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胜军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绍兴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阳虚
  • 1篇证论治
  • 1篇肾阳虚
  • 1篇疏松性
  • 1篇去势大鼠
  • 1篇中西医
  • 1篇中西医结合
  • 1篇中西医结合疗
  • 1篇中西医结合疗...
  • 1篇中西医结合治...
  • 1篇转子间
  • 1篇转子间骨折
  • 1篇左归丸
  • 1篇西医结合治疗
  • 1篇模型构建
  • 1篇骨密度

机构

  • 3篇绍兴市中医院

作者

  • 3篇张胜军
  • 2篇夏炳江
  • 2篇陈剑磨

传媒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左归丸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TNF-α、IL-1和IL-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TNF-α、IL-1和IL-6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雌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左归丸组,每组15只。模型组与左归丸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制备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处理。造模成功后,3组分别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及左归丸混悬液灌胃,12周后,观察大鼠骨密度、骨组织病理学及骨组织TNF-α、IL-1和IL-6 m RNA表达变化。结果:1与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大鼠全身及腰椎骨密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归丸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全身及腰椎骨密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HE染色显示模型组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排列不整齐,可见微骨折,髓腔增大,左归丸组骨质疏松状态明显改善,接近假手术组。3与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大鼠腰椎骨组织中TNF-α、IL-1和IL-6 m 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归丸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腰椎骨组织中TNF-α、IL-1和IL-6 m RNA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归丸具有明显抗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作用,调节骨组织中TNF-α、IL-1和IL-6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陈剑磨张胜军夏炳江
关键词:左归丸骨密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手术结合中药辨证分期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等,对2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观察组(3.6±1.2)月,对照组(5.2±1.6)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髋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张胜军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论治
骨质疏松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构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研究建立骨质疏松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的方法。方法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证型模型组(B组)、疾病模型组(C组)、疾病证型模型组(D组)。分别应用去双侧卵巢法构建骨质疏松模型,氢化可的松皮下注射诱导肾阳虚证模型。通过观察小鼠症状体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骨密度、骨组织形态学等评价模型。结果与A组比较,D组小鼠出现毛发干枯,畏寒倦卧,肛温降低等肾阳虚症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P<0.01),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降低(P<0.01),股骨近端、腰椎骨密度下降(P<0.01),HE染色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骨小梁排列稀疏、变细,破骨细胞数增多等。结论采取双侧卵巢切除结合氢化可的松皮下注射的方法,能成功构建骨质疏松肾阳虚病证结合模型。
陈剑磨张胜军夏炳江
关键词:骨质疏松肾阳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