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吉化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烧伤
  • 4篇皮瓣
  • 3篇皮瓣修复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岛状皮瓣修复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深度烧伤
  • 2篇逆行
  • 2篇逆行岛状
  • 2篇逆行岛状皮瓣
  • 2篇逆行岛状皮瓣...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瘢痕
  • 2篇创面
  • 1篇代文
  • 1篇电刀
  • 1篇动脉

机构

  • 10篇吉化总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田宝祥
  • 10篇刘凤彬
  • 10篇樊华
  • 8篇蔺海龙
  • 7篇魏纯琳
  • 7篇杨雄
  • 7篇刘洋
  • 2篇常诚
  • 1篇昝涛
  • 1篇王春艳
  • 1篇李青峰
  • 1篇宋志斌
  • 1篇刘杜娟
  • 1篇逯新忠
  • 1篇顾斌
  • 1篇吉晓欢

传媒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氢氟酸烧伤11例被引量:2
2014年
氢氟酸是一种无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以引起特殊的生物性损伤。氢氟酸应用广泛,目前已知至少应用于57个职业工种中,故经常可见氢氟酸引起的损伤。高体积分数的氢氟酸在伤后5~6d仍可向四周正常皮肤扩散,使周围皮肤变红、中间坏死,继续发展为皮革样焦痂,形成难以治疗的深度创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共收治手指指端深度氢氟酸烧伤患者11例,应用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获得预期效果,现介绍如下。
樊华刘凤彬杨雄蔺海龙刘洋魏纯琳刘杜娟田宝祥
关键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氢氟酸烧伤指侧方指端皮瓣移植修复
电刀浅筋膜层切痂中厚皮移植治疗手深度烧伤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电刀浅筋膜层切痂大张自体中厚皮移植技术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深度手部烧伤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早期电刀浅筋膜层切痂大张自体中厚皮移植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手部烧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手部功能和外观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早期电刀浅筋膜层切痂大张自体中厚皮移植技术对患有深度手部烧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田宝祥樊华蔺海龙杨雄刘洋魏纯琳刘凤彬
烧伤瘢痕并发湿疹65例被引量:4
2014年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2013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65例烧伤瘢痕并发湿疹患者,其中男53例、女12例.年龄11 ~ 79岁,平均34.5岁.烧伤总面积1% ~95%,其中深Ⅱ~Ⅲ度面积为1% ~80%TBSA;创面愈合后瘢痕面积1% ~61% TBSA.63例患者湿疹发病时间为伤后17 ~83d,平均41d;另2例患者伤后10余年在瘢痕部位出现湿疹。
樊华宋志斌田宝祥杨雄蔺海龙刘洋魏纯琳刘凤彬
关键词:烧伤瘢痕湿疹并发创面愈合后TBSA发病时间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刘凤彬田宝祥逯新忠常诚杨雄蔺海龙樊华刘洋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皮神经皮瓣神经血管束软组织缺损
组织工程皮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尽管组织工程皮肤已应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治疗,但远未达到完全代替永久性皮肤的程度。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组织工程皮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5-12),检索词为"tissue-engineeredskin";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2002-01/2007-12),检索词为"组织工程皮肤"。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226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此文无关或内容重复性的研究,共保留11篇文献进行分析。皮肤组织工程学目的是创建出组织学及功能特性上最接近人类皮肤组织的皮肤替代物,尽管目前已经有多种较为成熟的组织工程皮肤产品应用于临床,并且又研制了多种人工皮肤类型,但是它们大多数只是在结构上与人体皮肤类似,只具有皮肤的屏障功能,由于缺乏皮肤附件,所以它们并不具备完整的皮肤功能,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皮肤重建。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应具有表皮层和真皮层,真皮层可以快速的血管化和神经再分布,可促进快速的生理性的伤口修复;表皮层可以快速地获得充分的屏障和保护功能,与伤口创面充分一体化。一种良好的真皮载体除了应具备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化性能,如强度、柔软度、弹性、透气、透湿性能,才能保证真皮和创面贴附良好,为细胞生长提供理想的纤维支架,从而促进自体皮生长。组织工程皮肤应用前景良好,但目前在生物相容性、皮肤功能重建等方面仍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解决。
