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鸿元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减压
  • 3篇神经痛
  • 3篇手术
  • 3篇微血管
  • 3篇微血管减压
  • 3篇经痛
  • 2篇血管减压术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舌咽神经
  • 2篇舌咽神经痛
  • 2篇微血管减压术
  • 2篇面肌
  • 2篇面肌痉挛
  • 2篇痉挛
  • 2篇肌痉挛
  • 2篇减压术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机构

  • 3篇焦作煤业集团...
  • 1篇河南焦作煤业...
  • 1篇焦煤集团

作者

  • 5篇马鸿元
  • 4篇李光
  • 4篇张景龙
  • 3篇吴进松
  • 2篇赵占升
  • 2篇候前亮
  • 1篇李光
  • 1篇张景龙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所在医院就诊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n=30)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心律异常、呼吸异常、血压下降发生率(16.67%、20.00%、16.67%)及昏迷时间均低于对照组(40.00%、46.67%、3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颅内压、脑水肿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TT、Plt等凝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改善脑水肿及颅内压,并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对患者安全、有效就诊具有促进作用。
李光马鸿元张景龙陈竹梁志辉李勇军乔占东
关键词:依达拉奉重型颅脑外伤颅内压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根疾病1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根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手术方法、特点。方法分析152例颅神经疾病患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1例,面肌痉挛69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有效率为91.36%;面肌痉挛手术效率为89.86%;舌咽神经痛2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有效的,但风险大,良好的手术策略对于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李光张景龙吴进松候前亮赵占升马鸿元
关键词: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138例治疗体会
2015年
目的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经验体会,为今后治疗以做参考。方法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138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探查三叉神经整个脑池段全程,显露压迫或接触神经根的责任血管,静脉电凝后切断,动脉采用Teflon棉垫隔开,分离粘连,无责任血管者行感觉根部分切断。结果发现责任血管129例,14例血管压迫的同时伴有严重蛛网膜粘连,9例未发现责任血管,其中2例为单纯的重度蛛网膜粘连,93例疼痛症状消失,27例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为86.96%,并发面部麻木15例,听力下降6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进松李光马鸿元张景龙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显微手术
微血管减压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策略
2015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加压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152例脑神经疾病患者,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1例,面肌痉挛69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手术策略及手术并发症的成因,提出预防策略。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有效率为91.38%;面肌痉挛手术效率为89.85%;舌咽神经痛8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有效的,但风险大,良好的手术策略对于提高手术疗效,预防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李光吴进松候前亮赵占升张景龙马鸿元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并发症
92例鞍区脑膜瘤不同手术入路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分析鞍区脑膜瘤采用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例鞍区脑膜瘤,均接受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纵裂入路例为纵裂组,翼点入路例为翼点组,额下入路例为额下组。于手前及术后1周评估患者GCS评分,并记录手术切除效果、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纵裂组、翼点组及额下组术前GCS评分分别为6.4±0.9分、6.5±1.0分和6.4±1.1分;而术后1周时分别为12.4±1.3分、11.9±1.2分和15.6±1.4分。术前3组GC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纵裂组GCS评分优于翼点组和额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切除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纵裂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翼点组和额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鞍区脑膜瘤采用不同显微手术入路均可获得较好的切除效果,但纵裂入路在改善神经症状、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李光马鸿元张景龙陈竹梁志辉李勇军乔占东
关键词:鞍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纵裂入路翼点入路额下入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