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静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滑坡区隧道自锚式新型加固结构理论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针对位于深厚滑坡体中隧道的加固问题,提出利用锚索、抗滑支撑桩只对与隧道稳定直接相关的洞周滑坡体进行抗滑及锚固处治,同时加固隧道衬砌结构,使隧道衬砌结构、抗滑支撑桩与锚索形成一种新型的滑坡隧道自锚式加固结构体系。该加固结构将滑床作为桩和锚索稳定的支撑点,属于超静定结构。针对该加固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其物理力学模型,并采用传递矩阵法进行理论推导,求得加固结构体系的内力与位移。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锚索的作用使隧道边墙不利受力状态有所改善,抗滑支撑桩对隧道底铺和衬砌的变形有所约束,可以通过锚索和抗滑支撑桩结构,使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得到优化控制。
- 邓荣贵尹静钟志彬杜亚宇王潘
- 关键词:隧道工程锚索
- 基于无拉力Winkler地基梁的原位测试方法
- 2015年
- 基于梁与无拉力Winkler地基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用于测试基床系数的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新方法,对现有测试技术进行补充和发展。在无拉力Winkler弹性地基梁中点处作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集中力,通过测量集中力作用点处的弯矩和垂直于地面的位移,反推出地基的基床系数。讨论测试梁的尺寸和制作材料,介绍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理论计算表明,梁与地基的相互作用范围只与地基系数相关,与力的大小无关,据此可验证测试梁的长度是否符合测试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 尹静邓荣贵王潘孙春平
- 关键词:弹性地基梁原位测试无拉力WINKLER地基岩土工程
- 滑坡区隧道自锚式加固结构受力变形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滑坡区隧道自锚式加固结构是针对位于深厚滑坡体中隧道病害治理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治理措施。为研究整个加固结构与滑坡土体相互作用下的受力变形规律,首先建立物理力学计算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内力及位移的传递矩阵计算式,借助MATLAB编程计算,得到加固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分布特征,然后分别对加固结构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验证理论计算方法及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1)抗滑支撑桩与锚索能很好地控制隧道的位移,改善隧道的受力状态;(2)设计中,应尽量减小锚索与水平面的夹角,并增大滑坡边界范围内锚索力的设计值;(3)数值模拟计算和模型试验得到的隧道内力和位移分布特征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及结果的正确性。
- 尹静邓荣贵李凯甜陈拔进孙春平
- 关键词:边坡工程锚索传递矩阵法物理模型试验
- 横穿滑坡变形区隧道受力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6年
- 横穿滑坡变形区的隧道受力十分不利,为研究滑坡推力作用下隧道的受力变形规律,首先,建立隧道与滑坡土体相互作用的弹性围岩–隧道结构梁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内力和位移的传递矩阵计算式;然后,通过MATLAB编程,对隧道内力和位移分布特征以及重要参数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最后,采用物理模型试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1)当隧道横穿滑体较长时,隧道中部一定范围内的内力几乎为0,隧道弯曲变形程度很小,主要表现为整体位移,主要受滑坡体内的法向地基系数、滑坡推力大小及其分布形式的影响;(2)滑床内的稳定岩土体对滑体内的隧道起到"锚固"作用,隧道与滑面交界附近范围内隧道受力变形状态最差,最易发生破坏;(3)物理模型试验得到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及结果的正确性。
- 尹静邓荣贵钟志彬李凯甜孙春平
- 关键词:弹性地基梁传递矩阵法内力物理模型试验
- 基于Oda裂隙结构张量的流纹岩各向异性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岩石内天然存在长度、倾角和形态不同的裂隙,造成岩石的各向异性特征。为揭示岩石内天然随机裂隙发育特征对岩石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泥巴山隧址区采集裂隙性流纹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试样裂隙进行素描统计分析;然后基于Oda裂隙结构张量,获得天然随机分布裂隙的几何统计参数;最后对裂隙性流纹岩试样分别进行单轴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应力路径下流纹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及物理力学参数。分析Oda裂隙结构张量定义的各向异性参数与试验获得的力学参数之间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Oda裂隙结构张量适用于天然随机分布裂隙的几何统计分析,各向异性参数A(F)越大,裂隙优势方向越明显;(2)单轴压缩下,随着各向异性参数I1和A(F)的增大,流纹岩各向异性程度增大,弹性模量减小,泊松比增大;(3)常规三轴压缩下,流纹岩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随各向异性参数改变的规律较不明显,Oda裂隙结构张量不再适用。
- 钟志彬邓荣贵尹静付小敏
- 关键词:岩石力学各向异性
- 滑坡隧道新型综合加固结构理论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当滑坡体厚度较大,隧道在滑面附近时,为了解决治理费用较高,施工难度大,工期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滑坡隧道新型综合加固结构。治理理念是用锚索、抗滑桩和隧道衬砌加固结构,只对隧道及其与隧道稳定直接相关的洞周滑坡岩土体进行加固,针对该综合加固结构体系的特点建立物理力学模型,并对其内力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加固结构体系中各单元结构轴力、剪力和弯矩的理论计算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锚索的作用使隧道边墙不利受力状态有所改善,据此可以通过调节锚索或隧道衬砌结构参数,使隧道加固衬砌、抗滑桩和锚固体各单元结构的受力达到均衡的合理状态。
- 尹静邓荣贵傅晓英孙春平
- 关键词:抗滑桩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