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安市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睫毛部阴虱寄生致小儿睑缘炎一例 被引量:1 2016年 患儿女,8岁。“因双眼痒,分泌物多,反复揉眼,基层医院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遂于2014年11月17日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检查发脱双眼上睑睫毛靠近根部粘附着黑褐色的点状物(图1).如黑胡椒粉样,用小川切取带分泌物的黑点置玻片上,滴加20%氢氧化钾溶液,略加热.待其它分泌物消化后,低倍硅微镜下见螃蟹状虫体(图2),呈红褐色,胸腹相连,体前部有3对足。 刘先宁 安娜 刘超 闫春妮关键词:睫毛 睑缘炎 小儿 分泌物 门诊就诊 泪小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2016年 研究泪小管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探索泪小管炎治愈率高、损伤小、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泪小管炎患者32例(32只眼),取泪小管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泪小管内排除的硫磺颗粒碾开涂片;用搔刮泪小管+挤压泪小管排出硫磺颗粒+抗生素凝胶注入泪小管+敏感抗生素点眼联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2例泪小管炎患者中,有31例挤压泪小管见硫磺颗粒经泪点排出,取硫磺颗粒涂片均见放线菌。32例患者取泪小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31例为阳性,共培养出菌株37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其他菌种少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敏感性较高。用泪小管搔刮+挤压排出硫磺颗粒+抗生素凝胶注入泪小管+敏感抗生素点眼联合方法治疗泪小管炎,治愈率可达84%以上。结论放线菌为泪小管炎的主要致病菌,且大部分存在与其他细菌的合并感染。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治疗泪小管炎敏感性高。用联合方法治疗泪小管炎治愈率高,且损伤小,患者依从性高。 杨晓钊 杨华 刘先宁 郑璇 张懿 刘超关键词:泪小管炎 致病菌 药物敏感性 基因测序法对410例慢性泪囊炎致病菌种属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通过基因测序法鉴定410例慢性泪囊炎致病细菌种属,分析慢性泪囊炎的细菌谱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410例慢性泪囊炎患眼泪囊分泌物培养出的细菌,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16SrRNA基因,结合基因测序法鉴定出细菌的种属,分离出单菌落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10例慢性泪囊炎致病细菌鉴定结果为革兰阳性菌296例占72.2%;革兰阴性菌114例占27.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最多,有226例,以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微球菌属为主;革兰阳性杆菌70例,棒状杆菌属最多;革兰阴性球菌27例,奈瑟菌属为主;革兰阴性杆菌87例,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最多,其次为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这些细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对氯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结论基因测序法能较为精确地鉴定病原菌的种属,但该方法也有局限性,最好能与传统鉴定方法配合使用。药敏试验的结果是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的依据,在药敏结果出来之前,目前左氧氟沙星、氯霉素等药依然是首选。 安娜 刘先宁 刘超关键词:泪囊炎 耐药 一种眼科用伤口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用伤口清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固定安装有混合箱,混合箱顶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混合箱一侧固定设置水泵,混合箱内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顶部转动设置有与伺服电机连接的第... 刘超 刘巧 张蕾文献传递 原发性获得性鼻泪管阻塞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利用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和Keratograph 5M眼前节分析仪观察原发性获得性鼻泪管阻塞(PANDO)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方法:自身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将2021-09/2022-03我科收治的单侧PANDO且病程在6mo以上的患者40例纳入研究,以健眼作为对照。采用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和Keratograph 5M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并分析双眼泪膜及眼表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纳入患者患眼非侵入性泪河高度(NITMH)、刺激后NITMH、上睑板腺缺失率、鼻颞侧睫状眼红指数、颞侧结膜眼红指数均高于健眼(P<0.05),但双眼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下睑板腺缺失率、鼻侧结膜眼红指数、干眼分级、眨眼次数、不完全眨眼率、泪膜脂质层厚度(LLT)均无差异(P>0.05)。结论:PANDO可能导致眼表炎症加重及上睑板腺缺失,损害患者眼表健康,应重视早期PANDO的治疗。 尹妮 肖湘华 卢海青 杨华 安娜 周堃 刘超 宋金鑫 闫春妮 陈苗关键词:鼻泪管阻塞 泪膜 眼表 睑板腺 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综合治疗后疗效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通过泪道激光成型并置管术及术后联合睑板腺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1-03/2022-12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患者128例,均行泪道激光成型联合置管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A组64例(无睑板腺治疗)、B组64例(睑板腺治疗),术后3 mo取出泪道置管后评价两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并对比两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非侵袭性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分析、睑板腺分析、泪液脂质层厚度、泪液蕨类试验、结膜印记细胞检查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与B组泪道冲洗通畅率分别为78.1%、81.2%,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与A组比较,术后3 mo B组患者非侵袭性泪膜破裂时间延长,OSDI评分、眼红分析、泪液蕨类试验及结膜印记细胞学分级降低(均P<0.05),而泪河高度、泪液脂质层厚度、睑板腺缺失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综合治疗后其舒适度、泪膜稳定性、局部炎症反应有所好转,这类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同步重视眼表微环境异常的改善,以期达到满意的疗效。 张懿 杨晓钊 杨华 郑璇 卢海青 刘超关键词:慢性泪囊炎 睑板腺功能障碍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内科行PCI治疗的9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生理、心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及LVEF均显著升高,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手术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李杨 刘超关键词:冠心病 介入治疗 延续性护理干预 左室射血分数 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在过敏性结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结膜印迹细胞学(CIC)检查在过敏性结膜炎(A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21-01/02于我科就诊临床诊断为AC的患者40例80眼纳入研究,正常对照组40例80眼,均行双眼上睑CIC检查,观察各组结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并进行Tseng分级。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分析AC组患者中性别、年龄、病程对CIC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结果的影响。结果:AC患者上睑CIC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57.744,P<0.001);其Tseng分级等级亦高于正常对照组(Z=-2.453,P<0.05)。性别、年龄、病程对AC组患者CIC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均P>0.05)。结论:CIC检查简单易行,结果客观精确,在AC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尹妮 肖湘华 杨华 刘先宁 刘超 卢海青 宋金鑫关键词:过敏 过敏性结膜炎 印迹细胞学 嗜酸性粒细胞 干眼 使用PDCA管理工具提高我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正确率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使用PDCA管理工具对提高我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正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数据,统计分析上报错误点,制定顶层设计、全方位培训、多层级监管的系统改进措施,比较实施PDCA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正确率。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的不良事件上报正确率为90.14%,明显高于实施PDCA管理前的8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管理者科学的使用PDCA等管理工具,并利用查检表、鱼骨图、柏拉图等工具,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正确率。 任燕萍 刘超 张蕾 赵璟关键词:PDCA 护理不良事件 一种眼科治疗用眼睑撑开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治疗用眼睑撑开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转动设置有旋转块,壳体另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均滑动设置有伸缩套筒,伸缩套筒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顶部固定安装有拨块,伸缩套筒远离壳体一侧表面转动设置有紧... 刘超 张蕾 张小静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