改变,头颅CT检查见左侧侧脑室前角处类圆形高密度影.……
张小峰蔡艺灵李薇崔永强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言语功能区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言语功能区变化机制。方法选取右利手健康志愿者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3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扫描仪分别在其执行图片命名及动词联想任务时进行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所得原始图像数据经神经功能影像分析软件处理,生成两种任务的脑激活图。同时选取脑卒中6例(脑卒中组),在其失语及治疗后应用3T磁共振扫描仪行动词联想的BOLD fMRI扫描,生成其脑激活图,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并在脑卒中发病1周内及1个月分别行脑功能成像,对大脑内的激活部位及强度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多个脑区均见激活。脑卒中组发病早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侧Broca区激活减少或未见激活6例;发病1个月,在Broca镜像区出现明显激活3例(50%),左侧Broca区周围激活强度及范围明显增加3例(50%)。结论高级言语中枢为广泛皮层共同参与,组成复杂网络而完成言语功能;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早期表现为经典Broca区激活程度减低或消失,当语言中枢受损时,左侧Broca区周围及其镜像区在语言功能重塑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小峰蔡艺灵杜娟李薇李科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磁共振成像运动性失语
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胞二磷胆碱与抗氧化剂等常规治疗及尼莫地平静注治疗,1次/天,连续14天,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脑脉胶囊口服或胃管注入,3次/天,连续28天。分析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0天两组患者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门生活质量评分表(QL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QL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9.74%VS69.23%)。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益脑脉胶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促进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吴樵蔡艺灵杜娟胡志慧刘丽张小峰曾六旺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区变化机制。方法应用3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e,MRI)扫描仪对15例右利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执行图片命名及词语联想任务时进行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所得原始图像数据经神经功能影像分析软件处理,生成两种任务的脑激活图;应用3T MRI扫描仪对6例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失语后及治疗后分别进行图片命名任务及动词联想的BOLD fMRI扫描,生成两种任务的脑激活图,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并对其在发病1周内及发病1个月后,分别行脑功能成像,对大脑内的激活部位及强度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多个脑区均见激活,在脑卒中组发病早期,6例患者均出现左侧Broca区激活减少或未见激活,发病1个月后,在Broca镜像区有3例(50.0%)出现明显激活,左侧Broca区周围区域有3例(50.0%)激活强度及范围明显增加。结论高级语言中枢为广泛皮层共同参与,组成复杂网络而完成语言功能。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早期表现为在经典Broca区激活程度减低或消失,当语言中枢受损时,左侧Broca周围区域及其镜像区在语言功能重塑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小峰蔡艺灵杜娟李薇金真张磊李科胡志慧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