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亮亮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骨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治疗腰椎间盘...
  • 2篇突出症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跟腱
  • 2篇关节
  • 1篇熏洗
  • 1篇熏洗治疗
  • 1篇盐酸
  • 1篇盐酸氨基葡萄...
  • 1篇延长术
  • 1篇真武汤

机构

  • 9篇郑州市骨科医...

作者

  • 9篇赵亮亮
  • 3篇陈杰
  • 2篇曹常松
  • 2篇雷哲
  • 2篇刘益兵
  • 2篇张勤安
  • 2篇陈振明
  • 2篇孙玮
  • 2篇王晓云
  • 1篇吴建军
  • 1篇王爱国
  • 1篇朱军方
  • 1篇杨嵩

传媒

  • 2篇光明中医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Electrical stimulation (ES) promotes axonal regeneration and remyelination through conductive scaffold with longitudinally oriented micro-channels
Backgrounds. The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is in a complicated electrical environment.
赵亮亮
双向针缝合技术微创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双向针缝合技术(TNST)微创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26例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患者资料。男20例,女6例;年龄28(23,31)岁;断端距跟骨止点(4.2±1.3)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3(2.0,5.0)d;术前MRI检查均为闭合性跟腱断裂。术中采用TNST修复断裂跟腱。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术后按照Arner-Lindholm评分进行优良情况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0.0±5.0)min,切口长度为(2.5±0.4)cm。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缘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腓肠神经损伤、跟腱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时间(12.0±6.0)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行走正常,患者切口愈合良好,触诊跟腱连续性良好,患者提踵有力,均恢复至跟腱断裂前;踝关节背伸22.6°±3.7°,跖屈25.3°±3.7°;按照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25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26/26)。结论TNST微创修复急性闭合跟腱断裂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低、疗效可靠等优点。
曹常松雷哲吴建军杨嵩陈杰赵亮亮朱军方王爱国
关键词:跟腱微创急性
跟腱延长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跟腱延长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分别行常规手术治疗和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onseti优良率为96.0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19/25),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位跟距角、侧位跟距角、双踝角均较低,距跖角较高,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马蹄内翻足影像学指标均有所改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正位跟距角、侧位跟距角、双踝角水平和距跖角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予以跟腱延长术或胫前肌腱外移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可优化治疗效果,矫正畸形效果显著。
赵亮亮
关键词:跟腱延长中药熏洗
标准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效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标准骨水泥强化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PFNA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6个月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Harris评分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术后3个月随访,且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临床手术治疗中,采用标准骨水泥强化型PFNA治疗方案,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缩短骨性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影响,提高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陈杰赵亮亮曹长松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1
2019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末次评价结果分为优良组(80例)与可差组(2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骨折分型、跟骨牵引、开始康复时间、手术方式、受伤至治疗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546)、C型骨折(OR=1.725)、开始康复训练时间>7d(OR=3.662)、未做跟骨牵引(OR=2.907)是影响手术治疗踝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过大、骨折类型、康复训练时间过晚、未做跟骨牵引等均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雷哲赵亮亮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踝关节功能
三针一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三针一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进行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三针一罐疗法治疗,6天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两周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25例患者治愈8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治愈率32.0%,总有效率80.0%。治疗组25例患者治愈1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愈率60.0%,总有效率92.0%。结论三针一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针刺疗法疗效显著,符合中医整体观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王晓云刘益兵孙玮张勤安陈振明赵亮亮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疗法
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为时间区间,选择6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30例,分别予以双醋瑞因、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比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VAS评分、Lysholm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0.87)分、(86.53±8.74)分、3.33%(1/30),参照组分别为(4.89±1.01)分、(55.92±10.61)分、20.00%(6/30),研究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而Lysholm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予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赵亮亮
关键词:盐酸氨基葡萄糖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康复效果
真武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脾肾立论,运用真武汤加减治疗病程3月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治疗一疗程(15天),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30例,治愈率51.7%,好转22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89.7%。结论从脾肾立论,运用真武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刘益兵张勤安王晓云陈振明孙玮赵亮亮
关键词:痹证真武汤腰椎间盘突出症脾肾论治
锁定加压钩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疗效及对患者足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锁定加压钩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疗效及对患者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8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空心钉固定,观察组给予锁定加压钩板固定。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及畸形与畸形修整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治疗前后足功能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畸形与畸形修整率均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锁定加压钩板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改善足功能,降低畸形与畸形修整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陈杰曹常松赵亮亮
关键词:空心钉固定视觉模拟量表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