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磊
-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毛发红糠疹的研究进展
- 毛发红糠疹(Pityriasisrubrapilaris,PRP)是一种原因不明少见的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被报道与遗传,感染,免疫,肿瘤,药物和代谢(维生素A)等有关.PRP 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只有6.5 %的PRP 具...
- 曾磊杨森张学军
- IL-12B和TTC1基因交互作用与中国汉族人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IL-12B和TTC1基因交互作用对中国汉族人银屑病发病的影响。方法从前期银屑病GWAS中选取1 139个病例和1 132个对照,经过性别和年龄匹配。使用PLINK软件的SNP×SNP计算两SNPs之间的交互作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每个SNP的最佳关联模型。结果 IL-12B和TTC1在中国汉族人银屑病发病中存在交互作用(P=3.74×10-4)。IL-12B的最佳关联模型为累加模型(OR=1.42,P=6.04×10-3);GG和AG为风险基因型。结论 IL-12B和TTC1在中国汉族人银屑病发病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
- 黄渊柏范星杨春俊曾磊张翠翠赵素丽刘建军
- 关键词:银屑病
- 毛发红糠疹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毛发红糠疹是一种少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其发病可能与遗传、生化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免疫反应、恶性肿瘤、药物和感染有关。治疗包括口服维A酸、外用糖皮质激素和保湿剂,TNF-α拮抗剂等,本文就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 曾磊付黎影王培光
- 关键词:毛发红糠疹
-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1例
- 2015年
- 患者女,13岁。双下肢皮损伴痒痛5年余。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臀部及双侧股内侧、膝部、小腿下段及足背对称分布红色角化性斑块,双手背散在淡红色丘疹及斑块。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显著网篮状角化过度,局灶性角化不全,颗粒层增厚,棘层肥厚,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轻度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 付黎影姚磊曾磊杜文辉林达李卉王培光
- 关键词: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 类似银屑病样皮损的二期梅毒1例
- 2016年
- 患者女,43岁。上腹部红色皮损伴发轻度瘙痒4月余。查体:上腹泛发红色斑疹、斑片、斑丘疹及丘疹,部分皮损呈拱形或半环形排列。血TRUST 1∶16(+),TPPA(+)。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散在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淋巴细胞异型性改变,表皮少数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二期梅毒。苄星青霉素治疗后皮损显著好转。
- 曾磊姚磊付黎影林达李卉杜文辉裘越王培光
- 关键词:二期梅毒银屑病
- 545例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性传播感染的临床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性传播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合理防治女性性传播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545例就诊者中,支原体、梅毒和尖锐湿疣(CA)的感染率分别为66.42%、25.69%和20.18%;≥40岁者和<40岁者、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和高中及以上学历者的梅毒感染率分别为33.50%、21.16%、33.01%和15.88%。仅5.00%的梅毒患者出现皮损。结论性病门诊女性就诊者的支原体、梅毒和CA的感染率较高,其中梅毒以隐性感染为主。≥40岁者、低学历者的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40岁者、学历相对高者。
- 王淑琴曾磊胡军夏沪芬陶运香郑晓东王培光
- 关键词:性传播感染流行病学
- 大疱性类天疱疮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015年
-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BP自身抗体、肥大细胞、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均参与BP的发病。此外,本文对银屑病、获得性血友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合并BP的相关机制进行了阐述。
- 姚磊曾磊王培光
-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肥大细胞细胞因子
- 扁平苔藓样角化病1例
- 2015年
- 患者男,45岁。左侧腹部单发灰褐色斑块3个月,表面脱屑。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局灶角化不全,棘层显著肥厚,海绵形成,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真皮网状层小片状淋巴细胞浸润,伴少数嗜酸粒细胞。诊断:扁平苔藓样角化病。
- 王淑琴曾磊姚磊杜文辉李卉林达王培光
- 关键词:角化病
- 浅表脂肪瘤样痣1例
- 2016年
- 患者男,54岁。左腰髂部带状黄褐色扁平丘疹、斑块10年,无瘙痒和疼痛,为明确诊断于2015年1月4日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家族其他成员无类似病史。
- 李阁曾磊杜文辉李卉林达王培光周文明
- 关键词:浅表脂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