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怡婷

作品数:18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地下空间
  • 8篇城市
  • 3篇地下空间规划
  • 3篇地下空间开发
  • 2篇地下空间开发...
  • 2篇生态地质
  • 2篇统筹
  • 2篇空间资源
  • 2篇管控
  • 2篇防灾
  • 2篇城市地下空间
  • 1篇档案
  • 1篇地下空间资源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动态性
  • 1篇新信息技术
  • 1篇信息通信
  • 1篇信息通信技术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风险

机构

  • 16篇北京市城市规...
  • 3篇清华大学
  • 2篇伦敦大学学院
  • 1篇北京市市政工...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作者

  • 18篇赵怡婷
  • 10篇吴克捷
  • 3篇石晓冬
  • 2篇毛其智
  • 2篇龙瀛
  • 1篇郭婧
  • 1篇张杰

传媒

  • 4篇北京规划建设
  • 3篇隧道建设(中...
  • 2篇国际城市规划
  • 1篇中外建筑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中华建设
  • 1篇住区
  • 1篇2014年京...
  • 1篇2014中国...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防灾空间单元规划探讨
目前,社区防灾空间建设多注重建筑单体及防灾设施层面的空间配置及防灾能力建设,缺乏从社区整体空间层面对社区各防灾空间及设施的统筹安排,社区各防灾空间元素之间的整体关联度较低。本文借鉴日本防灾单元理念,以社区设施及空间的防灾...
赵怡婷
文献传递
防灾社区规划与建设方法探索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而安全的社区是城市有效抵御灾害的基石,城市防灾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其在社区的落实。社区作为整合各方资源的基层平台,是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沿阵地;同时,社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社区的防灾安全也直...
赵怡婷
关键词:规划建设
文献传递
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潜力量化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城市中心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相比城市其他地区常常更为复杂和多样。本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梳理提炼了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影响要素,并分别从供给、需求两个方面探索地下空间资源潜力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基于详实的地下空间普测数据和勘测数据,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历史文化保护、生态资源条件等十二个方面,建立了系统化和量化评价模型,以期客观判断地块层面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及需求,科学指导地下空间规划布局,为城市中心地区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赵怡婷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市中心地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布局可持续利用
生态文明时代超大城市地下空间科学规划方法探索--以北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为例被引量:18
2020年
为科学适度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城市空间从平面发展到竖向分层发展转变,保障超大城市生态地质环境安全,促进城市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从加强生态底线约束、促进地下空间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北京城市发展特征,探索地下空间资源利用与地下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考虑生态保护、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现状、地质条件、历史保护、用地权属、建设发展等因素,划定地下空间三维生态红线,并进行地下空间资源潜力评估;探索地下各类功能设施系统的布局关系,根据不同地区发展需求,提出"地下空间+公共服务"、"地下空间+市政综合体"、"地下空间+立体环隧"、"地下空间+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交通综合体"、"地下空间+基础设施环廊"等地下空间功能耦合发展模式。
石晓冬赵怡婷吴克捷
关键词:地下空间资源城市地下空间交通综合体生态地质环境
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立法研究
北京的发展正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交通等多方面的问题,地下空间在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大城市病',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随着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如何把握这一重...
吴克捷赵怡婷
关键词:地下空间
文献传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地下空间规划管控方法探索——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空间规划管控为例被引量:9
2022年
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的国土空间资源,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地下空间专项规划体系,完善地下空间规划管控方法,是保障地下空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为解决地下空间规划管控力度不足、管控要求缺位等问题,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国土空间规划精准传导为依据,以多层级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为基础,探索构建了分区层面全域、全覆盖的地下空间规划管控体系;并从生态安全管控、功能设施统筹管控、重点分区管控、用地开发管控等方面,展开精细化、定量化研究,探索性地明确了地下空间三维管控红线、功能设施统筹管控指标、重点分区管控要求、不同功能用地的地下建筑规模占比的具体内容和指标,丰富了地下空间规划管控方法,为科学规划好每一寸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地下空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赵怡婷吴克捷石晓冬
关键词:地下空间管控方法
针灸式TOD带动老城更新一体化规划方法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背景轨道站更新是老城更新的重要途径伴随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城市发展从土地经济过渡到空间经济,土地开发模式从增量发展转变为存量优化更新,城市发展步入新的阶段1。老城作为首都历史文化高度集中地区,其城市形态逐渐无法完全适应人民的物质空间诉求,城市更新势在必行。
孟令君吴克捷郭婧赵怡婷彭彦彬王欣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形态老城更新土地开发模式
国外地下空间最新理念研究——多维城市空间视角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建立,生态文明、底线思维,成为城乡规划的重要议题。地下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与空间资源,在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生态、资源、空间、品质等视角,系统梳理以法国、日本、加拿大、芬兰、新加坡等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最新理念与经验,通过综合比较研究,总结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策略、方法与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赵怡婷吴克捷孟令君
关键词:地下空间空间资源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研究被引量:21
2020年
理解地下空间的内涵,指出地下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战略资源。提出转变地下空间发展理念,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北京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经验,探索构建"全市-分区-特定地区"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落实"生态优先、底线约束、专项统筹、刚性管控"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提出各级地下空间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和技术方法。指出加强地下空间体制机制建设应从建立地下空间综合管理机制、推进地下空间技术标准整合、健全完善地下空间立法体系、建立国土空间三维信息平台4方面着手,健全地下空间规划实施保障。认为: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应建立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衔接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在规划层级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分区-特定地区"的全域、全要素地下空间规划体系,推动各级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在规划内容上,地下空间作为重要的国土空间资源,应立足地下空间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明确地下空间生态安全底线,科学判断地下空间生态适宜性分区和开发利用重点分区,有效协调各类地下功能设施布局关系;在规划实施方面,应健全地下空间的刚性管控传导机制,加强地下空间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地下空间部门管理、技术标准、权属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法律规范,以科学指导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
吴克捷赵怡婷石晓冬
关键词:地下空间规划
城市高层住宅楼层偏好的实证研究——基于石家庄的城市居民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居民高层住宅楼层偏好是居民微观择居的行为表现,也是商品房产品规划设计、定价决策的基础因素之一。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600个家庭样本和600个居民个体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居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与高层住宅楼层偏好的关系以及高层住宅楼层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以一栋理想状态下的24层高层住宅为例,居民选择最多的是2~6层(低楼层),越往上居民选择意愿越低;居民性别与楼层偏好关系不显著,居民年龄与楼层偏好高度呈负相关的关系,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原居住层数与楼层偏好呈正相关的关系,家庭结构与楼层偏好有显著相关关系;出行方便和获取更好的采光是居民选择低楼层和高楼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翟炳哲张杰毛其智赵怡婷
关键词:高层住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