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露露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用药
  • 3篇用药安全
  • 2篇药房
  • 2篇住院药房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技术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与临床评...
  • 1篇药理作用
  • 1篇药品
  • 1篇药品管理
  • 1篇医院用药
  • 1篇抑制剂
  • 1篇用药错误
  • 1篇制剂
  • 1篇中和抗体
  • 1篇失效模式与效...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转运

机构

  • 7篇北京医院

作者

  • 7篇陈露露
  • 5篇谭玲
  • 4篇倪倩
  • 3篇金鹏飞
  • 2篇齐伟
  • 2篇梁晓丽
  • 2篇方丽涌
  • 2篇谭琳
  • 1篇吴娜
  • 1篇封宇飞
  • 1篇王涛
  • 1篇金阳
  • 1篇胡欣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南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信息化技术在住院药房流程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针对住院药房摆药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优化住院药房临床服务流程。方法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住院药房的临时医嘱摆药、出院带药、公用药品领取等流程进行优化,比较流程优化前后处方调配差错率、出院带药和公用药品领取的平均待药时间,考察流程优化的效果。结果优化流程前住院药房临时医嘱摆药、出院带药及公用药品的调配差错率分别为0.05%、1.1%、6.7%,优化流程后调配差错率分别为0.01%、0.5%、1.6%,差错率明显降低(P<0.05)。优化流程前出院带药和公用药品领取的平均待药时间为(113.81±13.69)min和(28.38±4.55)min,优化流程后出院带药和公用药品领取的平均待药时间为(35.09±7.90)min和(7.27±3.24)min,分别下降了69.17%和7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优化提升了药房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陈露露尹美慧王一淳梁晓丽谭玲
关键词:住院药房信息化
828例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策略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北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的发生情况,探讨保障患者安全用药、防范错误的策略。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上报的ME,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记录ME的分级、内容、引发因素、发现人员以及错误相关药品等内容。结果:共收集到828例ME,其中A级2例,B级811例,C级15例,无D级以上ME。ME内容统计中,药物用量错误发生率最高(187例次,占总例次数833例次的22.45%),其次为品种错误(170例次,占总例次数833例次的20.41%)、重复给药错误(101例次,占总例次数833例次的12.12%)。ME的引发因素中,技术不熟练引发的ME最多(255例次,占总例次数919例次的27.75%),其次为知识欠缺(241例次,占总例次数919例次的26.22%)。828例ME中,引发ME的人员主要为医师(490例,占59.18%);药师发现并上报的ME最多(564例,占68.12%)。ME报告中涉及药物以心血管系统用药最多。结论:我院应加强医师和药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进一步优化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减少ME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罗太敏陈露露尹美慧金阳梁晓丽谭玲
关键词:用药错误ME安全用药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坎格列净的药理与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坎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也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临床上用于食物和运动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坎格列净于201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目前现有的研究显示其安全有效、耐受良好。本文通过检索Pub Med数据库有关坎格列净的文献,对其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评价、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陈露露封宇飞
关键词:药理作用
用药安全自我评估在提升医院用药安全水平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2011版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标准(中文版)》(中文版ISMP标准)的用药安全自我评估在提升医院用药安全水平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分析北京医院2018和2020年采用中文版ISMP标准进行用药安全自我评估的主要结果。该评估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委员会药品风险管理学组组织,纳入比较分析的项目为中文版ISMP标准中的10个关键元素、20个核心指标、161个测评项目。每个测评项目依据Likert五级评分法评分,A~E级对应分值分别为0、0、2、3、4分。比较2次评估中的测评项目实际得分和各关键元素百分得分情况,确定2020年评估中获得最大改善(2018年得分为0分、2020年得分为4分)和未得到改善(2020年得分不高于2018年得分)的项目。结果2020年161个测评项目实际得分明显高于2018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4)比3(2,4)分,P<0.001]。2020年关键元素Ⅰ(患者信息)、Ⅱ(药品信息)、Ⅴ(药品标准化、储存和分发)项下测评项目的中位百分得分均明显高于2018年[75.5%(50.0%,100%)比100%(100%,100%),P=0.002;25.0%(0,75.0%)比100%(75.0%,100%),P<0.001;50.0%(50.0%,100%)比100%(100%,100%),P=0.003]。2020年评估中,关键元素Ⅳ(药品标签、包装和命名)百分得分与2018年相同,均为100%;其他9个关键元素百分得分均高于2018年,其中关键元素Ⅶ(环境因素、工作流程及人员配备模式)百分得分提高至100%(2018年为94.2%),其他8个关键元素的百分得分为74.3%~97.2%。获得最大改善的测评项目有14个,关键元素Ⅰ、Ⅱ、Ⅴ、Ⅵ(药物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和Ⅷ(员工能力与教育)项下分别有1、7、3、2、1个;未得到改善的测评项目24个,关键元素Ⅰ、Ⅱ、Ⅴ、Ⅷ、Ⅸ(患者教育)和Ⅹ(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项下分别有2、4、2、4、1、11个。结论采用中文版ISMP标准进行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有助于提升医院用药安全水平。
倪倩齐伟谭琳陈露露周莫菲胡欣谭玲
关键词:安全管理
基于FMEA法的住院药房智能药柜用药安全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提高住院药房智能药柜(ADC)的用药安全管理。方法采用失效模型和效应分析(FMEA)法,经医院护士、药师等讨论后,从信息系统、人员操作、药品信息、硬件设备、管理方法5个方面建立20个失效模型(包括32个风险点),汇总为调查问卷,并通过专家咨询和药师讨论后建立问卷评分标准。于干预前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根据发现的风险对其中30个可操作的风险点设定干预措施,持续干预5个月后(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风险优先级数(RPN)。结果干预后,30个风险点的RPN值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22个显著降低(P<0.05)。管理方法方面的全部风险点RPN值均显著降低(P<0.05);硬件设备方面的全部风险点RPN值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FMEA法用于住院药房ADC的用药安全研究,可减少其用药风险,促进药护共同管理安全使用ADC规则的形成,尤其适用于麻醉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用药管理。
倪倩方丽涌吴娜王涛王一淳周莫菲陈露露姚晨蕊谭玲金鹏飞
关键词:用药安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住院药房药品管理
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2022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持续发展促使人们开展针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包括治疗药物的研究。中和抗体药物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特异性抗病毒药已成功应用于部分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国际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和抗体的研发进展十分迅速,已有多个抗体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本文主要通过SARS-CoV-2中和抗体的作用靶点、药物研究进展以及需要关注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
那一凡金鹏飞倪倩谭琳陈露露谭玲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
智能药柜在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安全的系统评价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利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智能药柜(ADC)在医疗机构中的用药安全进行分析。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依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分析纳入研究的内容和结论。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纳入文献质量较好;3篇研究通过条形码扫码策略,标记近效期药品并定期更换和将有效期的检查措施,降低了超过有效期药品构成比;1篇研究通过制订ADC储存看似听似(LASA)药品管理策略,筛查出的LASA药品的构成比为70%;3篇研究通过准确填补、高警示药品存放维护和每月清点等核查策略,降低了调配差错率。1篇研究定性描述了安全用药的责任归属、摆放环境和药品发放方面的内容。结论本文系统综述了ADC的用药安全的策略和结论,为ADC在医疗机构的安全使用提供循证证据。
倪倩方丽涌齐伟陈露露周莫菲金鹏飞
关键词:用药安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