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杰 作品数:4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66例股骨骨质疏松性转子间粉碎骨折的老年患者分别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31例和PFNA内固定35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平均出血量、平均患肢完全负重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60±16)min,围手术期平均出血量500ml,平均患肢完全负重时间6d。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100%,平均住院费用(38846±5329.6)元。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79±13)min,围手术期平均出血量514ml,平均患肢完全负重时间32d。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6例,差4例;优良率88.6%,平均住院费用(36126±6316.6)元。手术时间、平均负重时间、Harris评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围手术期出血量和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两种方式均能很好地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但人工股骨头在术后髋部疼痛缓解、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姚绍平 孙先润 李维朝 高国玺 黄琨 郭伟 黄杰 万云鹏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头置换 老年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42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42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24-36月,平均28.5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个月。术后8个月采用Constant-Murly评分对肩关节功能评价,其中优34例,良7例,优良率98%。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螺钉松动、钢板断裂、肩袖损伤、神经血管损伤、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疼痛1例。[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恢复,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方式。 姚绍平 孙先润 李维朝 高国玺 黄琨 郭伟 黄杰 万云鹏关键词:锁骨远端 锁定加压钢板 粉碎性骨折 锁骨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前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3年4月,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的13例胸锁关节前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28~57岁,平均4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重物砸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 h^9 d,均为胸锁关节前脱位。根据Grade分型标准:Ⅱ型3例,Ⅲ型10例。[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胸膜、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 d X线片检查,显示胸锁关节脱位均达满意复位与稳定固定。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7个月,根据Rockwood等的评分方法评定为11~16分,平均14.3分;获优10例,良3例,优良率达100%。均无内固定失效及再脱位发生。术后9~1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肩关节稳定性及活动良好。[结论]对胸锁关节前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稳定性良好、脱位复位满意,可保留胸锁关节微动功能,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近期疗效满意。 姚绍平 孙先润 高国玺 黄琨 李维朝 万云鹏 郭伟 黄杰关键词:胸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内固定 自体骨加单枚椎间融合器及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自体骨加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行后路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43例腰椎不稳症患者采用自体骨(自体棘突、椎板骨粒)加单枚椎间融合器联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行下腰椎融合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病情分别给予滑移矫正或(和)椎间撑开。[结果]143例145个间隙采用自体骨加单枚椎间融合器行下腰椎椎间融合,手术中为安全置入椎间融合器需要切除部分小关节突,切除范围在30%左右。术后C型臂X线机透视可见椎间隙形态恢复正常。143例患者得到随访,X线片或CT显示椎间融合,141例临床疗效满意或基本满意。[结论]腰椎不稳采用自体骨加单枚椎间融合器及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椎间隙形态恢复满意,椎间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姚绍平 孙先润 李维朝 高国玺 黄琨 郭伟 黄杰 万云鹏关键词:腰椎失稳 椎间融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