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雪萍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树群
  • 2篇农业
  • 2篇农业文化
  • 2篇农业文化遗产
  • 2篇农业系统
  • 2篇全球重要农业...
  • 2篇黄河故道
  • 2篇GIAHS
  • 1篇低洼
  • 1篇低洼地
  • 1篇遗产地
  • 1篇应对措施分析
  • 1篇生态补偿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功能区
  • 1篇生态旅游
  • 1篇生态效益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圭尔夫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市经济与...

作者

  • 6篇孙雪萍
  • 3篇刘某承
  • 2篇刘伟玮
  • 2篇白艳莹
  • 2篇闵庆文
  • 2篇王斌
  • 1篇李金亚
  • 1篇林惠凤
  • 1篇张彪
  • 1篇谢高地
  • 1篇田密
  • 1篇朱跃龙
  • 1篇李娜

传媒

  • 3篇Journa...
  • 2篇资源科学
  • 1篇世界农业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的京承生态补偿基金构建方式被引量:11
2015年
生态系统服务的外部性是构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之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溢出"的惠及范围不尽相同,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应以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本文以北京-承德生态补偿为例,根据2010年首都生态圈遥感影像和相关调研与问卷资料,引入物理学中的场强模型,计算了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惠及区域,并提出京承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计算发现,2010年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76.45亿元/年。其中,26.76%被承德本地消费,28.22%被北京消费,18.74%为全国共享,其余被天津、河北等地消费。因此,若在北京-承德生态补偿的框架下,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消费量来构成生态补偿基金,则中央、北京和承德的出资比例为0.70∶1.05∶1。
刘某承孙雪萍林惠凤张彪朱跃龙李金亚
关键词:生态补偿补偿基金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中国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评价与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全面认识古桑树群系统的生态特征与价值,明确其以防风固沙为核心的服务功能在维持古桑树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黄河故道地区农业环境与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夏津黄河故道沙化区根据当地沙地特征,因地制宜,形成了以桑树为主,林、果、农复合的稳定生态系统,有效促进了风沙土的土壤熟化进度,为生态系统恢复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数据可获取性及古桑树群主要生态功能,运用物质量评估方法,定量计算并分析了古桑树群生态产品供给、防止风蚀、固沙保水、土壤改良和大气调节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果表明,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系统内400hm2古桑树每年可比无林地多涵养水1.2×105m3,减少泥沙流失1.8×104t;吸收CO219 716t、释放O2约为14 340t、吸收SO2137 600t,滞尘约21.54t,生态效益显著;此外,古桑树群系统还提供了以桑椹为代表的丰富的生态系统产品及林下间作的农产品;得益于古桑树群区域古树、沙丘、河流、村庄的协调发展,以古桑树群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也发展迅速。
孙雪萍刘某承王斌
关键词:黄河故道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生态旅游
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及其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中国鲁西北平原黄泛区防沙治沙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典范。当前关于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的研究多为定性表述,缺少定量研究;且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重要生态功能评估不应只局限于定量化的现状评估,更应从时间尺度上分析其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迁中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定量化评估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着重从系统结构演化及功能变迁角度对古桑树群的生态功能进行全面分析。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系统内古桑树在涵养水源、减少泥沙流失、净化空气等方面生态效益显著。在时间尺度上,得益于桑树种植,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及服务功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在生态系统结构方面:以桑为主的耐贫瘠立地条件的先锋树种改善了局地环境,使得种植其他农作物成为可能;多树种的混交林以及林农复合生产,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丰富了生态系统结构,又充分发挥了生态系统功能。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且其主要功能已由产品供给转为休闲娱乐功能。
孙雪萍王斌刘某承刘伟玮
关键词:黄河故道生态效益
低洼地地区典型水土地利用为特征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为例(英文)被引量:10
2014年
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具有典型的水土利用方式,于2014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基于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本文分析了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的历史与发展、结构与特征、以及功能与价值。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传统农业技术和文化、以及独特水土利用方式形成的优美景观,并对当地农民的生计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这一宝贵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和挑战。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为其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支持,另外一方面也为我国及世界上的类似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白艳莹孙雪萍田密Anthony M.FULLER
关键词:湿地农业
传统农业系统环境胁迫应对措施分析——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影响的不断加剧,农业发展也正承受着强大的生态环境压力的胁迫,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今农业依托现代化生产技术虽在短期内可以有效降低甚至避免环境胁迫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和影响,但是,从长期及系统角度考虑也给农业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生态危机。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胁迫应对措施必须充分考虑生态保护这一重要前提。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传统农业系统依托其独特的农业系统结构,包括土地利用方式、水利设施、传统作物等,较好实现了农业系统与当地自然条件尤其是胁迫因子之间的匹配。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对比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系统及普通农业系统的环境胁迫应对措施。敖汉旱作农业系统(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种植结构以与当地水分条件匹配较好的谷黍等耐旱型作物为主,通过降低承灾体(农作物)的脆弱性,较好地在承灾体一环实现了防灾减灾的目的,实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与缺水环境的共存。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2010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依托于独特的水土利用方式和林—寨—田—河垂直分布的景观格局,通过重塑孕灾环境,有效避免了旱灾的发生。此外,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农业系统凭借丰富的田间作物多样性、遗产地品牌效应及农业景观资源等,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系统的经济价值,进而削弱了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可见,传统农业系统的胁迫因子应对措施充分考虑了系统的自然调节和自发性,既可较好地避免灾害的发生,又保证了系统生态安全,是立足生态保护基础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孙雪萍闵庆文白艳莹Anthony M.FULLER
关键词:环境胁迫
首都生态圈及其自然生态状况被引量:9
2015年
生态问题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解决首都北京的生态问题、保障首都生态安全,不能仅局限于北京市所辖范围,必须从更大的生态区域上进行考虑,这已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也正因为此,"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改善"被列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三大领域之一。本文基于生态区域的完整性、差异性和空间可度量性,提出了首都生态圈的概念内涵和划定思路;在系统分析北京生态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确定了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和风沙侵袭三个主要外源性生态问题,构建了包括水源供给、大气污染防治和风沙防御在内的首都生态圈范围划定的关键指标;结合行政区域界线,划出了首都生态圈的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分区县,内蒙古的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盟部分地区,山西省的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和吕梁市的部分区县,总面积约34.91万km2,涉及到196个县(区、市);从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资源禀赋两方面,对首都生态圈的自然生态状况进行了简要评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闵庆文刘伟玮谢高地孙雪萍李娜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