田宝祥樊华刘凤彬魏纯琳
关键词:组织工程皮肤生物相容性生物材料
扩张背阔肌节段肌皮瓣治疗前胸部广泛瘢痕挛缩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扩张背阔肌节段肌皮瓣在前胸部广泛瘢痕挛缩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8例(11侧)前胸部广泛瘢痕挛缩患者应用扩张背阔肌节段肌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分两期,Ⅰ期:术前超声定位胸背动脉外侧支肌皮穿支的体表投影,设计含有胸背动脉外侧支肌皮穿支的背阔肌前缘节段肌束的胸背部皮瓣,分离腔隙后,放置扩张器,扩张器注水4~6个月;Ⅱ期:胸部瘢痕松解、切除,乳腺组织复位,以胸背动脉主干或外侧支为蒂,背阔肌扩张节段肌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可直接缝合。随访3~2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胸部接近。术后患侧肩关节内收、内旋、后伸力量无明显减弱,背部无明显凹陷畸形,女性患者乳房形态满意。结论应用背阔肌节段肌皮瓣预扩张术修复前胸部广泛瘢痕挛缩畸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田宝祥蔺海龙昝涛樊华刘凤彬李青峰顾斌
关键词:瘢痕挛缩
小儿烧伤后腹泻的预防措施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后发生腹泻的防治措施。方法:收治烧伤住院患儿3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儿发生腹泻,腹泻发生率6.43%。结论:小儿烧伤后腹泻的发生与进食、感染、抗生素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如及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小儿烧伤后腹泻的发生。
蔺海龙吉晓欢田宝祥刘凤彬杨雄樊华刘洋魏纯琳
关键词:小儿烧伤腹泻
东北地区605例化学烧伤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化学烧伤的发病及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整理笔者单位于1992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299例烧伤患者中化学烧伤患行的病例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院前处理情况、致伤场所、致伤物、致伤部位、创面面积与深度、合并症、治疗情况和随访情况。对年龄分布和合并症发生率行χ2检验。结果6299例烧伤患者中,化学烧伤忠者605例占9.60%,相关统计结果如下。(1)患者男女比例为5.11:1.00。平均年龄37.6岁,20~29岁年龄段忠者例数最多(29.42%,178/605),各年龄段患者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298,P〈0.01)。(2)主要发病时间为第2、3季度,分别占28.43%(172/605)、38.35%(232/605);有72.07%(436/605)的患者入院前行清水冲洗处理。(3)453例患者在化工生产中受伤,占74.88%;致伤物主要为酸类(46.61%,282/605)和碱类(20.66%,125/605),其中硫酸所占比例最大(18.18%,110/605)。(4)致伤部位以四肢和头面颈部为主,各为289例和263例;平均烧伤面积5.98%TBSA;深度为浅Ⅱ~Ⅲ度。(5)348例患者发生合并症,其中吸入性损伤154例占44.25%、跟烧伤113例占32.47%、中毒81例占23.28%,各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86,P〈0.01)。(6)521例患并治愈出院,治愈率为86.12%,其中遗留瘢痕者占76.20%(397/521);3例患者因烧伤后中毒反应死亡,病死率为0.50%。结论笔者单位收治的化学烧伤患者在同期烧伤患行中所占比例较高,以青年男性为主,多为化工生产中酸碱烧伤且发病时间较集中。大部分患者具有创面较深、合许症发生率高、创面愈合后易遗留瘢痕等临床特点。
樊华刘凤彬田宝祥杨雄蔺海龙刘洋魏纯琳
关键词:烧伤流行病学研究
网状植皮修复大关节部位深度烧伤28例
2004年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当电、热、化学、机械、交通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又时常给人带来许多伤害,其中烧伤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大关节部位的深度烧伤,临床较为多见,自2000年1月以来,我们对肘、肩、腕、膝、踝等部位的深度烧伤行网状植皮,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刘凤彬王春艳田宝祥常诚樊华
关键词:深度烧伤关节部植皮现代文明
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部严重冻伤创面15例被引量:2
2014年
由于人体足跟部软组织少且组织伸缩性差,严重冻伤后常导致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创面难以愈合,临床处理棘手[1].2005年5月-2013年5月,笔者单位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了15例患者足跟部严重冻伤创面,获得预期疗效.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8~61岁.患处位于左足5例、右足6例、双足4例.足跟部创面面积:4 cm×3 cm~9 cm×7 cm.冻伤程度[2]:Ⅲ度4例5足、Ⅳ度11例14足.伤后2h~1周入院.
蔺海龙田宝祥刘凤彬杨雄刘洋樊华魏纯琳
关键词:足底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软组织缺损骨质外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