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计敏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主题

  • 3篇艺术
  • 2篇人文
  • 2篇舞台
  • 2篇戏剧
  • 2篇话剧
  • 1篇电影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戏剧
  • 1篇演剧
  • 1篇艺术效果
  • 1篇娱乐
  • 1篇战时
  • 1篇政治
  • 1篇中国话剧
  • 1篇人文精神
  • 1篇人性
  • 1篇瑞蚨祥
  • 1篇上海话剧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意识

机构

  • 6篇上海戏剧学院

作者

  • 6篇计敏

传媒

  • 2篇戏剧文学
  • 2篇戏剧(中央戏...
  • 1篇戏曲艺术
  • 1篇戏剧艺术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多媒体:炫耀技术还是张扬人文?--关于新媒体时代戏剧本体的再思考被引量:7
2014年
当下的剧场演出深受多媒体技术兴起和发展的影响,如何看待"多媒体戏剧"的崛起与发展方向,已成为戏剧创作和理论两界普遍关注的议题。本文从戏剧本体出发,指出在今天大众文化的语境下,在商业化、技术化趋势愈演愈烈的时代,最终推动优秀戏剧作品诞生的内在动力不是技术,而是艺术的力量及其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戏剧前辈大力倡导和毕生关注的"人文关怀"。
计敏
关键词:多媒体戏剧技术主义
论抗战时期上海话剧的职业演剧
2017年
在以往的中国话剧史书写中,抗战时期上海的职业话剧经常有意无意地被忽略。对于职业化、商业化演剧的轻视是长期以来"左翼思维"的结果。本文从战时政治生态环境的制约、都市大众戏剧的视角,以及艺术与商业的博弈三方面,对这段历史进行重新评价。检视上海话剧演剧史上的这段黄金时期,对于今天戏剧市场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计敏
关键词:抗战时期上海话剧
一个值得夸耀的创新——评新编现代京剧《瑞蚨祥》
2014年
在古朴浑厚的音乐声中,舞台中央悬挂着的一幅巨大匾额正缓缓落下,所有的目光聚焦在匾中的三个鎏金大字——“瑞蚨祥”上,一个百年老号的故事正生动鲜活地向我们走来……
计敏
关键词:现代京剧乐声浑厚古朴
政治、艺术、娱乐:抵牾还是交融?——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与电影在美学观念上的相互影响
2017年
中国话剧与中国电影自20世纪初诞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及20年代,显示出"话剧——政治功利性"、"电影——商业娱乐性"的不同偏向。这两极的交集发生在30年代左翼戏剧人领导"新兴电影"运动之后。由于共同的历史语境,以及一批剧影双栖艺术家的参与,两种艺术在美学观念上出现了从抵牾、冲突,到互渗、交融的过程。正是这一互动影响,推动了30年代话剧与电影各自的创作高潮,并为40年代两种艺术的先后繁荣奠定了基础。
计敏
关键词:政治艺术娱乐
舞台多媒体的运用与界限被引量:1
2014年
“多媒体”是从英文Multimedia直译过来的,这个合成词由multi(种种,多方面的)和media(媒体)构成。虽然多媒体迄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从字面上一般可以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即通过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在展示信息、交流思想和抒发情感的过程中,制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效果。
计敏
关键词:多媒体舞台MEDIA听觉媒体艺术效果合成词
戏曲创作中的现代审美意识
2016年
戏曲新编剧目的现代审美意识,主要在内容主题、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从宏大叙事转向了对个体的观照,力求揭橥历史事件背后,人的各种存在状态及其体验;而在舞台形式的构建上,也试图以更贴近现代人心理的叙事方式来提升大众的审美情操。实际上,关注戏曲创作中的现代审美意识,不仅是戏曲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戏曲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回应。
计敏
关键词:新编剧目现代审美意识人文精神人性舞台形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