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强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瘤
  • 5篇颅内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3篇CT
  • 2篇急性
  • 2篇MRI
  • 2篇成像
  • 1篇多平面重组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压
  • 1篇造影
  • 1篇数字减影
  • 1篇数字减影血管...
  • 1篇轴索
  • 1篇轴索损伤
  • 1篇弥漫
  • 1篇弥漫性轴索

机构

  • 10篇沈阳市第二中...

作者

  • 10篇王强
  • 1篇孙雪莲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28层CT多平面重组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2018年
目的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128层CT多平面重组(MPR)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全腹CT平扫,进行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等多平面重建,观察分析其结果。结果 5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具体影像学诊断结果如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表现为阑尾充血、水肿、阑尾增粗,部分腔内可见脓性粘液;阑尾增粗直径>6 mm,其内见粪石、积气,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不清。术前常规全腹CT平扫横轴位确诊的阑尾炎7例,另外2例阑尾与盲肠及小肠分界不清,难于辨别,经多平面重组多方位观察确诊;1例将增粗阑尾误认为小肠,经多平面重组发现其未与小肠相延续,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增粗阑尾。(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8例。CT表现为阑尾增粗,直径7~12 mm,阑尾充血,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阑尾壁增厚(>3 mm),阑尾腔内出现积脓,阑尾腔内不连续气体征象,且混杂气体征。18例患者中,阑尾腔内积液伴积气14例,阑尾粪石10例,均见阑尾周围脂肪脂肪条纹征,阑尾肠系膜周围间隙模糊,密度增高及索条影。(3)急性坏疽性和(或)穿孔及阑尾脓肿22例。坏疽性阑尾炎腔内压力增大,易发生穿孔,22例中15例阑尾穿孔,其中11例阑尾明显扩张,结构不清;2例阑尾正常结构消失,回盲部见软组织密度影,密度不均,结肠旁沟见积液;2例阑尾外侧见气体影。结论 128层CT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直接显示病变阑尾及周围情况,是一种无创性、价值极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许允发孙雪莲王强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多平面重组
Neusoft NeuViz 128 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Neusoft Neu Viz 128 CT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1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头颈部CTA扫描,分析有无动脉瘤、动脉瘤个数、大小及形态,并与DSA结果对比。结果:CTA与DSA结果一致115个,其中阳性108个,阴性7个。CTA与DSA测量动脉瘤最大径分别为(8.5±1.6)、(8.7±1.9)cm,2组数据高度一致,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4.954,P<0.01。结论:Neusoft Neu Viz 128 CT诊断颅内动脉瘤与DSA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王强王琦许允发陈丽丽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CT与MRI技术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价值对比评价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CT以及MRI应用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检查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1日-2014年10月1日共收治的62例经临床确诊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以及MRI检查,对比分析其检测阳性率及病灶检出数量。所有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62例患者中,CT检查正常患者33例,其余29例患者检测出共47个病灶,MRI检查正常患者3例,其余59例患者检测出共98个病灶。两种检测方法的病灶检出数以及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测灵敏度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及MRI均能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检测提供重要的影像学治疗,但MRI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强
关键词:CTMRI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CT对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CT对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同时行CT检查的150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对大肠癌和梗阻部位的诊断符合率、图像特点。结果150例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经CT诊断为大肠癌患者共139例,诊断符合率为92.67%(139/150)。其中,乙状结肠癌、横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均达到95%。术后结果显示,CT对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为93.33%(140/150)。CT对肠壁增厚、腔内肿块、肠腔狭窄、增厚肠壁与正常肠壁交界处的"袖口征"或"肩征"征象可良好显像。结论 CT对大肠癌及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疾病与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较高,对多种肠道结构改变显像良好。
许允发王琦王强
关键词:大肠癌急性肠梗阻CT
颅内动脉瘤破裂因素的探讨
<正>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位置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202例,231.枚。分析对比未发生破裂与已发...
王强王琦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破裂因素的探讨
<正>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位置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202例,231.枚。分析对比未发生破裂与已发...
王强王琦
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1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先行CTA检查,后行DSA检查。比较CT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灵敏度、准确度及空间关系显示的差异。结果 CT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123个,多发11例,假阳性3例。DSA检查共发现动脉瘤122个,多发10例,假阳性2例,两种方法检出的动脉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所测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造影图像比较,CTA可通过最大密度投影和三维技术,显示颅内动脉血管瘤大小及形态,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较DSA更清晰,DSA显示细小动静脉及血流方向优于CTA。结论 CTA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瘤,效果相近,CTA易操作且无创,可成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诊断根据。
许允发王琦王强
关键词: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颅内动脉瘤
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MRI和CT检查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病灶检出情况和诊断医师的满意度。结果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7.50%,高于CT检查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MRI检查的医师满意度为98.75%,高于进行CT检查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检出病灶个数(3.62±0.61)个多于CT检查的(2.11±0.37)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MRI诊断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检出率更高,MRI诊断能有效的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且医师对诊断的满意度更高,应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并应用。
王强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检查CT检查
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部易损斑块特征的关系
目的应用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黑血成像(MR-BBI)技术,探讨脑卒中患者高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212名急性颈内动脉供血区脑卒中患者被分为血压正常(收缩压<139mmHg和舒张压<89mmHg)、1...
王强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破裂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大小及位置与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经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202例.231枚.分析对比未发生破裂与已发生破裂瘤体...
王强王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