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喜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文化研究
  • 5篇文化
  • 2篇电影
  • 2篇东方主义
  • 2篇行文
  • 2篇批判性
  • 2篇文学
  • 2篇流行文化
  • 1篇当下
  • 1篇电视
  • 1篇电视电影
  • 1篇学科
  • 1篇学社
  • 1篇学术
  • 1篇延安文艺
  • 1篇意识形态
  • 1篇异质文化
  • 1篇灾难
  • 1篇灾难电影
  • 1篇哲学社会

机构

  • 13篇北京第二外国...
  • 6篇北京第二外国...
  • 4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拉夫堡大学

作者

  • 18篇张喜华
  • 3篇马驰
  • 1篇马彦

传媒

  • 8篇学习与探索
  • 3篇甘肃社会科学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社会科学
  • 1篇求索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麦何以成为清廉国家被引量:1
2016年
在"透明国际"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丹麦多次名列榜首;在其他国际机构有关反腐败和政府清廉的评议中,丹麦也一直有出色的表现。从总体来看,深入人心的清廉教育、完善的财产公开和申报制度有助于丹麦实现"零腐败"。此外,富有成效的公共监督、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减少了个人的逐利行为。在大力推行廉政建设的当下,中国不仅有了深刻的反腐意识,也有了完善的廉政建设制度,但廉政体系仍处于建设中,在此背景下,丹麦在反腐败和确保政府清廉方面的制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喜华
关键词:反腐败
再论文化研究的困境被引量:2
2015年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点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范式传入中国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论争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研究大家和专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有了不少理论建树。随着文化研究不断的不断深入发展,其背离初衷的困境也逐渐显现出来。跨学科的文化研究逐渐发展成了一门所谓的"准学科",冲出藩篱的文化研究有渐入围城之势。文化研究反对价值中立,但其批判性却逐渐淡化。文化研究以流行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可当下的一些流行文化并非来自最广大的民众。文化研究主张公共话语,言说日常生活,可文化研究的话语特点却日渐晦涩。文化研究的定位、批判态度、研究对象和话语表述都有待真正回归,以还原文化研究本来的阅读书写关系。
张喜华
关键词:文化研究跨学科批判性流行文化公共话语
肖邦小说创作的三棱镜面被引量:2
2009年
凯特.肖邦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小说。很多评论家一致认为凯特.肖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模棱两可,富于解读。作为早期女性小说的代表人物,其小说中的文字和所刻画的人物确实并非如表面上那样简单。依据不同的文学理论体系,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往往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发现其如棱镜般折射出的多种光芒。
马彦张喜华
关键词:凯特·肖邦文学批评
宗派主义必须整顿——延安文艺座谈会68周年之际访黎辛被引量:2
2010年
马驰张喜华
关键词:宗派主义文艺工作
希尔《品梦茶馆》中的文化冲突被引量:1
2010年
当代英国作家贾斯汀·希尔的"中国三部曲"中的成名作小说《品梦茶馆》享誉世界,被翻译成十一国文字全球发行,先后获得多种文学奖项。西方评论界因此认为希尔对中国了解深入,谙熟中国社会与文化,把他称为"中国作家"。在西方评论界大加赞誉的同时,中国读者不难发现其小说中存在的各种冲突和矛盾。本文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大山和方太太的分析以及对葬礼、古尸等一些荒诞怪异细节的剖析来展现文本中暗含着的中西文化、中西意识形态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对抗。通过对各种冲突表象的集中分析,探究出《品梦茶馆》中各种冲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作者个人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偏见和东方主义影响的残存。
张喜华
关键词:文化冲突意识形态东方主义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2012年
我国高等学校作为生产知识思想和培养人才的阵地,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文化"走出去"战略都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高等学校要摆正教学和科研的位置,明确自身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所担当的历史使命,明确定位,提升特色,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合力,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性成果的产生,形成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社科成果评价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实现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
张喜华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
文化研究何处去?被引量:2
2015年
源于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在经历了时代变迁和理论旅行之后,由盛及衰,显现出大而无当、偏离宗旨的趋势。这一趋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批评和修正,呼吁文化研究回归本质。文化研究作为一种话语,应该是公共话语,而非学术行话。文化研究应保持其批判性的立场才能彰显生机与活力。文化研究不是纯理论研究,不是隔空喊话,文化研究本质上是基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参与和实践,通过直接参与和表述去模仿或瓦解日常生活,建构和倡导有道德的社会世界。
张喜华
关键词:文化研究话语批判性
何为文化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当今欧美学者的文化研究已经超越了经院哲学式的研究方法。他们不再把文化研究仅仅看作是一种研究方法或研究形式,更脱离了无休止的概念界定的窠臼。本.阿格更是提出了去经典、去学科,反对把文化研究变成一种空洞的方法论,提出没有单一的文化研究形式,提出学院化的研究方式使文化研究致命地偏离了政治参与,这些欧美新左派的文化理论观点对我们准确把握什么是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张喜华
关键词:文化研究
回顾、思考与展望——文化研究在中国
2010年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理论界对文化研究的热情就一直不减。中国文化研究在对待西方文化研究理论过程中走过了一条从接受、质疑、反思、批判到渐成体系的研究之路,取得了有益的成绩,但研究涉及的问题、方法、视角、敏感度与国外文化研究还很不一致。因此,对中国文化研究30年的经验与问题的回顾与反思很有必要。文化研究特有的任务就是表明经验和存在的不同模式的可能性,这一研究路径值得我们关注。事实上,国内已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当下中国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跨文化研究中如何同时借鉴、吸收西方批判与实证两种研究方法以及兼容等问题。自法兰克福学派开始打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旗号以后,文化研究不仅影响了西方的文艺学理论,也影响了中国的文艺学理论,而在文化研究影响下的文艺学理论内涵则成为学者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本期这组专题讨论文章,不仅有对中国文化研究30年经验与问题的回顾与反思,还有西方文化研究对中国当代文论影响的分析探讨、西方学者对中西文化的看法以及方法与研究路径借鉴的研究,希望对读者能有一定的理论启迪。
张喜华
关键词:文化研究
美国科幻灾难电影中的生态启示被引量:6
2014年
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三峡大学文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联合主办的"乌托邦与敌托邦:气候变化时代的再现政治"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4月26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中外学者从文学、影视、媒介、经济学、环境科学、旅游学和生命科学等不同研究领域展开多学科的对话,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以加深理论界乃至全社会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未来的认识和思考。本期笔谈选取了这次会议的部分论文,期待更多领域学者都来关心气候变化和人类未来这一重大问题。
张喜华
关键词:电影灾难科幻世界卫生组织气候突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