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通心络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服用通心络(TXL)组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组。通过放免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主动脉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结果SHR组NO水平低于WKY组(P<0.05),TXL组NO水平高于SHR组(P<0.05)。SHR组ET-1含量及mRNA均高于WKY组(P<0.05),TXL组ET-1含量及mRNA表达低于SHR组(P<0.05),SHR组及TXL组的mRNA表达均高于WKY组(P<0.05),以SHR组为最高。结论通心络可能对高血压大鼠的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 葛华赵英莉王璇陈雷
- 关键词:高血压通心络内皮功能
- 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和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观察了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NC)血小板四项参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AM I及UAP与NC组比较血小板数目减少(P<0.05或P<0.01),以AM I组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以AM I组增高更为明显。AM I及UAP与NC组相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以AM I组增高更为明显。结论:血小板功能亢进及血液高粘滞状态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 陈慧敏王璇张景轩葛华
-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血液流变学
- 通心络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SHR组),SHR服用通心络组(TXL组)和正常血压大鼠组(WKY组)。通过放射免疫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主动脉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结果SHR组NO水平低于WKY组,TXL组NO水平高于SHR组。SHR组ET-1含量及mRNA均高于WKY组,TXL组ET-1含量及mRNA表达低于SHR组,SHR组及TXL组mRNA表达均高于WKY组,以SHR组为最高。结论通心络可能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 葛华王璇赵雅琳罗丽丽
- 关键词:高血压通心络血管内皮功能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和红细胞蛋白激酶C及其抑制剂活性的表达
- 2006年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7例稳定性心绞痛(SP)患者、4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P)患者、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血小板及红细胞胞浆与胞膜的PKC活性以及血小板胞浆蛋白激酶C抑制剂(PKCI)的活性。结果SP、UP和AMI组红细胞胞膜和血小板胞膜中的PKC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胞浆中PKC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SP、UP和AMI组血小板胞浆中PKCI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CK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病。
- 陈慧敏王璇陈雷葛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蛋白激酶C血小板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及红细胞蛋白激酶C的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老年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43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2例健康对照(HC)者的血小板及红细胞胞膜、胞浆PKC活性。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胞膜中PKC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胞浆中PKC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胞膜中PKC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略高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浆中PKC活性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略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PKC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有关。
- 陈慧敏葛华王璇于安石
- 关键词:蛋白激酶C冠状动脉疾病血小板红细胞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