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固醇
  • 3篇胆囊
  • 3篇胆石
  • 3篇胆石病
  • 3篇结石
  • 3篇结石病
  • 3篇固醇
  • 2篇胆固醇结石
  • 2篇胆固醇结石病
  • 2篇匹克
  • 2篇C1
  • 1篇胆固醇结石形...
  • 1篇胆囊胆固醇结...
  • 1篇胆囊胆固醇结...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病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蛋白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癌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蒋兆彦
  • 7篇吴健
  • 5篇韩天权
  • 4篇蔡劬
  • 4篇张圣道
  • 3篇蔡强
  • 1篇张中文
  • 1篇吴卫泽
  • 1篇孙海东

传媒

  • 6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腹部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荟萃分析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病人的疗效与安全性
2015年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探讨卡培他滨(CAP)单独或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进展期胰腺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Pub Med、Web of Knowledge及Cochrane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选择治疗组中含CAP,对照组不含CAP的胰腺癌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者分别检索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应用Revman 5.2.0软件对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客观缓解率(ORR)以及3/4级毒副反应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入选6篇RCT,共1 269例,其中CAP治疗组669例,对照组600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著提高了OS(HR=0.84,95%CI:0.74~0.95,P=0.006)、PFS(HR=0.83,95%CI:0.74~0.93,P=0.001)和ORR(OR=1.51,95%CI:1.08~2.12,P=0.02)。在毒副反应方面,除了手足综合征在治疗组中相对发生率较高(P=0.001),其他3/4级毒副反应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在亚组分析中,治疗组为CAP联合吉西他滨(GEM),对照组为GEM单药治疗,共入选3篇RCT,共935例,分为CAP-GEM组468例,GEM单药组467例。与GEM单药化疗相比,CAP-GEM显著提高OS(HR=0.85,95%CI:0.74~0.98,P=0.03)、PFS(HR=0.80,95%CI:0.71~0.91,P=0.000 9)、ORR(OR=1.53,95%CI:1.04~2.24,P=0.03)。CAP-GEM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手足综合征方面发生率增高,其余3/4级毒副反应较GEM单药均无明显增高。结论:CAP单独或联合化疗方案在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进展期胰腺癌OS,改善了PFS和ORR。
蔡强吴健蔡劬蒋兆彦
关键词:胰腺癌卡培他滨化疗
重视胆石病的胆囊病理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胆囊胆固醇结石病(简称胆石病)是国内外常见病.保留胆囊取出结石的治疗对象应当是胆囊功能正常的胆石病病人,改良B超三维胆囊功能检查是选择治疗对象的有效方法.胆囊黏膜调节胆汁胆固醇饱和度,胆囊分泌黏蛋白促进成核以及胆囊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表明胆囊参与胆石形成的整个机制.影响胆囊动力的因素除了胆囊收缩素外,还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19、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等.深入探讨胆囊病理机制,对于胆石病防治的临床研究和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蒋兆彦吴健韩天权张圣道
关键词:胆囊胆石病胆固醇发病机制
胆固醇结石病防治研究的再发展被引量:6
2015年
胆固醇结石病(简称胆石病)一直是国内外的常见病,近期上海地区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超过了以往认为的5%~10%。2010年对上海市区和近郊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胆囊结石病的发生率上升到13.15%左右。虽然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病简单易行,为最佳治疗选择和治疗指南,然而,国内外的胆石病防治研究从未停止,努力探索其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药物治疗以及高危人群预测,目标是非手术治疗胆石病,并预防胆石病。
蒋兆彦吴健韩天权张圣道
关键词:胆石病
NPC1L1基因-762T>C多态性与启动子活性的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尼曼匹克C1样1(Niemann Pick C1 like 1,NPC1L1)基因启动子-762T>C多态性的活性差异及药物对其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构建含NPC1L1基因-762T>C多态性的T/C等位基因启动子荧光酶报告基因,测定启动子活性以及不同药物处理后启动子活性的改变。结果:含T或C等位基因的NPC1L1基因启动子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源性胆固醇和依泽麦布均在高浓度抑制两种启动子活性,辛伐他汀则增强两种启动子活性(P<0.05),但两种基因型启动子之间对药物依泽麦布和辛伐他汀的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胆固醇和依泽麦布能抑制NPC1L1转录活性活性,辛伐他汀则增强NPC1L1转录活性,而-762T>C多态性不影响启动子活性及药物反应。
吴健蔡劬韩天权张圣道蒋兆彦
关键词:胆石病
PDZK1对成石喂养小鼠肝脏SRB1调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研究成石饲料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PDZK1(PDZ domain-containing 1)的表达对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B type 1,SRB1)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成石饲料喂养C57BL/6J雄性小鼠,观察肝脏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构建小鼠PDZK1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和Si RNA干扰腺病毒载体,并以成石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脏PDZK1及SRB1的蛋白质表达。结果:成石饲料喂养4周后,小鼠肝脏胆固醇合成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1)、胆汁酸合成关键酶胆固醇7α-羟化酶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01);PDZK1基因的表达显著抑制,SRB1基因表达相应降低(P<0.001)。PDZK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经腹腔注射成石饲料喂养的小鼠,4周后肝脏PDZK1蛋白表达增加37%(P<0.01),SRB1在总蛋白的表达量未改变,但在膜蛋白中表达增加136%(P<0.05)。将PDZK1的Si RNA腺病毒载体经腹腔注射成石饲料喂养的小鼠,2周后肝脏PDZK1蛋白的表达量降低49%(P<0.05),SRB1在总蛋白中表达增加60%(P<0.05),但在膜蛋白中的表达则下降14%。结论:成石饲料影响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SRB1表达降低可能与PDZK1的抑制有关。干预小鼠肝脏PDZK1的表达会影响SRB1在肝细胞膜上的表达。
蔡强吴健蔡劬吴卫泽韩天权蒋兆彦
关键词:肝脏
上海地区胆囊结石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7
2018年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居民胆囊结石病(以下简称胆石病)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期间,对上海三个区部分20~79岁自然人群15 256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男8 617人,女6 639人。使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分析等方法收集参加者相关临床数据。胆囊疾病采用空腹B超检查确诊。采用t检验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与胆石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胆石病总体患病率为7.02%,女性(8.10%)略高于男性(6.19%)(P<0.05)。不论性别,胆石病的患病率随年龄递增(P<0.05)。(2)胆囊总体切除率为2.48%,女性(3.42%)是男性(1.75%)的约2倍(P<0.05),也随年龄递增(P<0.05)。(3)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龄、脂肪肝、胆石病家族史、高血压、体质量指数增加为胆石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调查显示,当前上海地区人群总体胆石病患病率为7.02%,胆囊切除率为2.48%。性别、年龄、脂肪肝、胆石病家族史、高血压和体质量指数与胆石病发生密切相关。
王启晗张中文吴健蔡强孙海东蔡劬蒋兆彦韩天权张圣道
关键词:流行病学胆囊结石病胆囊切除患病率
尼曼匹克C1样蛋白1及其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脂质代谢异常与胆固醇结石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发生关系密切。尼曼匹克C1样蛋白1(Niemann Pick C1 like 1,NPC1L1)是小肠参与胆固醇摄取的重要蛋白质[1],自其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研究和临床关注的热点。本文对NPC1L1蛋白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一综述,并对其在相关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作一展望。
吴健蒋兆彦
关键词:胆固醇胆固醇结石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